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探讨了血站性质与职责、无偿献血制度所体现的伦理学思想,并对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基于伦理思想的三项特色文明实践:“街头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血液工作者身体力行参与无偿献血”活动、“稀有血型爱心之家”载体进行了分析。由此从思想建设、科学发展、人文服务、内涵建设等方面对血站文明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2.
试题与答案     
陈涵  江睿  褚仁远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6):347-347,359,367,378,391
1.以下哪个(哪些)体征可作为先天性及获得性Homer综合征的鉴别点? A.受累眼对光反应消失; B.受累眼虹膜脱色素; C.受累侧面部无汗;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推荐的检测指南407(TG407)法评价五氯酚(PCP)的甲状腺干扰效应.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SD大鼠30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0.33 mg·kg~(-1)·d~(-1) PCP-Na)和高剂量组(30 mg·kg~(-1)·d~(-1) PCP-Na),每组雌雄各5只,每日经口灌胃,连续28 d.染毒结束后,观察PCP-Na对大鼠甲状腺组织学的影响和血清甲状腺激素(THs)水平,包括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_4)、游离T_3(FT_3)、游离T_4 (FT-4);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脏2种甲状腺受体(TRs)和3种脱碘酶(Dios)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30 mg·kg~(-1)·d~(-1)剂量的PCP-Na可导致SD大鼠肝重和肝脏系数增加,雄鼠和雌鼠肝脏系数分别为(4.82±0.42)%和(4.99±0.17)%,较对照组[分别为(3.54±0.14)%、(3.52±0.19)%]增加了36.2%(t=7.338,P<0.01)和41.8%(t=8.955,P<0.01),而肾和甲状腺未见明显影响;高剂量组雄鼠血清TT_4和FT_4浓度分别为(64.95±7.16)nmol/L和(8.16±2.29)pmol/L,与对照组[分别为(88.48±6.99)nmol/L、(14.13±1.68)pmol/L]相比降低了26.6%(t=-3.999,P<0.01)和42.3%(t=-4.112,P<0.01),雌鼠血清FT_4浓度为(4.94±0.89)pmol/L,与对照组[(11.10±3.40)pmol/L]相比降低55.5%(t=-3.380,P=0.012),TT_3和FT_3浓度分别为(1.92±0.24)nmol/L和(3.05±0.79)pmol/L,与对照组[分别为(1.10±0.23)nmol/L、(1.96±0.32)pmol/L]相比分别增加74.5%(t=5.263,P<0.01)和55.6%(t=3.495,P<0.01);高剂量PCP-Na不影响大鼠肝TRα、TRβ、DioⅢ基因表达水平,但Dio Ⅰ和DioⅡ显示了不同性别的敏感性,雄鼠高剂量组Dio Ⅱ表达(0.209±0.017)较对照组(1.006±0.137)下调79.2%(t=-5.426,P<0.01),雌鼠高剂量组Dio Ⅰ表达(1.844±0.189)较对照组(1.005±0.083)上调66.6%(t=4.359,P<0.01);高剂量PCP-Na可导致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滤泡壁明显增厚,胶质减少.0.33 mg·kg~(-1)·d~(-1)剂量的PCP-Na未引起血清THs显著性变化,也未影响大鼠肝脏中TRα、TRβ、DioⅠ~Ⅲ基因表达水平,但存在少量散在的淋巴细胞浸润,可见部分滤泡扩大和轻度滤泡壁增厚.结论 PCP具有甲状腺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104.
蒽醌类中药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涵 《临床荟萃》2010,25(22):2018-2020
中药蒽醌类化合物(anthraquinones)在醌类化合物中最为多见,含该成分中药主要有大黄、虎杖、何首乌、决明子、茜草、大血藤、鸡骨草、番泻叶等。其临床活性最为显著和多样,表现在泄下、抗菌、利尿、止血、促智、抗癌、明目、抗病毒、抗衰老、保肝利胆、抗紫外线、抗诱变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了解2002 - 2017年浦东新区居民心脏病死亡特征与潜在寿命损失,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2 - 2017年浦东新居民心脏病死亡资料,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 、潜在减寿年数(PYLL) 、潜在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对心脏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运用率差别分解法定量评价人口因素对于浦东新区心脏病死亡率变化的贡献。结果 2002 - 2017年浦东新区居民心脏病粗死亡率为114.42/10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为55.45/10万,16年间浦东新区居民心脏病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APC粗死亡率 = 5.39%, Z粗死亡率 = 20.002, P<0.001, APC标化死亡率 = 0.65%, Z标化死亡率 = 2.264, P = 0.040),人口因素对浦东新区居民心脏病死亡率起到了促进作用,人口老龄化贡献率分别为91.14%。浦东新区心脏病PYLL为65 935年,PYLLR为1.52‰,AYLL为1.33年/人,SPYLL为55 011年,SPYLLR为1.27‰。结论 2002 - 2017年浦东新区居民心脏病死亡率逐年上升并导致严重的寿命损失,人口老龄化因素发挥主要促进作用,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医学界对于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的认识逐渐深入,现已确定约1/4的成年人存在PFO.在不明原因脑卒中和偏头痛患者中进行的PFO相关筛查促进了经导管卵圆孔封堵术的高速发展.2020年美国学者提出了 PFO相关脑卒中(patent foramen ovale associate...  相似文献   
107.
CXCR4小干扰RNA对人大肠癌细胞SW480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XC族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4,CXCR4)小干扰RNA对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与CXCR4mRNA互补的小干扰RNA(siRNA)及阴性对照Non-silencingdsRNA以阳离子脂质体包埋后转染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后SW480细胞CXCR4mRNA表达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细胞CXCR4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大肠癌细胞SW480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Non—silencing dsRNA相比,siRNA各浓度组对SW480细胞CXCR4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其抑制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P〈0.01)。与正常对照组和Non—silencing dsRNA相比,siRNA各剂量组对肿瘤细胞迁移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其抑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1);siRNA在终浓度为50、100和200nmol/L时对SW480细胞的迁移抑制率分别为20.5%、37.5%和52.9%。结论:CXCR4小干扰RNA通过下调CXCR4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抑制人大肠癌细胞SW480的迁移,并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8.
关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内涵,并对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进行了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医学的伦理思想、建设和谐社会的伦理思想三个层面的分析,结合首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实践提出了志愿服务进一步的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09.
王琳  陈涵  张伟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9):140-141
铁棒槌为祛风除湿、止痛消肿良药,在我省陇南地区农村应用广泛,常研末冲服或研汁外敷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疼痛.但该药有剧毒,炮制不当或服用过量甚至往往中毒,甚至致死.笔者参与4例中毒患者抢救,并对该药药性及毒性有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了解2009—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死因分布特征与潜在寿命损失,评估不同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为制定区域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8年浦东新居民死因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居民死因进行分类,分别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对浦东新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年均粗死亡率为7.55‰,标化死亡率为3.62‰,浦东新区居民前五位死亡原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损伤中毒,合计占死亡总数的87.85%。浦东新区居民各类疾病导致的PYLL为687729人年,PYLLR为24.11‰,AYLL为3.19年/人,减寿顺位前五位疾病,分别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内分泌营养与代谢疾病、先天异常,合计占居民寿命损失的82.08%。结论包括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在内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浦东新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并引起了沉重的疾病负担,应作为今后的防控重点,应采用综合性的防控措施,降低慢性病的危害,保护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