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 研究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方法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6年海军总医院对7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实施手术切除的情况,比较半肝血流阻断和Pringle手法两种不同的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对于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结果 全组病人术后1,3,5年生存率为82.7%,46.2%,27.1%.采用半肝血流阻断的方法肝转移癌切除术病人的1,3,5年生存率为89.7%,54.2%,34.1%,采用Pringle手法肝门血流阻断的方法行肝转移癌切除术病人的1,3,5年分别为73.3%,41.5%,23.9%.两组1,3,5年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Pringle手法相比较,利用半肝血流阻断的方法行肝转移癌切除术可以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半肝阻断方法行转移癌切除术,是减少循环肿瘤细胞的种植与减缓生长速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胆管癌中TWIST、Kiss-I和上皮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观察三者在胆管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帮助.方法 收集109例胆管癌标本作为观察组,收集70例正常胆管上皮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胆管癌中TWIST、Kiss-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分析三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及相关性.结果 TWIST在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54.13%比15.71%),Kiss-1(31.19%比95.71%)和E-cadherin(27.52%比91.43%)(P<0.01)在胆管癌组织中低表达,TWIST、Kiss-1和E-cadherin在不同分化、不同浸润深度、不同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表达有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中TWIST、Kiss-1和E-cadherin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TWIST、Kiss-1和E-cadherin异常表达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三者具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肿瘤的进展.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肝再生过程如何促进转移肿瘤的复发及相关机制,阐述肝再生的临床重要性及分子机制。方法:应用Mediine及PubMed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肝再生,肝转移瘤,肝切除术,肿瘤复发”等为检索词,检索2007—01—2012-03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365条。纳入标准:1)肝部分切除术后肝脏再生;2)肝转移瘤复发;3)肝转移瘤术后与肿瘤复发的关系,符合分析的文献50篇。结果:肝脏再生是一个涉及多种效应细胞增殖反应和多种细胞因子表达调控的精密过程。这些因子如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一β(TGF—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不仅能促进肝再生,也能促使肝转移肿瘤的复发。休眠期微转移瘤的激活和循环癌细胞在肝内的集聚被认为是肝转移肿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机制,此机制尚未完全了解。结论:肝再生能促使肝转移肿瘤术后复发。尽管过去10年,相关肿瘤复发机制的研究有明显的进步,但是关于肝再生及其对肝部分切除术(PHx)后肿瘤复发的许多疑问,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35.
双途径化疗联合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途径化疗联合三维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06/2007-12我科选择性收治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23例, 均经穿刺病理学检查证实或经CT、MRI、肿瘤标志物(CA199、CEA等)临床诊断. 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n = 12)采用双途径化疗(区域动脉灌注和全身静脉化疗)联合三维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对照组(n = 11)仅采用双途径化疗. 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疼痛缓解程度、生存期、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75.0% vs 27.3%, P <0.01);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6、9 mo生存率分别为83.3%和75.0%, 与对照组72.7%和45.5%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 联合治疗组12 mo生存率50.0%(中位生存期13.1 mo)明显高于对照组9.1%(中位生存期8.7 mo)(P <0.05); 联合治疗组肿瘤标志物CA199的表达明显降低(P <0.05); 联合治疗组比对照组能够较大程度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P <0.05); 2组治疗模式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双途径化疗联合三维立体定向伽玛刀是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6.
肝动脉与腹主动脉间架桥在肝移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改进肝动脉吻合方式,观察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恢复情况。方法 2例同种异体背驮式肝移植手术中,利用供体髂动脉进行肝动脉与腹主动脉问架桥,改善供肝动脉供血;观察患者术后肝功能等指标变化。排异反应预防采用FK506和泼尼松二联用药,其他同一般肝移植手术。结果 术后患者供肝恢复良好,2例患者均未出现急性排异反应,痊愈出院。结论 肝动脉与腹动脉吻合或利用供体的髂动脉进行架桥,是预防肝动脉狭窄及栓塞所致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值得在肝移植过程中予以选择性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方法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6年海军总医院对7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实施手术切除的情况,比较半肝血流阻断和Pringle手法两种不同的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对于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结果 全组病人术后1,3,5年生存率为82.7%,46.2%,27.1%.采用半肝血流阻断的方法肝转移癌切除术病人的1,3,5年生存率为89.7%,54.2%,34.1%,采用Pringle手法肝门血流阻断的方法行肝转移癌切除术病人的1,3,5年分别为73.3%,41.5%,23.9%.两组1,3,5年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Pringle手法相比较,利用半肝血流阻断的方法行肝转移癌切除术可以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半肝阻断方法行转移癌切除术,是减少循环肿瘤细胞的种植与减缓生长速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8.
肝门胆管癌的围手术期处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肝门胆管癌复杂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变化,手术切除率仍然不高。围手术期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作者复习近几年有关文献,就术前减轻黄疸,凝血障碍的处理,术前门静脉栓塞以及术前光力学治疗等新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9.
正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指由于某些急性诱因(如感染、创伤)在慢性肝病(多为肝硬化)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以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最常见。现将肝部分切除并发ACLF1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1.1主诉患者,男性,55岁,因"超声发现肝右叶占位增大2年"于2010年7月15日收入解放军海军总医院。1.2现病史患者2年前因进凉食后感中上腹部胀痛,伴反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应激反应对大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大鼠乳腺癌细胞Walker-256癌细胞株注入Wistar幼鼠腹腔,5d后抽取腹水,浓缩,经Wistar大鼠腹股沟皮下接种,建立Wistar大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选取24只荷瘤大鼠,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未烫伤)、轻度烫伤组(10%TBSA,100℃水中烫伤5s)、重度烫伤组(15%TBSA,100℃水中烫伤10s),每组8只。烫伤后12h尾静脉取血,ELISA法检测血自细胞介素-18(IL-113)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皮质醇水平;烫伤后1、7、13d测定皮下肿瘤体积,伤后13d进行肿瘤的病理学观察。结果:烫伤后大鼠血浆IL-1G水平较实验对照组[(5.01±2.51)pg/m1]明显升高(P〈O.01),重度烫伤组[(155.78±18.30)pg/ml]较轻度烫伤组[(94.12±15.31)pg/m1]升高更加明显(P〈O.01);烫伤后大鼠血清皮质醇水平也较实验对照组[(60.51±16.70)μg/L]明显升高(P〈O.01),重度烫伤组[(115.78±17.42)μg/L]较轻度烫伤组[(87.19±13.28)μg/L]升高更加明显(P〈O.05)。烫伤后1d,各组间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烫伤后7d和13d,对照组与轻度烫伤组肿瘤体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烫伤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实验对照组和轻度烫伤组(P〈0.05)。病理学观察显示,烫伤组肿瘤细胞密度均较实验对照组大;各组均有纤维组织增生和炎细胞浸润,尤以重度烫伤组为甚。结论:重度烫伤后应激反应促进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