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4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中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08年10月因胃溃疡住院治疗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联合奥美拉唑,对照组口服雷尼替丁和阿莫西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中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有效率达92.31%,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联合奥美拉唑对胃溃疡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2.
广州地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医院感染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变迁和耐药情况。方法:2001年7月-2003年6月.用Kirby-Bauer法检测了从广州地区13所医院分离获得的1072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等1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并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2001年标准进行判断,用WHONET5软件分析数据。结果:从广州地区13所医院中共分离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1072株,前3位细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占56.3%、鲍曼不动杆菌占16.0%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15.0%。耐药性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最高(83.3%)、其次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2.9%),而敏感率低于1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泊肟(3.3%)、萘啶酸(4.2%)、头孢噻肟(4.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最高(72.0%),对亚胺培南(1.9%)、头孢噻肟(5.9%)和氨曲南(6.7%)的敏感率较低。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却最高(93.6%),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78.6%)和阿米卡星(77.0%)。结论:非发酵菌耐药性仍是目前临床上的严重问题,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商讨有效对策。头孢哌酮-舒巴坦是临床分离非发酵菌的有效抗菌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制备炎症显像剂99mTc-环丙沙星,并研究其在体内分布及炎症显像的方法,同时就此药物的体内分布特点进行分析,以评价其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研究标记物99mTc-环丙沙星的稳定性、小白鼠炎症模型体内分布并进行体外显像。结果:99mTc-环丙沙星标记率大于90%,室温下6h内化合物的放化纯稳定。小白鼠炎症组织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高,注射后1、4、6h,炎症组织与对侧正常组织比值分别为3.48、4.30、4.17。99mTc-环丙沙星主要由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血液清除较快。结论:99mTc-环丙沙星是一种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的炎症灶显像剂,且制备方法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34.
侯昌元  李红玉 《中国药师》2011,14(6):821-823
目的:制备盐酸米诺环素膜剂并制定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聚乙烯醇(PVA 17-88);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成膜材料,制备盐酸米诺环素膜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测定波长为280nm。结果:盐酸米诺环素浓度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2.0mg·ml-1,r=0.9999(n=7),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为0.88%。结论:该膜剂制备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35.
目的测定盐酸米诺环素膜剂的溶出度,考察制剂质量。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测定法项下规定,进行盐酸米诺环素膜剂体外溶出度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含量,计算累积溶出量,按Weibull模型求得Td、m参数,并对参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5个批号膜剂组内、组间溶出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膜剂的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玉树救援医务人员远期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灾害相关心理知识培训等因素对救援医务人员心理的影响,为今后更好的维持救援人员近期的乃至远期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及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16名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SCL-90和PCL-C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以1~5级评分,分数越低表明心理状态越好。结果调查的玉树救援医务人员与常模比较其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是否接受过灾害相关心理知识培训的两组救援人员SCL-90比较结果显示,敌对因子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因子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均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救援本身对医务人员心理状态的影响有78人(68.42%)认为是积极的,8人(7.02%)认为是消极的,28人(24.56%)认为没有影响。PCL-C的3个症状群中,创伤再体验的平均分最高(1.184分),其次是麻木和回避得分(1.154分),第三是警觉性增高得分(1.104分)。结论参与救援的医务人员心理素质较高,灾害相关心理知识的培训教育有助于救援人员尽快恢复和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评价深部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颞叶癫(疒间)的疗效.方法 对94例无明显病灶的颞叶癫(疒间)病人采用深部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海马杏仁复合体热凝毁损术,术后随访癫(疒间)控制效果.对其中27例行手术前后神经心理学检查,评价手术对脑功能的影响.结果 80例获1~7年随访,其中发作完全消失47例(58.8%),减少75%以上18例(22.5%),减少50%~75%9例(11.2%),无变化6例(7.5%).神经心理学检查表明手术前后智力、记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选择合理手术人路及术中应用深部电极取代以往的解剖学定位,达到理想有效的毁损范围,有助于提高颞叶癫(疒间)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经环氧乙烷灭菌处理的物品感染生物治疗细胞后对其的致畸性.方法 将分离诱导的3种细胞分别接种至环氧乙烷灭菌处理保存的不同时间及高温高压灭菌的玻璃培养瓶中进行培养,分别将脐血诱导的NK/CIK细胞、人骨髓间充质下细胞和脐血CD34~+细胞,接种至环氧乙烷灭菌保存至培养瓶中,分别为1d(A组)、3个月(B组)、>6个月(C组);接种至高温高压蒸汽灭菌的玻璃培养瓶中D组为对照组;培养10 d,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形态、染色体断裂、断片、裂隙及核内染色体复制情况,计算染色体畸变率.结果 A、B组的NK/CIK细胞的诱导率明显低于C、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断裂、断片及裂隙数量均明显高于C、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环氧乙烷灭菌处理保存至1 d和3个月的物品对细胞产生明显的损伤作用,>6个月的物品对细胞未造成明显损伤作用;环氧乙烷对细胞会产生致畸致突变作用,建议采用保存至>6个月的灭菌物品,从而保证生物治疗的安全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9.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治疗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有针对性地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具体的健康教育,从根本上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方法:将1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健康教育组由主治医师、责任护士、护士长分别于住院后对患者实施具体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由责任护士于住院后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组各方面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了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疗养知识、用药知识、饮食治疗知识、运动疗法知识和自我监测等,对治疗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恶性肿瘤患者并医院感染性败血症27例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临床及病原菌特点。方法:调查了1998年1月-2000年12月间因患恶性肿瘤在我院住院后并发医院感染的患者共128例,对其中27例败血症的临床及感染的病原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并发败血症的原发肿瘤中以急性白血病最多见(70.40%),其次为肝癌(11.1%)。其中26例(96.3%)败血症发生于化疗后,发生感染时的中位白细胞数为1.0-10^9/L.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次为大肠杆菌。27例败血症的治愈好转率55.6%,病死率33.3%。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败血症主要发生于化疗后,多见于急性白血病。接受化疗后,白细胞减低是导致败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为主要感染病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