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8岁.因手指溃疡1个月余,于2006年12月5日至我科门诊就诊.患者1个月前左手示指出现一红斑,破溃伴轻度刺痛,后皮损迅速扩大,并有渗液,疼痛不明显.半个月前曾在当地诊所就诊,考虑为皮肤软组织感染,予以克林霉素口服5 d,外用鱼石脂软膏治疗,未见明显疗效,溃疡渐增大,10 d前患者发现同侧腋窝淋巴结增大,伴轻微疼痛,遂来我科就诊.发病以来,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病史.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结核病等传染病及其他系统性疾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外生殖器部位红斑、水疱、溃疡等病史.40余天前曾有非婚性生活史.  相似文献   
22.
报告1例转移性皮肤肿瘤。患者男,61岁,下小腹部结节伴轻微疼痛2月余,渐增大。皮肤科检查:小腹部近耻骨联合上缘一直径0.9 cm大小暗红色结节,半球形,触之硬韧,与周边皮肤粘连。胃镜检查示胃窦部2.5 cm大小糜烂性肿块,考虑为原发性胃癌;组织病理示:(胃窦部)腺癌。腹部皮肤结节组织病理示:表皮全层细胞核增大,核仁明显,空泡样变,真皮内肿瘤细胞广泛浸润,细胞体积增大,形状不规则,可见核分裂象,肿瘤细胞间可见少许淋巴细胞。诊断:胃窦腺癌伴皮肤转移。  相似文献   
23.
报告1例转移性皮肤肿瘤。患者男,61岁,下小腹部结节伴轻微疼痛2月余,渐增大。皮肤科检查:小腹部近耻骨联合上缘一直径0.9 cm大小暗红色结节,半球形,触之硬韧,与周边皮肤粘连。胃镜检查示胃窦部2.5 cm大小糜烂性肿块,考虑为原发性胃癌;组织病理示:(胃窦部)腺癌。腹部皮肤结节组织病理示:表皮全层细胞核增大,核仁明显,空泡样变,真皮内肿瘤细胞广泛浸润,细胞体积增大,形状不规则,可见核分裂象,肿瘤细胞间可见少许淋巴细胞。诊断:胃窦腺癌伴皮肤转移。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牙源性皮瘘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方法总结2011年3月—2014年2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牙源性皮瘘临床特点、误诊、治疗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例因面部皮损到皮肤科就诊的患者,经口腔科治疗牙病后,皮损均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牙源性皮瘘患者常因牙齿症状不明显而在皮肤科、外科等诊治,最终被误诊、漏诊。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使患者避免服用不必要的抗生素及手术治疗。本病应与多种皮肤病相鉴别,接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StrongerNeo-Minophagen C,SNMC)联合依巴斯汀(Ebastin)治疗慢性湿疹皮炎类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慢性湿疹皮炎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给予口服SNMC60mg/次,3次/d,同时口服Ebastin10mg,1次,共1~3周。对照组40例单纯口服Ebastin10mg/次,1次/d,共1-3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69,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皮炎湿疹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6.
砷剂角化病(arsenical keratosis)是指由无机砷引起,即长期接触或口服含砷物质后在皮肤上出现角化性斑片为特征的一种皮肤病,本文报道1例长期口服含砷药物所致的慢性砷中毒病例.  相似文献   
27.
陆原  陈达灿  禤国维  李清  柴宝  何雯  翁翊 《山西中医》2010,26(6):41-42,44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制剂尿路清在体外抗奈瑟淋球菌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对淋球菌的体外抑制试验、抑菌时间观察试验、抑菌环试验,分别检测尿路清、八正散和壮观霉素的抗淋球菌作用。结果:对尿路清、八正散和壮观霉素进行比较,对淋球菌的体外抑制试验:尿路清作用最强,体外对产青霉素酶的奈瑟淋球菌(PPNG)和非产青霉素酶的奈瑟淋球菌(NPPNG)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给药浓度为1:512(160mg/L)~1:1024(820mg/L)时可抑制淋球菌生长;抑菌时间观察试验:尿路清高浓度能快速杀灭淋球菌,当浓度为7.81mg/mL时,30rain可以对淋球菌有杀灭作用;当浓度为15.63mg/mL时,20min能杀灭淋球菌;浓度为31.25mg/mL时,10min即能杀灭淋球菌,而当浓度升为62.5mg/mL时,5min内即可杀灭淋球菌。抑菌环试验:尿路清对淋球菌的平均抑菌环为15—21mm,敏感菌株占63.63%,八正散平均抑菌环12~15mm/1,敏感菌株占54.55%。壮观霉素平均抑菌环为16—19mm,敏感菌株占72.72%。结论:尿路清有确切的体外抗淋球菌作用。  相似文献   
28.
报告1例有家族史的发疹型汗管瘤病例,对其皮损进行详尽描述,并通过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临床诊断.还探讨了其遗传方式、对该家系进行调查分析.家系4代共22人,患病5例,男1例,女4例,每代均有发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认为发疹型汗管瘤可能与遗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9.
Laugier-Hunziker 综合征是一种获得性、良性口唇、颊黏膜和指(趾)甲的色素疾病,在临床上非常少见,笔者于2005 年2月-2009年1 月诊治3 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例1.女,52 岁.因口唇色素斑5 年,于2005 年2 月前来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5 年前开始于下唇红部出现黑褐色斑,后无意中发现颊黏膜、牙龈亦有类似皮损,局部无明显自觉症状,近5 年来皮损稍增大、色素加深,近1 年发现指(趾)甲纵行黑色条带,未予任何治疗.  相似文献   
3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以身体一侧成群水疱,疼痛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病。在临床工作中,多因发病初期症状不典型而误诊、误治。现将我们1996年3月~2005年3月收集到的病例予以报道。临床资料88例带状疱疹中男53例,女35例,年龄15~82岁,平均42.3岁,病程3~26天,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