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186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观察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动态心电图及心功能变化.方法:对34例心肌梗死在干细胞移植之前、移植后3个月行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移植前和移植后3个月动态心电图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干细胞移植前、移植后3个月动态心电图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移植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移植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较移植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后左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未出现致心律失常作用.经冠状动脉行骨髓干细胞移植较其他移植方法具有创伤小、发生心律失常概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2.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是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之一〔1〕。虽然华法林能降低血栓栓塞危险,但由于药物本身的局限,使得华法林在临床中远未充分应用。左心耳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场所〔2〕,对于存在抗血栓禁忌或出血风险大于临床效益的患者,左心耳封闭术可能是一个选择。本文将对目前左心耳封闭术方法作一综述。1左心耳封闭术的历史去掉或闭塞左心耳以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危险的设想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当时外科医生在二尖瓣手术过程中切除或闭塞左心耳,不同的是现在房颤常见原因是非风湿性,而当时是二尖…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观察68例不稳定心绞痛,在内科药物治疗24~48h基础上行介入治疗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全部病例入院后常规予抗血小板(阿司匹林、噻氯匹定或氯吡格雷)及抗凝药物治疗(普通肝素静脉滴注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24~48h,介入性检查当天噻氯匹定或氯吡格雷酌情增加剂量。介入性治疗后,继续使用肝素5~7d(部分患者术后全身肝素化1~2d),口服阿司匹林、噻氯匹定或氯吡格雷1~2月,并酌情使用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他丁类降脂药,出院后继续随诊。结果 共计96支病变血管,其中76支病变血管即刻进入介入性处理,余病变血管择期处理。共置入支架85枚,3例置入支架后出现血管夹层,再次置入支架后夹层消失。无血管急性闭塞和亚急性血栓形成,近期无急性心肌梗死及死亡病例。置入支架以AVE(medrtonic)、BX(cordis)支架为主。除2例出现穿刺部位小血肿外,本组病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方法有效、安全。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术前有效地抗血栓治疗和术中对病变的良好判断及手术中器材的选择。治疗中球囊、支架直径和长度的选择及扩张的压力和时间,对预防血管急性闭塞、夹层至关重要;术中尽量减少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造成的血管内膜撕裂、夹层,球囊扩张后出现血管夹层必须使用支架来保证前向血流;对于明显的血栓性病变,术中使用球囊长时间扩张后,置入支架。  相似文献   
144.
目的:观察参芪扶心口服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BMC)移植后尾加压素Ⅱ(UⅡ)和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80例发病12h以上错过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最佳时机的住院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予MBMC移植。治疗组在对照组MBMC移植方案基础上加用参芪扶心口服液,MBMC移植前开始服用参芪扶心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移植前及移植后1d、7d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UⅡ和BNP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UⅡ水平在细胞灌注1d后显著升高,和移植前相比均有增加,分别为136%(P0.01)和129%(P0.01),但对照组在细胞移植后7d再次减低,而治疗组在细胞移植后7d无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BNP水平在细胞移植后1d与移植前相比,分别降低到52%和61%,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细胞移植7d后BNP水平为移植前的87%。治疗组患者BNP水平在细胞移植后7d未再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扶心口服液有可能通过影响BNP和UⅡ水平而提高细胞移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5.
徐洪涛  高连如  臧益民  王军 《心脏杂志》2005,17(4):371-372,37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洛汀新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降压作用及其对NO和NOS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每日1次洛汀新10 mg治疗EH患者(21例)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血小板(Pt)NO水平及NOS活性的变化。结果:EH患者Pt的NOS活性和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4例)(P<0.01)。经洛汀新治疗后EH患者的血压显著降低(P<0.01),Pt的NO产生量及NOS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洛汀新可降低血压、调节血小板NOS的活性和NO分泌量。  相似文献   
146.
经皮导管细小未闭动脉导管栓堵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导管细小未闭动脉导管栓堵术的临床研究熊鉴然刘延玲徐洪涛高连如程克正李芝声杨晔费宇行王浩樊朝美朱智明田惠生动脉导管未闭(简称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经皮导管栓堵术是一种非开胸手术治疗PDA的技术,受到广泛重视。我们采用新的弹簧栓栓堵方法治疗细...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快速建立方法及成功率。方法小鼠诱导麻醉后,经呼吸面罩持续麻醉,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分离胸大肌。通过挤压法将心脏挤出胸腔,结扎前降支,将心脏放回胸腔,胸大肌覆盖复位。观察制作小鼠心肌梗死模型时间,心肌梗死成功率、死亡率,术后检查心电图,超声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及左室前壁(left ventricular anterior wall,LVAW)厚度较术前变化情况,术后2周处死小鼠,观察心肌梗死情况及HE染色心肌组织变化。结果制作小鼠心肌梗死模型时间是(40±10)s,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率94%,小鼠存活率96%,心电图显示小鼠术后心电图ST段显著抬高;模型制作后超声检查可见术后左室舒缩功能明显减弱,LVEF较术前降低[(27.5±3.9)%,P<0.01],LVESD较术前增加[(1.07±0.23)mm,P<0.01],LVEDD较术前增加[(1.41±0.29)mm,P<0.01],LVFS较术前降低[(8.1±3.1)%,P<0.05],LVAW较术前降低[(0.44±0.06)mm,P<0.01];术后取小鼠心脏LVAW冠状面切开可见厚度明显低于正常心肌,病理检查HE染色可见大量疤痕组织形成。结论本研究探讨了新的制作小鼠心肌梗死模型方法,通过优化操作流程,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弊端,本方法在无气管插管支持呼吸的情况下可快速制作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率高,死亡率低,在涉及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研究中可以极大提高实验效率。  相似文献   
148.
文题释义: Elabela:人类Elabela由第4染色体上的3个外显子组成,产生1个转录本,被称为非编码RNA。CHNG等发现该基因含有1个保守的开放阅读框架,可表达由54个氨基酸组成的保守的脊椎动物蛋白(Aa),由分泌信号组成。人类成熟Elabela序列为Gln-Arg-Pro-Val-Asn-Leu-Thr-Met-Arg-Arg-Lys-Leu-Arg-Lys-His-Asn- Cys-Leu-Gln-Arg-Arg-Cys-Met-Pro-Leu-His-Ser-Arg-Val-Pro-Pro-Pro。 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脐带表面有羊膜覆盖呈灰白色,内有1条脐静脉、2条脐动脉,脐血管周围为含水量丰富来自胚外中胚层的胶样组织,称为华通胶。采集合适健康的脐带,分离出华通胶并剪碎,利用0.125%胰酶消化组织块,然后进行体外扩增和培养,最后冻存于液氮罐中以供复苏使用。 背景:Elabela是近几年发现的新型APJ内源性受体,在成人心血管系统中广泛分布,对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Elabela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分化过程中对APJ表达量的影响尚未发现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Elabela对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 方法:复苏冻存的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当细胞汇合度达到80%-90%时,使用5-氮胞苷使其向心肌样细胞分化,24 h后实验组更换为含Elabela、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对照组更换为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诱导第7,14,21,28天,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同时收集各组细胞的总RNA和总蛋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心肌特异性标记物Nkx2.5、cTnT、Connexin 43 mRNA及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诱导后的心肌样细胞中APJ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在诱导分化各阶段,实验组心肌特异性标记物Nkx2.5、cTnT、Connexin4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APJ表达量也高于对照组;②结果表明,Elabela在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过程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Elabela作为APJ的另一个激动剂在诱导分化过程中可促进APJ的表达。 ORCID: 0000-0003-0495-5165(秦欣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49.
150.
背景:射频消融能触发犬的心肌神经再生和交感神经再支配,其对人体也可能有同样的作用。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能够促进交感神经的生长和分化,改善靶器官的神经支配。目的:证实射频消融能提高人神经生长因子的浓度的假设。设计:自身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材料:选择2005—01/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n=18)、右侧旁道(n=13)和左侧旁道(n=12)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28-65岁。所有患者对实验均知情同意。方法:于射频消融前和消融后6h,1,3,5,7d抽取患者静脉血,用酶联吸附免疫分析法测量射频消融前和射频消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神经生长因子浓度。主要观察指标:酶联吸附免疫吸附法测量的射频消融前和消融后6h,1,3,5,7d神经生长因子浓度。结果:纳入患者43例,均进入结果分析。射频消融后6h神经生长因子开始增高并且持续增高到第7天。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右侧旁道和左侧旁道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射频消融后6h,1,3,5,7d的神经生长因子浓度分别为(29.72&;#177;7.04),(30.94&;#177;5.68),(31.39&;#177;4.92),(31.06&;#177;4.56),(29.11&;#177;4.59).(31.77&;#177;6.25).(30.69&;#177;5.10).(31.46&;#177;4.96).(30.15&;#177;4.01).(30.43&;#177;3.14),(31.42&;#177;6.75).(31.00&;#177;5.20),(32.08&;#177;4.62),(30.67&;#177;3.71),(29.27&;#177;2.75)μg/L,均明显大于射频消融前[(14.89&;#177;2.84),(15.00&;#177;2.71),(15.51&;#177;2.75)μg/L,P〈0.01]。但射频消融后各时间点的神经生长因子浓度差异不明显,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右侧旁道和左侧旁道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在同一时间点的神经生长因子浓度差异不明显(P〉0.05)。神经生长因子浓度的改变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右侧旁道和左侧旁道射频消融的手术时间、次数和总的消融能量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射频消融能提高人神经生长因子的浓度,神经生长因子浓度与平均手术时间、射频消融的次数和总的消融能量均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