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09篇
  免费   4116篇
  国内免费   2671篇
医药卫生   84296篇
  2024年   440篇
  2023年   1780篇
  2022年   1557篇
  2021年   1433篇
  2020年   1609篇
  2019年   1886篇
  2018年   1798篇
  2017年   1198篇
  2016年   1448篇
  2015年   1589篇
  2014年   3789篇
  2013年   3359篇
  2012年   4002篇
  2011年   4313篇
  2010年   4107篇
  2009年   4144篇
  2008年   4089篇
  2007年   3900篇
  2006年   3630篇
  2005年   3577篇
  2004年   3276篇
  2003年   3047篇
  2002年   2690篇
  2001年   2555篇
  2000年   2302篇
  1999年   1885篇
  1998年   1684篇
  1997年   1580篇
  1996年   1475篇
  1995年   1397篇
  1994年   1269篇
  1993年   910篇
  1992年   829篇
  1991年   743篇
  1990年   709篇
  1989年   620篇
  1988年   583篇
  1987年   499篇
  1986年   482篇
  1985年   421篇
  1984年   321篇
  1983年   322篇
  1982年   252篇
  1981年   246篇
  1980年   155篇
  1979年   95篇
  1978年   35篇
  1977年   44篇
  1965年   27篇
  1959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病人 男,42岁。18岁体检时发现“心脏扩大”。40岁起无明显诱因间断发作心悸,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外院行超声心动及CT示:右房扩大。曾口服倍他乐克、阿司匹林治疗,效果不佳。2005年7月,心电监护示:“房扑一比一下传”,心室率250次/min,伴血压下降,收缩压60mmHg(1mmHg=0.133kPa)。晕厥。心电图示右束支不完全传导阻滞。X线胸片正侧位示右心房大,心胸比率0.63。[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2.
腹腔镜辅助中位肛门闭锁成形术1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中位肛门闭锁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 腹腔镜监视下,游离松解直肠;断离修补直肠尿道(阴道)瘘管,其中6例经腹腔镜离断修补,4例经会阴切口离断修补;然后在电刺激仪的引导下经会阴肌肉中心1.0cm左右小切口向盆底肌肉中心分离形成隧道,最后将直肠从隧道中拖出,与会阴皮肤吻合,同时关闭结肠造瘘口。结果 11例患儿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肛门成形术,腹腔镜手术操作时间平均32.8min(25~78min),出血量平均5.3ml(2~10ml),无需要输血者。术后11d去除尿管或膀胱造瘘管,无尿道瘘或憩室出现,无切口感染发生。11例术后随访3~66个月,平均45个月。根据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标准评分(6分法),排便优8例(72.7%),良3例(27.3%)。结论 腹腔镜辅助中位肛门闭锁成形术处理直肠泌尿系瘘方便,辨认盆底肌中心准确及避免切口污染等优点,是治疗中位肛门闭锁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3.
气管隆突部神经鞘瘤,临床上非常少见。我院于2004年2月21日,成功的为一例气管隆突部神经鞘瘤患者行气管隆突部分切除重建术,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4.
本文对6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耐热性观察,其结果80℃30分钟和90℃5分钟100%存活,100℃3分钟仍有43.9%存活,这和过去对该菌耐热性的认识有所不同。实验还表明,高温灭菌器可有效地杀灭葡萄球菌,是消毒牛奶的理想方法。本文为食品卫生管理和预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5.
肝癌基础及临床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6.
137.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高血压病患者通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随之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也较高,因此临床用药时应密切关注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药源性损害。本文就抗高血压药物相关的相互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8.
内瘘动脉端不同穿刺方法对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瘘是目前血液透析(HD)最常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我院开展血液透析以来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即静脉端顺穿(顺血流方向)、动脉端逆穿(逆血流方向)。理论上讲动脉端逆穿可提高血流量,减少再循环,透析效果好。但临床上发现许多采用逆穿的患者内瘘动脉瘤发生早且程度较重。笔者对新透析的一些患者采用了动脉顺穿的方法并回顾性收集了动脉逆穿的有关资料,比较2种方法在1a内透析效果及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确有显著性差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9.
槐为豆科植物的槐树,又称豆槐、白槐、细叶槐、护房树等。为落叶乔木,生于山坡、平原或庭院内外种植,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其花、叶、枝、胶、根、白皮、角等均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提高医院就诊病人的满意度.方法 通过对2006年发生的9例护患纠纷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归类,找出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提出对策并观察效果.结果 2007年护患纠纷5例,发生明显减少了,年度病人满意度南2006年的95.3%提高到2007年的95.7%.结论 有针对性地分析护患纠纷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