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54篇
医药卫生   14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目的 观察逆转录病毒转病毒白细胞介素 10 (vIL 10 )基因在体内的表达。方法 用MSCVneo vIL 10重组体在体外转导CBA (H 2 K)小鼠的造血干细胞 (HSCs) ,给经致死照射(90 0rads)的 2 0只同基因CBA(H 2 K)小鼠注入经MSCVneo vIL 10转染的HSCs ,2× 10 6HSCs/只。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Westernblot分析vIL 10的表达。结果 移植MSCVneo vIL 10转染HSCs的 2 0只小鼠 ,移植后 8周用ELISA检测 ,其中 15只小鼠血清的vIL 10浓度为 :2 70~ 13 40ng/L ,5只小鼠血清的vIL 10为阴性。 12周后有 2只小鼠vIL 10测不出 ,13只小鼠长时间表达vIL 10达 6个月。对照组小鼠血清vIL 10均为阴性。RT PCR和Westernblot证实小鼠的器官均有vIL 10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逆转录病毒能有效地将vIL 10基因导入造血干细胞并在体内长时间表达。  相似文献   
12.
多种中性糖、氨基己糖及乙酰氨基己糖的微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的定量测定的方法很多,有根据糖的还原性测定的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Somogyi-Neson法;有将糖变成糠醛衍生物进行测定的地衣酚—硫酸法、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等;有用酶的糖定量法等。但以前的方法中,反应体积和样品用量较大,而且,有的玻璃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单发转移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1年半来治疗 1 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0例患者入院后确诊为转移性肝癌 ,肝脏转移灶均为单发 ,肿瘤直径在 4 .5~ 1 2 .4 cm ,平均 7.8± 2 .5 cm。 2例来自胃癌 ,7例来自结直肠癌 ,1例来自恶性淋巴瘤 ,门诊误诊率高达 6 0 %。 9例患者均同期行肝转移癌切除及胃肠道肿瘤切除术 ,手术顺利 ,无 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 单发肝转移癌发病率低 ,容易误诊 ,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以及临床思维的局限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治疗首选肝转移灶和原发灶肿瘤同期切除  相似文献   
14.
�������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错构瘤是肝脏罕见的良性病变 ,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 3例肝错构瘤病人 ,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例 1 患儿男性 ,18个月。因体检发现右肝叶占位 ,以“肝母细胞瘤”于 2 0 0 1年 3月 5日入院。查体 :腹平软 ,肝肋下 2cm质软 ,边缘钝 ,无压痛 ,脾肋下未触及。血清谷丙转氨酶 (SGPT )正常 ,碳水化合物肿瘤抗原 (CA19 9)12 8 4U/mL ,其他有关化验检查未见异常。B超检查 :肝右叶可见 7 12cm× 5 4cm、边界清晰的略强回声区 ,内回声不均匀。CT检查 :肝脏体积增大 ,平扫见肝右叶一较大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15.
腹腔种植转移性肝细胞癌一例报告陆正华,吴孟超,姚晓平1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1992年8月11日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右上腹部剧痛,并迅速扩散至全腹,继而神志不清处休克状态,B超、CT提示肝细胞癌破裂出血,于剧痛48h后,在当地医院行剖腹探查,术中...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后局部复发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大肠癌肝转移后局部肿瘤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13例347个肿瘤实施RFA治疗后局部复发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RFA局部治疗效果的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75例(82.2%)298个肿瘤(85.9%)得到CT或MRI随访资料。大肠癌肝转移灶RFA后肿瘤局部复发率为36.9%(110/298),局部复发的平均时间为16.4月(2~57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脏转移灶的部位、大小和射频针类型与肿瘤射频后的局部复发相关(P值分别为P=0.000,P=0.021和P=0.026),但Cox多因素分析则显示只有瘤大小和转移灶部位是大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后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χ^2=8.522,P=0.000;χ^2=1.321,P=0.022)。结论 肝脏肿瘤的大小和部位是RFA治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正确的电极选择和布针是获得肿瘤完全坏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肝门区巨大肝癌切除可行性分析及术后疗效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侵及肝门的巨大肝癌是指肿瘤边界已贴紧、推移、浸润、包绕以肝后下腔静脉(IVC)为中轴的区域,如IVC与肝静脉主干汇接处(第二肝门),肝短静脉区域(第三肝门)和左、右门静脉及肝管的分叉部(第一肝门),且直径≥10cm的肝癌。本文旨在探讨此类肝癌手术切除的可行性、难点处理及疗效。  相似文献   
18.
1998—2002年我科共收治术后反应性精神病患者3例,均给予治疗和随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巨大肝肿瘤切除术后胆道损伤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4.5岁。5个月前发现腹部肿块,在外院行全身化疗4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1次,体重下降3 kg。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11.4μmol/L,总蛋白82.7 g/L,白蛋白41.2g/L,ALT 18.5 U/L,AST 84.1 U/L,ALK 152μmol/L, AFP>1000 ng/L,乙肝表面抗原、抗体、e抗原、抗体及核心抗体、丙肝抗体均为阴性。CT检查提示肿瘤位于肝右三叶。查体:腹部隆起,右侧肋缘下可触及10 cm×8 cm质硬肿块,  相似文献   
20.
MRP1/CD9蛋白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P1 /CD9蛋白在人肝细胞癌 (HCC)中的表达及其与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构建肝癌组织芯片。样本包括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 1 5 2例,癌栓 2 2例,肝内转移癌 4例,肝外转移癌 1 7例。正常对照肝组织 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方法检测肝癌组织芯片中样本MRP1 /CD9蛋白的表达。结果  2 7% ( 4 1 /1 5 2 )肝细胞癌原发灶表达MRP1 /CD9蛋白。伴癌栓形成HCC中MRP1 /CD9蛋白表达率低于无癌栓形成者 (分别为 2 1. 8 2%和 4 0. 4 8% ; P < 0. 0 5 )。巨块型肝癌中MRP1 /CD9 蛋白表达率亦低于直径在 1 0cm以下者 (分别为 5%和 3 4. 8 2% ; P <0. 01 )。MRP1 /CD9蛋白表达尚与HCC病理分级及血清AFP水平有关:病理分级 2级的阳性表达率高于 3 ~ 4级 (分别为 3 9. 0 2%和 2 2. 5 2% ; P = 0. 0 4 3 ),血清AFP≤ 2 0μg/L者阳性表达率高于 >2 0μg/L者 (分别为 4 1. 9 4%和 2 2. 5 0% ; P = 0. 0 2 9 )。结论 肝细胞癌MRP1 /CD9蛋白表达水平低下可能与癌组织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