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13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背景:国外研究已表明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股内侧肌中间入路不仅能较好地保留股四头肌内侧结构的完整性,较早恢复伸膝装置功能,而且能减少膝关节内侧血供的破坏,较好保留膝关节本体感觉。 目的:进一步验证采用股内侧肌中间入路对全膝关节假体置入后早期功能训练的影响,并与内侧髌旁入路比较。 设计:前瞻性随机双盲对比观察试验。 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对象:选择2004-03/2006-03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的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患者34例,其中男7例,女27例;年龄56~78岁,平均70.5岁。其中骨性关节炎24例,类风湿关节炎10例。双侧膝内翻24例、双侧膝外翻9例,一侧内翻一侧外翻1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本实验,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主要材料:交叉替代型假体(PFC-Sigama,英国DUPUY 公司),在胫骨衬垫中央加入一个聚乙烯突起,相应的股骨假体使用前后向切骨及斜面切骨,与保留型假体相同。 方法:34例患者两侧膝关节的手术入路进行随机分配,一侧采用股内侧肌中间入路,另一侧采用内侧髌旁入路。比较两组间的外科参数和临床参数。 主要观察指标:①外科参数包括暴露的难易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外侧支持带松解的比例。②临床参数包括术后静息和运动时疼痛、直腿抬高时间、主动屈曲到90°的时间、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 结果:3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采用股内侧肌中间入路一侧的膝关节术中失血较少[(286±29.8) mL,(368±35.8) mL, P <0.05],外翻膝需要做外侧支持带松解的比例较小(20% ,50%, P <0.05),术后1周内疼痛较轻(P <0.05),能较早地进行主动直腿抬高运动[(1.8±0.3) d ,(4.5±0.8) d, P <0.01],较早地屈曲到90°[(3.2±0.8) d ,(7.1±1.2) d, P <0.01],术后45 d活动度改善较快[(107°±20°),(98°±12°), P <0.05]。 结论:股内侧肌中间入路对伸膝装置和髌周血管丛的破坏较少,全膝关节假体置入后早期疼痛较轻,活动度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72.
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行二期翻修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中期的随访,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自2004年1月~2007年12月,本组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术后感染22例(22髋)。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置入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二期手术植入骨水泥型或非骨水泥型假体。以感染复发率、疼痛评分(VAS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评估术后疗效。结果平均随访周期为(6.6±1.8)年(5~8年),22例患者均未发现感染复发、假体松动和脱位等。治疗前VAS评分平均为7.2分(5—9.1分),一期手术后VAS评分平均为3.8分(1.2~5.3分),最后一次随访时VAS评分平均为1.2分(0—3.2分)。治疗前Harris评分平均为36.4分(20~49分),一期手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56.3分(40~66分),最后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为84.2分(72—93分)。结论使用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二期翻修术中期随访控制感染效果显著,为全髋置换术后感染提供了有效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73.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骨折是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11%~21.4%[1],文献报道较少.其临床特点及疗效与非伞膝火节置换髌骨骨折明显不同.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对5例(5膝)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髋臼骨缺损时全髋置换术髋臼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因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败等原因致髋臼缺损的178例(215髋)行全髋置换术或翻修术,应用非骨水泥假体臼,采用加深髋臼、上移髋臼、大型髋臼填充或结构植骨等方法重建骨性髋臼,其中男62例、女116例,178例中162例随访12个月~10年,平均62个月.结果根据MerleD'Aubigne评分方法,优40例,良69例,中50例,差3例.结论各种髋臼骨缺损应根据X线拍片及CT加以明确,观察其运动中心、上移程度,对髋臼重建方法的选择特别有意义.非骨水泥假体重建成功与否有赖于假体稳定并尽量多与宿主骨接触并避免或减少结构性植骨.  相似文献   
75.
背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可以最大限度改善膝关节功能。 目的:观察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对全膝置换后早期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226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2组,置换后分别使用可控主动运动夹板和持续性被动运动器进行关节功能康复,置换后1.5,3,6个月记录两组关节活动度、术后疼痛目测类比VAS评分及KSS功能评分。 结果与结论:置换后3个月可控主动运动组KSS功能评分优于持续性被动运动组,置换后6个月两组间KSS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置换后1.5,3个月可控主动运动组关节活动度优于持续性被动运动组,置换后6个月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全膝关节置换后使用可控主动运动夹板进行功能训练,可以促进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76.
背景:生长因子诱导细胞向纤维软骨分化是半月板组织工程研究热点。半月板的体外构建和体内重塑与生长因子的作用关系密切。 目的:概述近年来生长因子半月板组织工程研究进展,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 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维普数据库(http://lib.cqvip.com)、中国知网数据库(www.cnki.net)及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相关文章,以“半月板组织工程;软骨;生长因子”为中文检索词;以“meniscus tissue engineering, cartilage, growth factors”为英文检索词。纳入53篇关于半月板组织工程中生长因子研究的文章。 结果与结论:软骨组织工程研究中生长因子的种类繁多,新的生长因子亦在不断的被发现。生长因子对软骨调节作用的研究,从以前的单一生长因子模式开始向多生长因子间相互作用研究模式转变;生长因子对软骨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生长因子在组织工程中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但还存在着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在半月板愈合过程中,不同时间阶段、不同生长因子的表达与作用均不相同,因此如何适时、适量以及怎样发挥生长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更好的模拟体内微环境,探究生长因子对软骨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发现新的生长因子等都将是半月板组织工程中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7.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旋转确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常用的2种确定胫骨假体旋转位置的方法 进行比较,以期为术中胫骨假体的正确旋转放置提供参考.方法 连续行初次单侧TKA手术30例.术中于胫骨截骨面上标识出胫骨前后轴、后交叉韧带中点与胫骨结节中内1/3连线、后交叉韧带中点与ROM技术确定的胫骨前方标志点连线.数码相机垂直于截骨面进行图像摄取后转移至电脑,借助于软件系统分别测量胫骨前后轴与上述2条连线的夹角.结果 胫骨结节中内1/3与后交叉韧带中点的连线同胫骨前后轴之间的平均夹角为(11.3±34)°,ROM技术获得的前方标记点基本位于髌腱内侧缘,其与后交叉韧带中点连线同胫骨AP轴之间的平均夹角为(0.8±2.2)°.结论 国人TKA术中,当以胫骨结节中内1/3为标准行胫骨假体旋转放置时,有导致胫骨假体相对于股骨假体外旋过度的可能.当术中进行了正确的股骨假体旋转放置及软组织松解和平衡后,采用ROM技术能够获得更为正确的胫骨假体旋转放置.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失败的原因和特点。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9年1月本组收治的342例初次髋关节置换(THA)失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失败的患者分为早期失败组(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内失败组)和晚期失败组(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失败组),再对早期失败组患者的翻修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以髋关节翻修作为终止点,42.1%(144/342)的患者在初次THA术后5年内进行翻修,在早期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中,31.2%是因为无菌性松动,24.3%是因为髋关节脱位。结论THA术后早期的失败原因是无菌性松动和髋关节脱位。外科医师要提高手术技术,以避免THA术后的早期失败。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全髋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外伤所致的全髋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48~82岁,平均69.7岁。骨折发生于术后1个月~8年,平均3.3年。骨折发生原因:跌伤9例,交通伤2例,不明原因骨折1例。行关节置换术的原发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例,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4例,股骨颈骨折2例。根据Vancouver假体周围骨折分型标准:A型3例,B型7例,C型2例。A型采用保守治疗(外展卧床、牵引)及钢丝捆扎治疗,B型采用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长柄假体翻修及异体皮质骨植骨治疗,C型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5.5年,平均2年。除1例患者骨折未愈合外,余患者骨折均愈合,且均未发生感染、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棘手,治疗方案需结合骨折部位、原置换假体有无松动、局部骨质量、身体状况而制定。  相似文献   
80.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microporous polysaccharide hemospheres,MPH)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行初次TKA的患者80例,其中40例术中使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作为MPH组;另40例术中未使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作为对照组。以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失血量、输血人数和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数为评价指标,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MPH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72.6±5.5)min和(75.0±4.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73.6±53.2)ml和(377.4±55.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输血人数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59)。MPH组和对照组的术后可见失血量分别为(189.7±22.0)ml和(264.6±45.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总出血量分别为(563.4±56.0)ml和(642.0±7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两组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结论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可以有效降低TKA的总失血量,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