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报告1例Olmsted综合征。男,21岁,因双侧进行性掌跖角化和腔口周围角化性斑片就诊。患者自小曾在当地医院以湿疹、皮炎等治疗,并使用各种药膏(名不详),无明显疗效,病情进行性加重,表现为边缘锐利的残毁性掌跖角化、指(趾)压缩,全身泛发毛囊性角化性灰白色丘疹,甲床充满白色、坚硬的角化性碎片,同时还有乳头乳晕角化过度和普秃。  相似文献   
32.
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调查翁翊宦秉瑜张厚德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是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NGU)的主要病原体。为了解本地区性病高危人群这两种病原体的感染状况,我们于1984年6月至1995年6月对本科就诊具性乱史的患者或其性伴进行...  相似文献   
33.
报告1例有家族史的发疹型汗管瘤病例,对其皮损进行详尽描述,并通过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临床诊断.还探讨了其遗传方式、对该家系进行调查分析.家系4代共22人,患病5例,男1例,女4例,每代均有发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认为发疹型汗管瘤可能与遗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4.
临床资料患者,男,1.5岁,因全身反复出现水疱、糜烂伴痒痛1年余,于2006年12月5日来我院诊治。其母诉患儿出生后半月即开始于皮肤表面反复出现水疱、大疱,易破,可自愈,但又有新的水疱出现,此起彼伏,水疱多发生在四肢伸侧、腋部、腹股沟等处。  相似文献   
35.
1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建筑工人.左膝疣状斑块3年.3年前患者在一次施工中不慎左膝受伤,经外用"消毒水"后伤口愈合.不久受伤处出现一黄豆大小暗红色结节,有痒感,常自行搔抓,皮损不断向外扩展,外院以"皮肤结核"予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嚷酰胺等治疗未见好转.  相似文献   
36.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72岁,汉族,广东人。主因四肢紫红斑丘疹、疣状突起12年,伴肿胀、疼痛3年,于2013年8月就诊。12年前无明显原因患者手背、足跖皮肤发红,无自觉症状,开始可自然消退,之后手足部皮肤逐渐出现持久的紫红色斑,并向手心、足背和小腿蔓延。曾在当地诊所口服活血化瘀中药、并以  相似文献   
37.
砷剂角化病(arsenical keratosis)是指由无机砷引起,即长期接触或口服含砷物质后在皮肤上出现角化性斑片为特征的一种皮肤病,本文报道1例长期口服含砷药物所致的慢性砷中毒病例。  相似文献   
38.
临床资料 患者女,32岁.颈部淡黄色丘疹10年,于2008年6月来我科就诊,患者10年前无意中发现颈部正中皮肤出现黄色丘疹,逐渐增多,并蔓延至颈部两侧,后又发现腋部、腹股沟等皱褶部位亦出现相同损害.发病以来局部均无任何自觉症状,曾在外院诊治,以"萎缩纹"进行治疗,予以维生素A、E胶丸,外用海普林软膏,无效.既往体健,孕3产1,24岁孕期妊娠反应严重,出现先兆流产,保胎无效,26岁孕后8周再次出现先兆流产,保胎孕20周后,发现胎死腹中,进行引产术,2005年孕后,又出现先兆流产,保胎后顺产一女婴.  相似文献   
39.
培养法和PCR检测解脲支原体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脲支原体是引起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症的重要病原体。液体培养和多聚酶链反应(PCR)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病例和方法 375例中男147例,女228例,均分别用两支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取尿道或宫颈管分泌物作培养和PCR检测。培养采用液体培养基法。培养基为广州市维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任取一支拭子洗脱于含转送培养基小瓶内,经无菌滤膜除菌,转种于含分离培养基的小瓶内,37℃培养48h观察结果。培养基由黄变红、且液体保持澄清者为阳性;未变色为阴性;变浊者为检验失败。PCR试剂盒为上海复华…  相似文献   
40.
口服阿昔洛韦治疗扁平疣5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5月~1995年12月用口服阿昔洛韦(无环鸟苷,Acilovir)治疗53例扁平疣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3例中男12例,女41例。年龄16~43岁,病程半月~28月,平均5月。皮疹多位于面部及手背,1例泛发。半数患者曾用其它方法治疗无效或复发。另设对照组25例。治疗方法 阿昔洛韦由海南省海口制药厂生产。每次200mg,日5次,连服3周,皮疹多者服4~5周。对照组用聚肌胞肌注4mg,隔日1次,4周1疗程。疗效判定 痊愈为皮疹全部消退,显效为皮疹消退80%以上,有效为皮疹消退50%以上,无效为皮疹无明显消退。结果 阿昔洛韦组痊愈51例(96.2%),显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