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2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胎龄32周龄的早产患儿、胎龄为32~37周龄的早产儿、胎龄37周龄的正常新生儿及引起新生儿呼吸困难的其他疾病患儿各80例。收集新生儿或早产儿出生后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新生儿出生6和24 h时的外周血HMGB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外周血HMGB1水平判断RDS患儿预后的价值。结果 32周早产儿组RDS患病率、致死率及出生6、24 h的血清HMGB1水平均明显高于32~37周早产儿组及足月新生儿组(P0.05、P0.01),且32~37周早产儿组均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组(P0.05、P0.01)。32周早产儿组、32~37周早产儿组和疾病对照组出生24 h的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6 h(P0.05),而足月新生儿组出生6 h与24 h的血清HMGB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对照组出生6和24 h的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组和32~37周早产儿组(P0.05),但低于32周早产儿组(P0.05)。240名早产儿和足月新生儿中有RDS患儿92例,其中死亡60例、存活32例,其余148名新生儿均正常。疾病对照组死亡24例、存活56例。RDS死亡患儿出生6h的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RDS存活患儿和正常新生儿(P0.01),RDS存活患儿血清HMGB1水平高于正常新生儿(P0.05)。疾病对照组中死亡患儿出生6 h的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存活患儿,且分别与RDS存活、死亡患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MGB1鉴别RDS患儿与正常新生儿、RDS存活患儿与RDS死亡患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0.81,最佳临界值分别为668.63、698.29 pg/mL,敏感性分别为96.78%、100.00%,特异性分别为75.35%、57.65%。结论血清HMGB1水平可反映RDS的病情进展,可作为RDS病情评价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昏迷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与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对我院70例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在患者昏迷超过2天后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在患者昏迷7天内先给予胃肠外营养,然后再慢慢过渡到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 70例昏迷患者在入院15天后共出现16例消化道出血症状,其中治疗组3例,占8.57%(3/35);对照组12例,占34.29%(12/35)。两组发生消化道出血症状的机率经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组共5例,占14.29(5/35);对照组共18例,占(51.43%),两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对昏迷病人进行肠内营养能对消化道出血进行有效的预防并能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23.
罗燕  木英  彭海燕 《当代医学》2010,16(10):56-57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提高对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治。方法对我科2005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9例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指(趾)端脱皮、球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口唇粘膜改变、手足硬性水肿、肛周潮红脱皮、皮疹的发生率依次为100%、89.5%、73.7%、42.1%、52.6%、31.6%、57.9%、31.6%。其中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白细胞升高、CRP升高、血红蛋白下降、OKMB升高、冠状动脉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100%、84.2%、94.7%、68.4%、47.4%、42.1%、63.2%。结论不典型川崎病容易误诊,可结合实验室指标给予拟诊,尽早应用免疫球蛋白,以减少冠状动脉损害。某些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症状对早期诊断不典型川崎病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从青霉属真菌XGH2321的发酵液中分离抑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正相硅胶柱层析、C18柱制备色谱分离获得单体,并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及活性测试。结果从菌株XGH2321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己酮烯类化合物及1个酯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光谱特征(ESI-MS、1H-NMR和13C-NMR)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sorbicillin(1),2’,3’-dihydrosorbicillin(2),2,3-Dihydro-7-hydroxy-6,8-dimethyl-2-[(E)-prop-l-enyl]chromen-4-one(3)和dibutylphthalate(4),其中化合物3和4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化合物1、2、3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化合物1和2对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对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结论化合物2和3的抗MRSA作用,化合物1和3的抗白色念珠菌作用及化合物1、2和3的抗烟曲霉作用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5.
2008年10月7日我院成功为1例胸腹连体婴儿实施分离手术,取得圆满成功,经过术后4年多不断随访,分离后的连体婴儿主要脏器功能良好,但生长发育速度迟缓,估计与出院后喂养和营养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中药消毒剂中熊果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样品经乙醚提取,氮气吹干,流动相定容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结果]熊果酸含量在1.0~50.0μg/ml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2μg/ml,标准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rivation,RSD)为7.88%,样品峰面积RSD为9.06%.用于中药消毒剂样品测定,加标回收率在89.0%~104.0%.[结论]方法简便灵敏,适用于中药消毒剂的分析.  相似文献   
27.
结直肠癌发病率高,伴发肝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结合中医药治疗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态靶结合”理论的辨证组方思想是将中医传统辨证思维与现代医学科技成果结合,将宏观“调态”和微观“打靶”有机结合。本文在“态靶结合”辨治理论的指导下,从宏观上辨别早期态、中期态和晚期态,根据不同“态”确立针对性的调治法则,同时在微观上辨病靶、症靶及标靶,依此选定靶方并精准结合辨靶用药,通过“态靶结合”、标本同治,构建结直肠癌肝转移中西医结合辨治新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参数N20评价意识障碍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因各种因素(外伤、心肺复苏术后、缺血缺氧、脑血管病等)导致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史、病程和体感诱发电位N20的数据;并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预后转归。采用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ROC曲线及Kaplan-Meier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0例意识障碍患者随访中死亡2例予以剔除,共纳入分析病例108例。根据意识恢复情况分为:意识恢复组(52例);意识未恢复组(56例)。N20潜伏期判断患者预后有着较好的评判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C3-’N20:77.6%,C4-’N20:79.3%),意识恢复组双侧N20潜伏期均较意识未恢复组短,但两组患者的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4-’N20潜伏期界定为20.05 ms时及C3-’N20潜伏期界定为19.95 ms时有着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C4-’N20:70.8%,75.0%,C3-’N20:75.0%,72.0%);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C3-’N20潜伏期〈19.95 ms及C4-’N20潜伏期〈20.05 ms的患者1年内能够恢复的概率最大,恢复时间最短。结论:体感诱发电位N20潜伏期能够较好评价意识障碍患者预后,其中以C4-’N20潜伏期20.05 ms及C3-’N20潜伏期19.95 ms为较好的界定值。  相似文献   
29.
光叶番荔枝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光叶番荔枝提取物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定量称取光叶番荔枝提取物。用1%CMC-Na研磨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将制备的肿瘤细胞悬液,以0.2ml/只接种于小鼠右前肢腋部皮下.24h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及光叶番荔枝组.并开始用药。各组均连续给药7d.停药后处死小鼠。剥取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结果:光叶番荔枝提取物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抑瘤率可达64%-68%。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后病人的抑郁状态效果.[方法]根据Zung抑郁自评量表,将有抑郁状态的285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给予情志护理.[结果]观察组抑郁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情志护理可改善脑卒中后病人抑郁的状态,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