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2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王志宏  王平  陈永清 《山东医药》2003,43(25):64-64
1999~ 2 0 0 2年 ,我们应用意速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 4 0例 ,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80例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0例 ,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 5 5~ 7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 ,眩晕伴视物旋转 ;伴有恶心、呕吐及动脉硬化症状和体征 ;头颅 CT未见异常。对照组 4 0例 ,其临床资料同治疗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盐酸培他啶氯化钠注射液解除血管痉挛、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意速2 0 0 mg静滴 ,每日 1次 ,持续 2周。结果 :见表 1。从表 1可看出 ,治疗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谷氨酰胺(Gln)与缬沙坦对大鼠心房纤维化及缝隙连接蛋白43(Cx43)重构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雄性大鼠(160±20)9 32只随机等分为对照组(A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5 mg·kg-1·d-1)(B组)、ISO(5 mg·kg-1·d-1)+丙氨酰谷酰胺注射液(Ala-Gln)(0.75 mg·kg-1·d-1)(C组)和ISO(5 mg·kg-1·d-1)+缬沙坦(30 mg·kg-1·d-1)(D组).各组1次/d给予相关试剂,ISO连续给药7d,而后C、D两组大鼠继续给予相关试剂至28 d后处死.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含量采用放免法检测;通过H-E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情况;Masson染色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并作为心肌纤维化程度的量化指标;免疫组化SP法半定量测定心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1/2/3(p-JNK1/2/3)、c-Jun及Cx43蛋白的表达.结果 Ang Ⅱ在B、C、D组中含量较A组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A、C、D组相比出现明显的心房纤维化(P<0.01)且心肌组织中p-JNK1/2/3和c-Jun的含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组与A组相比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心肌组织中p-JNK1/2/3和c-Jun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C组中HSP70的含量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D组中HSP70的含量相互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Cx43含量较A组减少(P<0.01)且分布无规律性,侧面化分布相对增多.而C、D组中Cx43含量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部分呈线性分布于心肌细胞闰盘处;C、D两组中Cx43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氨酰胺与缬沙坦均可减轻Ang Ⅱ诱发的大鼠心房纤维化及Cx43重构,其机制可能与降低p-JNK1/2/3和c-Jun的表达,抑制JNK信号通路的不同位点有关,在改善大鼠心房纤维化程度和Cx43重构方面起到类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电动头颈固定器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占了较大的比例,放疗病人中,头颈部肿瘤占50~60%。临床设计治疗中,重复性的误差和病人配合等因素(如疼痛、呼吸、咳嗽),均可给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外是采用体模技术,但其费用较高,不适合国情。国内对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复习文献仅有少数单位介绍应用报道1990年8月我院应用广东省人民医院放疗科研制的电动头颈固定器(附图),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4.
鼻咽癌低氧放疗近期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0年3月至1991年8月,40例鼻咽癌随机分组为低氧照射组和照射组各20例。两组鼻咽与颈部照射D_T68~72Gy,5次/周,2Gy/次。低氧组在吸入10.5%氧气2分钟后照射,3分钟结束。两组肿瘤消退剂量、疗后复发、白细胞变化无差异,但出现口干、咽癌距首次放疗时间和口腔粘膜反应,低氧组比对照组晚,程度轻,说明低氧放疗对口腔粘膜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5.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及骨髓炎所致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肿瘤、骨髓炎病例行病灶清除术后采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四肢骨肿瘤、骨髓炎性骨缺损采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手术治疗,共21例,其中骨肿瘤18例,均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慢性胫骨骨髓炎3例。结果经2~3年随访,优13例,良4例,中2例,差1例,1例胫骨上端骨巨细胞瘤患者于术后1.5年出现转移死亡。结论良性或低度恶性骨肿瘤病灶刮除术后采用腓骨移植技术进行修复重建具有手术的积极适应证及可行性,尤其是对于邻近关节的骨支架支撑重建具有其独特的优点。但骨愈合时间较长。慢性胫骨骨髓炎一期病灶清除术后采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亦具有可行性及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向心肌样细胞诱导分化的适宜培养基血清浓度。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自成人脂肪组织分离ADMSCs进行培养。对第3代细胞以10μmol/L的5-氮胞苷(5-aza)诱导作用24h,用含10%、5%胎牛血清的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Ⅰ(cTnⅠ),计算心肌细胞转化率,采用RT—PCR方法检测NKX2.5、GATA4及cTnⅠ基因表达。结果5-aza诱导ADMSCs后7d细胞形态及排列开始发生变化,4周后可见极个别细胞出现细微搏动,10%、5%胎牛血清培养下心肌样细胞转化率分别为31.5%±4.2%、32.8%±5.0%,P=0.72;RT-PCR产物条带见NKX2.5、GATA4及cTnⅠ基因表达。结论ADMSCs在-aza诱导后于低浓度血清培养基中培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LEF)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神经功能及血CD4+CD25+ 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用豚鼠全脊髓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制成的完全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制作EAE大鼠模型,以生理盐水和完全弗氏佐剂注射的Wistar大鼠作为对照。造模成功且存活的大鼠为50只,随机分为4组:LEF大剂量组(n=12),LEF小剂量组(n=12),甲泼尼龙组(n=12),模型组(n=14)。对照组大鼠12只。连续给药14 d,每天观察记录神经功能评分;14 d后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血CD4+CD25+ T淋巴细胞百分数,HE染色观察脑、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组EAE大鼠脑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血管周围有大量炎细胞浸润,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加,血CD4+CD25+ T淋巴细胞百分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用LEF及甲泼尼龙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有所下降,病理表现有不同程度减轻,血CD4+CD25+ T淋巴细胞百分数增加(P<0.01),且大剂量LEF疗效优于小剂量LEF和甲泼尼龙(P<0.01);小剂量LEF和甲泼尼龙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EF通过上调CD4+CD25+ T淋巴细胞比例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不同剂量间疗效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观察左旋甲羟戊酸(L-MVA)对辛伐他汀调控大鼠心肌细胞第十号染色体缺失的张力蛋白同源区(PTEN)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图像分析及[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细胞表面积及蛋白合成速率,RT-PCR检测心钠素(ANP)mRNA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TE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辛伐他汀+L-MVA组心肌细胞表面积、[3H]-亮氨酸掺入率、ANP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辛伐他汀组(P〈0.01),而PTE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L-MVA能够降低PTEN的表达水平,逆转辛伐他汀对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内传导阻滞患者行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全部患者成功经冠状静脉植入左心室导线,分别于3月和6月随访,观察QRS波宽度,左心室收缩、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心脏再同步治疗后患者QRS时限由术前的(160±32) ms减少到术后的(118±21 )ms,P<0.05.术后的第3月和第6月,患者LVEDD由术前(74.5±14.1 )mm减少到(66.2±9.5)mm、(64.3±11.2) mm,P<0.01;患者LVESD由术前(65.2±10.2)mm减少到(57.3±9.2)mm、(56.2±10.9)mm,P<0.01;LVEF由术前的(0.24±0.09)增加到(0.36±0.11)、(0.38±0.14),P<0.01.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