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6篇
医药卫生   1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原发性胆囊癌1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外科临床资料,提高PCG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111例PCG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术前诊断率为61.3%;111例胆囊癌患者中行单纯胆囊切除术22例,标准根治性切除术47例,扩大根治术18例,行姑息性手术12例,因腹腔内广泛转移而仅取活检12例.PcG术后3年生存率为29.7%(33/111),5年生存率为9.9%(11/111).结论 B超、CT仍是诊断胆囊癌的首选方法,高危人群放宽胆囊手术切除适应证,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胆囊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22.
目的讨论部分睑板切除法治疗瘢痕性睑内翻.方法 对患者使用手术治疗.结论 部分睑板切除法适合于矫正睑板严重增厚变形所致的瘢痕性睑内翻,部分睑板切除法在矫正瘢痕性睑内翻的效果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和p53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yclin E和p53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慢性胆囊炎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Cyclin E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比胆囊炎组高,在中-低分化胆囊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比高分化胆囊癌组织中高,在晚期胆囊癌(Nevin III~V期)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比早期(NevinⅠ,Ⅱ期)胆囊癌组织中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7.76、5.11、6.13,P均<0.05)。 Cyclin E的表达与胆囊癌有无转移无明显相关性(χ2=0.04,P>0.05)。 p53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比胆囊炎组高,在中-低分化胆囊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比高分化胆囊癌组织中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3.46、12.77,P均<0.05)。 p53的表达与胆囊癌Nevin分期及有无转移无明显相关性(χ2分别=0.09、0.18,P均>0.05)。Cyclin E表达阳性的胆囊癌患者1年生存率比表达阴性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3,P<0.05)。p53的表达与胆囊癌患者1年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χ2=0.11,P>0.05)。结论结合分析Cyclin E和p53在胆囊组织中的表达,有助于对胆囊癌进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采用视网膜激光对视网膜大动脉瘤18例(18只眼)进行治疗.先用低能量激光环绕血管瘤作视网膜光凝,产生淡灰白色光凝斑,随即用同等能量直接射击血管瘤.结果:随访3个月至1年,视力提高10例,视力不变5例,视力下者3例.视力下降和不变的患者,原因为出血累及黄斑区,黄斑区水肿、渗出未完全吸收及黄斑前膜形成.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显示:瘤体完全萎缩,无荧光素渗漏12例;动脉瘤体变小,但仍有渗漏4例,给予了2次激光治疗.反复出血遮挡瘤体部位,视网膜激光无法实施者2例.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视网膜大动脉瘤,视网膜激光光凝对其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5.
目的 通过检测胆囊癌患者β-纤维蛋白原(Fgβ)-455G/A基因,探讨Fgβ-455G/A基因多态性与胆囊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50 例胆囊癌患者(胆囊癌组)和50 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炎组)的静脉血,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方法对Fgβ-455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 Fgβ-455 基因GA杂合型和AA纯合子在胆囊癌中的频率显著高于胆囊炎组,显著增加胆囊癌发生的危险性,OR值(95%CI)分别为2.526(1.052~6.068)和4.306(1.177~15.749)。结论 Fgβ-455G/A位点G/A单个碱基的改变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1997年 ,美国学校咨询协会 (AS CA)颁布了《国家学校咨询标准》 (TheNationalStandardsforSchoolCounselingPro grams,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明确提出学校咨询“是一个帮助人的过程 ,它主要通过协助人们做出决策和改变行为来实现这种帮助。学校咨询者的工作对象是全体学生 ,学校教职员 ,有关家庭和社区成员。学校咨询计划的目标是促成学校教育达到最大成功 (包括取得最理想的学业成就 ,合理的社会性 情绪及职业发展 ) [1 ] ”。这份标准浓缩了西方尤其是美国学校咨询的一些最基本…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评估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条件生存率。 方法 556例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获得随访。3年条件生存率通过公式CS=S(x+3)/S(x)获得,代表患者在术后已经活过x年的条件下能够继续存活3年的概率。 结果 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是69.4%、36.1%和25.2 %。单因素分析发现下列病理参数与生存率关联密切:肝癌分期、肿瘤分化、微血管侵犯、术中红细胞输入以及肝纤维化;多因素回归分析(COX回归)发现肝纤维化(RR=1.789;95%CI:1.046~3.059;P=0.034)、术中红细胞输入(RR=2.093;95%CI:1.252~4.746;P=0.021)以及肝癌分化(RR=0.279;95%CI:0.0752~0.936;P=0.029)是肝癌肝脏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条件生存率评价,鉴于已存活1、2、3、4、5年后患者的3年条件生存率分别为38.9%、51.7%、64.4%、76.7%和78.4%。从第3年开始,肿瘤相关因素对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减弱。 结论 本次研究表明,以肝癌切除术时间为基点的生存率评价是动态的;条件生存率评价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肝癌切除术后不同变量对总体生存率的影响不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术前置鼻胆管引流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代替传统T管引流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72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置鼻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32例(鼻胆管组)与T管引流40例(T管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无胆瘘发生,鼻胆管组拔管时间(6.3±1.6)d,术后住院时间(8.2±1.7)d,肛门排气时间(20.5±5.6)h,均较T管组的拔管时间(49.6±6.3)d,术后住院时间(13.3±3.6)d,肛门排气时间(28.8±6.3)h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术前置鼻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既能避免一期缝合后胆管压力增高引起的胆瘘,又能彻底消除T管引起的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9.
8314例牙龈出血临床病因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车梅  丁丙  傅宏  林杭  王志强 《口腔医学》2002,22(1):55-55
<正>牙龈出血是口腔科门诊与急诊中常见的就诊原因。引起牙龈出血的病因有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其中由牙周炎导致的牙龈出血临床上最常见:亦有牙龈炎、牙龈外伤、牙周手术后及全身性血液疾病、坏血病、糖尿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所致的牙龈出血。现就1997年5月至1999年4月3年间以牙龈出血为主要症状就诊于本科的8314例患者进行  相似文献   
30.
1991年10月~1995年8月间,用经腹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42例。急诊手术2例,择期手术40例。近期无肝性脑病及再出血发生。远期随访,肝、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再出血率4.78%。认为经腹联合断流术是一种较理想的完全性断流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