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14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采用程序升温热重法研究了飞灰/CO2高温气化反应性。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不同飞灰炭气化反应性的变化程度有所不同;SCFA的气化反应性高于HLFA和NCFA。脱灰后飞灰炭的反应性变差;飞灰炭的气化反应性优于高温煤焦。  相似文献   
62.
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考察了水介质液化煤反应前后产物的变化,以1HNMR和GC-MS为手段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下液化产物结构组成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反应温度对产物组成变化存在影响,且在液化油中发现有酚类物质.用重水交换实验证实了产物中确实有酚类存在,对煤液化工艺条件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针状焦光学显微结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偏光显微镜对不同原料制成的针状焦显微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适宜制备针状焦的原料应当含有较少的QI、较多的β组分和适宜的γ组分,并且沸点高于430℃的组分要尽量少.  相似文献   
64.
煤焦油加工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焦没是多环芳烃和高碳物料的宝贵资源,我国尚未充分利用,煤焦油化工在规模和技术上都远远落后于石油化工,应急起直追,本文从以下方面对煤焦油加工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1)煤焦油蒸馏技术;(2)特殊蒸馏技术的采用;(3)多环芳烃分离中的结晶技术;(4)煤焦油沥青加工利用技术;(5)煤焦油加工的经济规律等。  相似文献   
65.
66.
67.
稀土掺杂铁锰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铈掺杂铁锰氧化物脱硝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TPR和比表面积表征和测试,并时不同铈含量的催化剂进行脱硝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中添加氧化铈后无规则和非晶态粒子增多,催化剂的低温还原能力有所增强.当稀土氧化物添加量在1%~10%之间时,比表面积呈现递增趋势,添加6%氧化铈的催化剂孔容最大.脱硝实验表明,铈含量增大提高了催化剂在低温区脱硝活性.在500℃以后,随温度的继续增高,催化剂的NOx脱除率开始降低.  相似文献   
68.
顾菁  吴诗勇  吴幼青  高晋生 《煤炭转化》2013,36(1):39-42,46
对煤气化随机孔模型的动力学控制区的假设进行了改进,建立了高温煤焦/CO2气化反应碳转化率(X)与反应时间(t)的修正随机孔模型:X=1-exp[-kt(a+bkt+k2t2)],并在950℃~1 400℃气化温度范围内,用修正随机孔模型模拟淮南慢速热解煤焦和淮南快速热解煤焦/CO2气化反应,所得表观活化能范围分别为121.99kJ/mol~153.75kJ/mol和88.57kJ/mol~121.39kJ/mol.结果表明,修正随机孔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随机孔模型和收缩未反应芯模型的拟合效果,能很好地体现煤焦气化反应的动力学特征,且该模型适用于不同煤焦的气化反应模拟.  相似文献   
69.
中长期煤利用中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路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能源利用与大气污染密切相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使用过程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在分析我国主要行业煤炭消费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炭消费重点行业——电力行业、炼焦行业和工业锅炉及炉窑2020年中期和2030年长期主要大气污染物污染控制技术路线以及煤炭清洁利用的中长期战略要点。  相似文献   
70.
以玉米秸秆炭化焦油为原料,通过减压蒸馏将其切割成低于40℃、40~130℃、130~140℃和140~170℃ 4个馏分,并对各馏分的化学组成和燃料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炭化焦油各馏分中的酚类物质摩尔分数为9.19%~63.46%,酮类和吡啶类物质在低于40℃馏分的下层液中摩尔分数分别为29.84%和31.63%,直链烯烃和直链烷烃在140~170℃馏分中的摩尔分数分别为19.88%和19.22%;40~130℃馏分的产率达到19.98%,其燃料性质(密度940kg/m3、黏度6.24mm2/s、闪点78℃、燃烧热35.28MJ/kg)较接近于0#柴油,具有作为液体燃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