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工业技术   1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将二乙烯三胺与乙酸乙酯回流,二乙烯三胺的伯氨基被酰基保护后,仲胺基与丙烯腈进行加成,然后用RaneyNi催化水合肼还原腈基,水解脱酰基,得N,N-二(2-氨基乙基)-1,3-丙二胺。TLC检测每一步反应,总收率67.4%。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22.
双核酞菁铁催化t-BHP氧化环己烷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考察了实验室自制的酰亚胺基取代双核酞菁铁(FeBPcN)催化氧化环己烷的性能,所用氧化剂为叔丁基过氧化氢,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溶剂、氧化剂用量及加入方式对该催化反应的影响。得出实验室自制的双核酞菁铁催化氧化环己烷的最优化条件为:反应压力:常压;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20h;环己烷用量:2mL;催化剂用量:0.02g;氧化剂用量:10mLt-BHP;氧化剂加入方式:1.25mL/h滴加。自制酰亚胺基取代双核酞菁铁与卟啉铁、酞菁铁相比,催化性能无明显差别且容易回收,回收一次和回收两次后酮醇产率分别为17.0和17.1,仍能保持原有的催化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23.
以氯磺酸与酞菁钴为原料合成多磺化酞菁钴,制得活性组分含量为23.8%(w)的液体脱硫醇催化剂(Cat.A)。采用硫含量、动态光散射及电位滴定等方法考察了Cat.A的结构、粒径分布及催化氧化性能,并与进口和国产液体脱硫醇催化剂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Cat.A的磺化酞菁钴中平均磺酸取代基个数为3.4;Cat.A在碱液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溶解性和较高的稳定性;在Cat.A质量浓度为100μg/g、Cat.A用量3 mL、汽油(混合硫醇硫含量为255μg/g)体积30 m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30 min的条件下,Cat.A对汽油中硫醇的脱除率达90%,其脱硫醇活性与进口液体脱硫醇催化剂的活性相当。  相似文献   
24.
重油快速热解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型流化床实验装置,以恒源减压渣油为原料、石油焦为热载体,考察了反应温度、水油比、热载体藏量和石油焦改性等条件对重油快速热解反应气体产物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各操作条件对重油快速裂解产物分布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反应温度和对石油焦进行改性的影响最大;在反应温度660℃、水油质量比1.323、热载体藏量20g和采用KOH对石油焦进行改性的优化条件下,乙烯质量产率为13.91%,乙烯、丙烯、丁烯的总质量产率为23.00%,乙烯产率远高于其它烯烃产率。  相似文献   
25.
综述了国内外轻质油品中二硫化物的脱除技术,包括吸附法、氧化法、络合法及生物法等几种脱硫方法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各种方法在油品脱硫应用中的优缺点,并对轻质油品中二硫化物的脱硫技术发展前景做出展望,其中载体改性、络合-吸附结合、反应脱硫及生物脱硫技术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6.
正交设计法选择最佳氧化抽提脱硫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H2O2/甲酸对模拟轻质油品中硫醚硫、噻吩硫进行氧化抽提脱硫实验,按照正交设计法中四因素二水平(H2O2的加入量、甲酸的加入量、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的L8(27)表,规划具体的操作方案.通过对两种类型硫化物模拟轻质油品体系的8组脱硫率进行方差数据处理,分别得出各因素影响显著性的主次顺序,其中甲酸的加入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利用气相色谱与紫外吸收光谱依次对氧化反应前后的油、水两相检测,分析模拟体系中的硫化物组成与分布变化,发现硫醚在该过程中的主要产物为亚砜,平衡分配于油、水两相中;而噻吩仅是含量有所降低,在结构上没有明显变化,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各类型硫的主次顺序差异以及噻吩类型的硫化物较难脱除的原因.  相似文献   
27.
汽油用液体抗氧剂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对苯二胺与仲丁基溴反应合成了混合仲丁基取代对苯二胺。混合仲丁基取代对苯二胺与抗氧剂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T501)复配制得汽油用液体抗氧剂,其抗氧效果优于T501单独使用的效果,且达到抗氧指标的用量,约为T501用量的1/4,加入到油品中不影响油品的其它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28.
轻质油品脱臭技术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轻质油品脱臭技术进展夏道宏,苏贻勋,钱家麟(石油大学炼制系,山东东营257062)关键词轻质油品,工艺,分子筛脱臭,Merox脱臭,无碱液脱臭,硫醇,进展1引言石油中含有相当多的非烃化合物,硫化合物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对原油加工过程及石油产品性质有特殊影...  相似文献   
2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有机化学课程于2004年立项建设山东省精品课程,两年来课程建设初见成效.本文论述自立项以来,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采取的举措,提出的课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0.
以Ce改性的HZSM-5沸石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研究了丁硫醚的催化转化反应.结果表明,Ce改性后的HZSM-5对丁硫醚的脱除具有较高的活性及稳定性;硫化氢的量得到上升,并趋于稳定;丁硫醚转化率明显提高,在350℃下,负载Ce2O3的质量分数为1.51%时,丁硫醚基本完全转化;而丁硫醚的裂解副产物四氢噻吩(THT)的量有增大趋势.同时探讨了丁硫醚的反应历程,认为烷基硫醚类化合物裂解过程中,碳硫键的断裂生成类硫醇物种的一步是其裂解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