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1.
潘兵  黄宏前 《人民军医》2002,45(2):70-71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仍有部分症状复发 ,严重者多需再次手术治疗。 1985 1998年我们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62 30例 ,再次手术 82例 ,占 1 3% ,其中术后 3个月内再手术 18例 ,占再手术总数的 2 2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2 5 5 8岁 ,平均 38岁。术前均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其中L3 ,4 2例 ,L4 ,58例 ,L5S14例 ,L4 ,5及L5S1双间隙突出 4例。再手术距初次手术间隔 5h3个月。1 2 复发原因 最常见的原因为原摘除髓核组织不充分 (10例 ) ,其次为椎间隙定位错误 (3例 )、突出间隙遗漏 (3例 )…  相似文献   
92.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前路减压自体骼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获得随访58例,随访时间平均20.9个月。采用贾连顺的疗效评定法评定临床结果。结果 临床疗效优良率82.75%,植骨融合率为98.9%。结论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钉板做植骨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间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钉板植入融合治疗颈椎管狭窄疾病18例,其中2例患者作了2节椎体次全切,3节椎间隙减压。术后观察减压、固定、融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行X线或CT检查。结果 患者获6412个月随访,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无加重情况。椎间隙无高度丢失、无成角,均获得骨性融合。3天后在颈围领固定下下床活动,4周后可恢复较轻工作。结论 此术式可避免传统手术方法的缺点,不取髂骨。融合率高。稳定性好。并减压彻底,疗效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4.
掌背动脉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4月-2007年2月,我们应用掌背动脉皮支皮瓣修复2~5指近、中节皮肤缺损22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20例,女2例;年龄18~52岁,平均27岁.  相似文献   
95.
潘兵  黄宏前 《浙江医学》2001,23(6):323-324
目的探讨臀中肌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采用股骨头坏死区开减压、病灶清除、臀中肌肌骨瓣植入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2例70个髋关节.结果术后随访资料完整的48例54个髋关节(随访时间平均4年9个月),按疼痛、生活能力、关节活动、行走距离四项六级标准综合评定疗效,疗效优良率达88.9%.结论臀中肌肌骨瓣具有血供丰富、肌蒂较长、对臀中肌功能无明显影响、操作简便等特点,临床使用于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少数Ⅲ期病例有良好疗效,尤其用于年轻患者可缓解症状、延长关节使用年限、不妨碍以后再作人工关节置换术,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目的:为椎管外臂丛神经根切断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5具计30侧成人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臂丛手术区的层次结构,臂丛神经根的毗邻关系。结果:臂丛神经根C_(5、6、7、8)、T_1依次高出锁骨上4.4±0.8cm、3.5±0.7cm、2.3±0.6cm、1.5±0.7cm和0.7±0.6cm。C-(5、6)合干部位多在前斜角肌外侧缘,C_7为单干,C_8、T_1合干被前斜角肌掩盖。皮肤至神经根深度分别为C_52.5±0.5cm、C_62.7±0.5cm、C_73.2±0.6cm、C_83.6±0.6cm和T_1 3.2±1.5cm。膈神经经前斜角肌表面外上斜向内下,C_8、T_1与胸膜顶关系密切。结论:椎管外单根神经根切断术,方法简便、安全、创伤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
1 临床资料患者男 ,48岁 ,2 0年前因右手大鱼际肌及第一背侧骨间肌严重神经性萎缩 ,经当地医院行手部整形治疗 :分别于虎口掌侧及背侧皮下注入大量液体石蜡以改善手部外形。约 10年前始 ,患手局部变硬 ,肤色暗紫 ,且范围渐扩大。握拳伸掌功能渐趋丧失。近 2年以上症状更明显。 3月前 ,患手虎口背侧图 1 右手虎口背侧皮肤溃疡伤口皮肤不慎擦伤 ,因反复流脓不愈于 1999年 2月入院。物理检查 :全身状况良好 ;右手虎口背侧皮肤一慢性溃疡性伤口 ,直径 2cm ,周边皮肤苍白缺血 ,伤口内见粘稠脓性分泌物 (见图1)。图 2 术后手背皮肤及转移皮瓣…  相似文献   
98.
前路内固定在治疗胸腰椎结核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系统在治疗椎体结核时可行性以及对胸腰椎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胸腰椎前路病变椎体切除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27例,并同期行前路椎体内固定系统进行固定。结果经平均3年的随访,27例患者结核均治愈,植骨与受骨区全部骨性愈合,融合时间平均7~8个月,后凸矫正角度平均16°。全组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该术式对胸腰椎结核病灶可彻底清除,能较好地进行椎管减压和脊柱矫形,完成脊柱稳定性重建,有利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9.
王×× 女 44岁 江苏丹徒县人、农民、住院号42204,因间歇性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三个月,咳嗽、喷嚏时加重,不能坚持正常的生活活动,经多种保守治疗无效于1984年5月7日入江苏驻军某院,入院时检查:脊柱平直,稍有侧弯,腰4.5右侧棘(旁)明显压痛,叩击痛,直膝抬高左90°右50°,足背屈附加试验++,拇背伸力左>右,跟腱反射存在。右臀肌及小腿肌轻度萎缩,感觉迟纯。诊断:右腰4.5  相似文献   
100.
多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并不少见,但有关专题少有报道。我院骨科于1990年至1994年收治7例,均行手术治疗。本文通过临床分析,对手术方法进行了探讨。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8~61岁,平均52.3岁;病史3~15年,有1例为10天;7例均有腰痛,伴有双下肢疼痛3例,单下肢疼痛3例,无下肢痛1例。间歇性跛行3例,脊柱侧弯4例,活动受限6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2例,伸■肌力减弱5例,下肢感觉减退2例,会阴区感觉减退2例。X线片均示腰椎广泛骨质增生.4例行椎管内造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