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医药卫生   65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用PCR检测HCMV-DNA,ELISA法检测HCMV-IgM及IgG,以诊断肾移植受者HCMV感染。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65例肾移植受者血清sIL-2R水平,结果表明:HCMV感染后宿主血清sIL-2R水平明显增高(P<0.01),且HCMV疾病组sIL-2R增高程度大于无症状感染组(P<0.01);6例原发性HCMV感染者sIL-2R水平与IgM水平呈正相关(r=0.9908),提示随感染程度增加,血清sIL-2R水平随之增高,还发现血清sIL-2R水平与C94/CD8比值是负相关(r=-0.9789),说明HCMv感染后sIL-2R水平增高与T细胞亚群改变有关,反之也说明sIL-2R增高程度可表明体内免疫抑制状态。对于HCMV感染后血清sIL-2R水平增高的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移植外科、移植病理学以及移植免疫学的研究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促进了人们对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机制、诊断及治疗的认识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初,Halloran等([1-2])确立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抗体在移植肾排斥反应损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背景:肾移植是治疗肾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如何提高移植物及受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仍然是肾移植的重要课题。B细胞群的浸润与移植肾失功间的关系尚处于争论阶段。 目的:分析CD20+ B细胞浸润与移植肾存活时间的相关性,探讨浸润B细胞在移植肾排斥反应病变中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1989-01/2006-12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研究室完成。 对象:纳入40例难治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失功并行移植肾切除的患者。 方法:切除的移植肾组织经石蜡包埋、切片后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组织中CD20的表达情况,CD20+ B细胞群在肾间质呈弥漫性浸润者视为阳性。计算移植肾的存活时间。 主要观察指标:统计分析CD20表达对移植肾存活时间的影响及其与移植肾排斥反应导致失功的相关性。同时统计分析性别、年龄、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免疫抑制方案、术后高血压以及是否为二次移植对CD20表达的影响。 结果:①40例切除的移植肾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中,CD20+ 19例(48%)。②失功的移植肾中CD20的表达与其性别、年龄、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免疫抑制方案、术后高血压以及是否为二次移植不相关。③40例移植肾的存活时间最长为110个月,最短为2周,平均为35个月。CD20+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明显短于CD20-组[(34.9±5.4),(45.8±5.9)个月(P﹤0.05)]。 结论:CD20+的B细胞群浸润可使移植肾的存活时间减少,导致移植肾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4.
背景:2003年Banff移植病理会议正式将C4d在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的特异性沉积列入体液性排斥反应的Banff诊断标准,体视学测定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 目的:检测C4d在难治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C4d阳性细胞进行体视学定量测定,分析其体视学指标与移植肾存活时间的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2006-12/2007-06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完成。 对象:选择难治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切除患者40例,所有移植肾标本石蜡切片均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提供,移植肾存活时间大于5年者17例,小于5年者23例。 方法:应用C4d多克隆抗体对移植肾组织石蜡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4d在切除移植肾中的表达情况,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在显微镜下测量C4d阳性细胞的体视学参数。 主要观察指标:患者性别、年龄、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免疫抑制方案、移植后高血压以及是否为2次移植,C4d细胞群在移植肾标本中的分布情况,体视学分析结果。 结果:40例切除移植肾中C4d阳性17例(42.5%),移植肾存活时间小于5年者的C4d细胞阳性率明显大于存活时间大于5年者(70.6%,29.4%)。移植肾组织中C4d阳性沉积与移植供受者的年龄、性别、免疫抑制方案、冷、热缺血时间以及是否为2次移植无关。存活时间大于5年的移植肾组织中C4d阳性细胞体视学参数核体密度、核表面积密度均小于存活时间小于5年者(F=12.741 5,9.733 7,P < 0.01)。 结论:C4d阳性沉积预示着移植肾功能预后较差,移植肾组织中C4d阳性细胞的核体密度、核表面积密度是影响其存活时间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进一步规范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结合近期国内外临床证据,从SOT受者IFD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在2017年版《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以期为器官移植和相关学科的同道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6.
为了进一步规范肾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总结各移植中心的肾移植临床经验,在《中国肾脏移植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2016版)》的基础上,并依据Banff标准,从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加速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进一步规范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从DGF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断、预防、治疗、预后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相似文献   
108.
为了顺利推进异种胰岛移植的临床研究,根据相关法律和规范,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异种移植学组从总则、异种胰岛移植临床研究项目的申请与审批,对供体的要求、伦理要求,临床研究的技术和相关设备标准、生物安全性标准、项目的实施、项目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异种胰岛移植临床研究专家共识(2019专家建议版)。  相似文献   
109.
背景:体液性排斥以激素耐受和难治性为其显著的特点,常常发生在免疫高敏的受者身上。目的:对肾功能不全移植肾进行常规穿刺病理活检,根据病理诊断观察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效果,分析移植肾穿刺病理活检的安全性。方法:选取肾移植后有移植肾穿刺活检指征的患者84例,在B超引导下应用BARD(美国)活检穿刺针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活检组织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化学染色,同时常规行C4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依据Banff’05标准进行病理分型,根据病理状态明确诊断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84例患者除1例由于组织少难以诊断,其余病理诊断移植肾超急性排斥反应1例,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5例,慢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2例,C4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16例。经过治疗8例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患者中4例移植肾功能得以恢复,3例未恢复,1例移植肾失功,移植肾切除。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表明移植肾穿刺病理活检对移植肾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0.
背景:胸腔积液是终末期肝病及肝移植后患者常见并发症,如果采取措施不当,可能会增加移植后死亡率.目的:探讨肝移植后患者胸腔积液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解放军第309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2009-05/2010-05收治的36例行原位肝移植病例资料,分析移植后早期胸腔积液发生率、危险因素,对左右胸腔积液采用t 检验,对有意义的统计学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肝移植后早期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为72%(26/36),单纯右侧胸腔积液26例(26/36,72%),双侧胸腔积液13例(13/36,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二次手术、是否肺部感染、移植后机械通气时间、移植后3 d出入量、基础疾病是移植后发生胸腔积液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