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颅脑外伤373例选择性CT追踪扫描,发现迟发性病变224例,约占追踪病例的60%,其中以颅内血肿为主93例,以脑挫裂伤为主92例,硬脑膜下积液14例,外伤性脑梗塞9例,弥漫性脑肿胀16例。认为意识改变、躁动不安、瞳孔不等大为CT追踪检查的主要依据,同时强调了临床动态观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索立体定向引导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深部小肿溜;方法采用FischerZD立体定向仪和SOMATOMPLUS4CT机为为立体定向引导系统,显微外科切除脑深部微小病灶15例,其中垂体微腺瘤9例,颞、顶深部海绵状血管瘤4例,尾状核星形细胞瘤2例.结果15病灶均被顺利找到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结论立体定向引导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脑深部微小病灶,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3.
CT监视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850例脑内血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总结CT监视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脑内血肿时间,方法及结果,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方法:通过CT监视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850例,包括皮质下血肿156例,基底节血肿563例,丘脑血肿86例,脑干血肿40例,小脑血肿5例;血肿大小:<30ml 115例,30-60ml 336例,61-100ml 343例,>100ml 56例。抽吸距发病时间3-7小时57例,7-72小时449例,72小时-7日315例,7-14日29例。结果:存活685例,死亡165例,病死率19.4%;不同部位血肿病死率:脑干血肿57.5%,丘脑血肿31.4%,基底节血肿19.6%,皮质下血肿3.9%,小脑血肿无死亡。血肿一次抽吸≥85%者432例,血肿一次抽吸50%-84%者306例,血肿一次抽吸<50%者108例,完全无法抽出4例。结论:超早期和早期CT监视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脑内血肿,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微侵袭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提高侧脑室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报告 1 2例侧脑室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行显微手术肿瘤全部切除 ,无手术死亡 ,预后好。结论 CT和MRI是诊断侧脑室脑膜瘤的最可靠的方法 ,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达到肿瘤的全切除。  相似文献   
35.
侧脑室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侧脑室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水平。方法报告12例侧脑室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全部行显微手术肿瘤全部切除,无手术死亡,顸后好。结论CT和MRI是诊断侧脑室脑膜瘤的最可靠的方法,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达到肿瘤的全切除。  相似文献   
36.
我院自1982年底以来五年内,早期外科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就手术适应症、手术时机及影响治疗效果的有关问题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性别与年龄:男19例,女11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0岁。 2、基础疾病:全组病例均有高血压  相似文献   
37.
脑胶质瘤患者脑脊液sIL—2R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进钱  瞿宣兴 《浙江医学》1997,19(5):257-259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113例I~N级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脑脊液(CSF)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发现脑胶质瘤患者术前CSF中sIL-2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升高程度与肿瘤分级有明显关系(P<0.01);术后sIL-2R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I~N级者尤为明显(P<0.01);术后sIL-2R水平再次升高预示肿瘤复发;肿瘤囊液中sIL-2R水平高于CSF中sIL-2R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均P<0.05)。提示检测CSF中sIL-2R水平,对推测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早期发现肿瘤复发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8.
严重颅脑损伤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巳有所下降,但由于种种原因病死率还没有根本得到改善。我科自1975年至1984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63例,死亡167例,病死率为36%,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本组男119例,女48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83岁,其中~15岁25例,~25岁30例,~35岁36例,~45岁29例,~55岁23例,>56岁24例。  相似文献   
40.
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弥漫性轴索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51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的13.35%,其主要临床特点为患者由事故等致伤,伤后即持续昏迷,而CT检查表现较轻微。作者结合文献对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论断进行初步总结。认为使用MRI检查有助于DAI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