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磁共振成像2D-FIESTA序列对婴幼儿胆道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2D-FIESTA序列对婴幼儿胆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8例婴幼儿患者行MR检查胆道系统。患儿口服水合氯醛或静注安定镇静。行轴位、冠状和矢状2D-FIESTA扫描。不需屏气。不使用MR对比剂。在ADW工作站上以最大强度投影(M IP)和多平面重建(MPR)方式重建图像。结果3例肝移植术后、2例胆总管囊肿、1例胆胰管合流异常患儿的MR I表现均经手术证实,2例正常婴幼儿经随访证实。MR I的2D-FIESTA序列可清晰显示患儿的肝外胆管及门静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肝动脉显示欠清晰。结论MR I的2D-FIESTA序列可在自由呼吸、不使用对比剂的条件下准确显示婴幼儿的胆道系统病变。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总结因输尿管病变导致尿路梗阻病例的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57例输尿管病变不同的影像特点。结果包括输尿管肿瘤27例,输尿管炎症12例,输尿管结核10例,输尿管结石90例,输尿管息肉3例,腹膜后纤维化3例及腹膜后或盆腔肿瘤累及输尿管12例。结论螺旋CT对输尿管病变的定性、定位诊断的正确性很高。  相似文献   
103.
前列腺癌的MR波谱特征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以MR波谱分析(MRS)方法定量分析前列腺癌(PCa)的代谢特征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PCa21例以6分区的方法(将前列腺分为左、右侧的底部、中部、尖部)进行MRS定量分析。在MRS代谢图上标记出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取材位置归入相应的分区,测量其(胆碱+肌酸)/枸椽酸盐(CC/C)的比值。将PCa的MRS代谢结果与其Gleason评分进行对照。结果21例患者74分区有癌,其CC/C均值为2.13±0.82;52分区无癌,其CC/C均值为0.59±0.20。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P=0.00)。PCa的CC/C比值与Gleason评分相关(r=0.66,P=0.01)。Gleason评分≥7组和<7组的CC/C比值分别为2.61±0.79和1.69±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P=0.01)。结论CC/C与Gleason评分有相关性,MRS有可能无创地评价PCa的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104.
中国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MR波谱定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用磁共振波谱分析方法定量评价不同类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代谢变化。方法10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对标本进行了组织学分类,分为腺体增生为主型和间质增生为主型,根据增生程度的不同在中央区设定兴趣区后利用三维磁共振波谱测定各兴趣区(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ho+Cre)/Cit]的比值。计算并比较各型(Cho+Cre)/Cit比值的差异。结果腺体增生为主型(Cho+Cre)/Cit比值平均为0.55±0.32,间质增生为主型(Cho+Cre)/Cit比值为0.87±0.3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8,P<0.05)。结论中国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代谢改变可以用MRS定量评价,不同类型代谢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以三维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 (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的方法定量分析正常前列腺、前列腺癌 (prostatecancer,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benignprostatehyperplasia ,BPH)的代谢特征 ,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PCa 2 1例、BPH 2 3例和正常前列腺 1 7例进行MRS定量分析。将前列腺分为左、右两侧 ,每侧由上到下分为底部、中部和尖部 3部分 ,共 6分区。在MRS代谢图上标记出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取材位置归入相应的分区 ,测量其 (胆碱+肌酸 ) /枸橼酸盐 [(Choline +Creatine) /Citrate ,CC/C]的比值。结果 正常前列腺外周带、PCa癌区和BPH中央带的CC/C平均比值分别为 0 4 2± 0 1 9、2 1 3± 0 82和 0 6 2± 0 1 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 77 4 6 4 ,P =0 0 0 0 )。PCa与正常前列腺和BPH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 0 72 5、0 6 84 ,P值均为 0 0 0 0 )。结论 PCa和BPH的代谢差异显著 ,MRS有助于PCa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6.
【摘要】目的:探讨以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PI-RADS v2)为诊断标准,多参数MRI(mpMRI)对不同体积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52例前列腺癌患者行mpMRI检查,且所有患者在本院行前列腺根治术并进行逐层切片病理检查,共发现83个临床显著癌,其中体积≥0.5cm3的癌灶(任何Gleason评分)47个(A组),体积<0.5cm3且Gleason评分≥3+4的癌灶36个(B组)。由两位阅片者以PI-RADS v2作为评分标准,对所有患者的mpMRI图像进行独立盲法阅片,分别比较两位医师对两组临床显著癌的检出率。结果:两位阅片者对A组中外周带癌和移行带癌的检出率分别为100%(25/25)、100%(25/25)和100%(22/22)、86.4%(19/22)。两位阅片者对B组中外周带癌和移行带癌的检出率分别为36%(9/25)、52%(13/25)和9.1%(1/11)、9.1%(1/11)。结论:PI-RADS v2对于体积≥0.5cm3的癌灶具有非常高的检出率,但对于体积<0.5cm3且Gleason评分≥3+4的癌灶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07.
患者男,3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右下腹痛并渐进性加重2 d,伴恶心及低热.体检:体温38℃,肠鸣音减弱,腹肌紧张,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腹部未扪及包块,肋脊角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至19.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83.4%.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线粒体脑肌病Leigh综合征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资料与方法 对32例Leigh综合征患者和38名正常对照者行2D-MRS检查和常规MRI检查,比较病例组中苍白球、丘脑区域的MRI阳性、MRI阳性病例及正常对照组相应区域代谢物胆碱/肌酸(Cho/Cr)、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乳酸/肌酸(Lac/Cr)、肌醇/肌酸(mI/Cr)比值的差异. 结果 24例(75%)患儿脑内出现异常信号,其中15例深部灰质核团受累,13例累及白质,8例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苍白球、丘脑区域MRI阳性组NAA/Cr比值明显低于MRI阴性组(P<0.01)及对照组(P<0.01);而MRI阳性组Lac/Cr比值较MRI阴性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MRI阴性组的苍白球区可探及Cho/Cr明显升高(P=0.019)和丘脑区的NAA/Cr减低(P=0.044).丘脑区域mI/Cr比值MRI阳性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2). 结论 Leigh综合征典型的MRI改变对临床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辅助作用.1H-MRS显示MRI异常组较MRI阴性组的NAA/Cr下降和Lac/Cr升高更明显,提示神经损害更严重,有助于监测病情发展.1H-MRS可先于MRI发现脑内病变,为家系性病例的临床监控和早期干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MR波谱(MRS)在预测前列腺癌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65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根据临床分期分为未发生转移组(B期和C期)31例和发生骨和(或)淋巴结转移组(D期)34例,通过MRS测定2组患者癌病灶区(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ho +Cre)/Cit]的比值,并比较其差异.同时利用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初步评价MRS在预测前列腺癌发生转移中的效能.结果 未发生转移组和发生转移组患者的前列腺癌区(Cho+Cre)/Cit比值分别为1.3±0.5和2.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P<0.05).利用癌病灶区(Cho+Cre)/Cit的平均比值对肿瘤是否发生转移进行诊断试验,ROC曲线下面积(Az)值为0.87,最佳临界点为1.53,此时诊断的敏感性为94.12%(32/34),特异性为67.74%(21/31),准确性为81.54%(53/65).结论 MRS作为一种无创的MRS检查方法 ,有可能对肿瘤是否发生转移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10.
乳腺摄影降低辐射量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X线摄影中降低射线剂量曝光条件的优化选择.方法:在全自动(kV和mAs均自动,即auto filter)和半自动(手动kV、mAs自动,即auto time)曝光模式下对不同厚度的模体进行曝光,对所得照片影像质量进行评分,并测其剂量.结果:同一厚度模体在不同曝光务件下所得照片影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同厚度模体在autofilter模式下所得照片影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即自动曝光控制(automatic exposure contol,AEC)装置工作状态正常.在各种曝光条件组合中,kV高的曝光条件组合X线摄影剂量低;auto filter模式下X线摄影剂量均不是最低的.结论:在乳腺X线摄影的实际工作中,首先应确保AEC的正常工作状态;在不影响照片影像质量的情况下,选用AEC装置的autotime模式适当提高kV,降低摄影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