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非铜绿假单胞菌属下呼吸道感染63例临床分析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510120)赵惠莉*钟淑卿为了解非铜绿假单胞菌属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现将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住院的63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63例中,男44例,女19例,年龄2...  相似文献   
62.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九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nleiomyomatosis,PLAM)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确诊的9例PLAM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肺功能及病理学检查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9例PLAM患者均为育龄期妇女(20~50岁),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8/9)、咳嗽(6/9)、咯痰(2/9)、咯血(2/9)、胸痛(3/9)、自发性气胸(6/9)、乳糜胸(3/9)、乳糜性腹腔积液(2/9).胸部X线检查4例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网状结节影,2例表现为液气胸,2例表现为胸腔积液,1例表现为多发肺小囊状透光区及肺大疱,1例无异常.高分辨率CT具有特征性变化,9例双肺均可见多发小囊状影,直径2~20 mm,壁较薄.2例腹部CT于腹主动脉前可见多个肿大的淋巴结.6例患者进行了肺功能检查,3例通气功能正常,1例呈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呈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呈极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其中1例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4例肺弥散功能下降.4例(4/9)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5例(5/9)经胸腔镜活检,全部经病理确诊.病理学检查显示不同成熟度平滑肌细胞在细支气管壁、肺泡壁、淋巴管壁和血管壁周围增生,肺实质呈囊性变.结论 PLAM表现不典型,易被漏诊、误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3.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调查136例抗菌药物药物不良反应(ADR),并对抗菌药物引发的ADR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DR涉及8类31个品种,喹诺酮类药居首位,其次为头孢菌素类;ADR以皮肤损害多见;严重ADR 11例。应合理使用抗经物,减少和防范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4.
65.
SARS患者康复后的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在病后3-6个月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问卷(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对我院收治的45名SARS患者,在出院3-6个月内进行上述问卷调查,以本院健康医护人员及常模作对照.结果:患病组SCL-90中5个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及常模:躯体化(F=4.32)、恐怖(F=5.29)、强迫(F=5.96)P<0.01,抑郁(F=3.16)、焦虑(F=3.79)P<0.05.患病组的客观支持、解决问题、幻想、合理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患病组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与SCL-90各因子负相关(r:-0.32~-0.41,-0.36~-0.38),解决问题与SCL-90各因子负相关(r:-0.33~0.41),幻想、退避、合理化与SCL-90各因子正相关(r:0.40~0.61,0.37~0.66,0.34~0.46).结论:SARS病人出院3-6个月内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需得到必要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66.
经鼻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呼吸衰竭的比较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目的:探讨经鼻和经口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一次性附有低压高容气囊的气管插管,对107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管,经鼻与经口明视插管或盲插管,并进行两种插管方法的比较。结果:经鼻插管62例次,经口插管54例次(共116例次);留管时间:经鼻插管平均11.8天,经口插管平均6.6天,两组比较P<0.005;气管切开率:经鼻插管组为12.9%,显著低于经口插管组42.6%(P<0.001);而拔管率经鼻插管组为59.7%,则明显高于经口插管组40.7%(P<0.005)。结论: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优于经口插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前者具有患者耐受性好、留管时间较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可避免或减少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本所呼吸病区患者下呼吸道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变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2003-2007年从呼吸病区患者下呼吸道分离的非重复的1 709株革兰阴性杆菌,采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 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43.7%)、肺炎克雷伯菌(11.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2%)和鲍曼不动杆菌(9.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其次是阿米卡星(10.1%~27.7%)和美罗培南(17.3%~31.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5.9%~17.9%)和左氧氟沙星(7.1%~17.4%)的耐药率较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鲍曼不动杆菌保持较强的抗菌活性,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该菌的耐药率(0~22.2%)明显低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17.4%~50.0%)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6.7%~61.5%).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仍高度敏感,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且各品种间呈交叉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0~32.6%)和头孢哌酮-舒巴坦(2.4%~38.1%)的耐药率明显低于第三代头孢菌素(11.9%~69.0%).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检出率由2003年的16.1%上升至2005年的76.7%,2007年降至28.6%,而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检出率则由2003年的45.5%上升至2007年的80.6%.产ESBLs菌株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耐药.结论 细菌耐药率明显升高,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8.
罗炜  钟淑卿  徐军 《热带医学杂志》2005,5(4):438-441,473
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SARS死亡原因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以4例SARS患者的尸检肺组织、经皮或经支纤镜肺活检标本为观察对象,组织病理切片经常规HE染色,免疫组化,并与临床表现进行联系。结果2例发病早期患者肺组织病理切片可见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肺泡壁明显增宽,血管充血水肿,纤维母细胞增生,肺泡腔见纤维素及红细胞渗出,单个核细胞浸润,透明膜形成。另2例病程较长的死亡病例可见肺组织内大量曲霉菌菌丝,血管内见真菌栓,血管壁破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细胞的CD20 在肺组织中的表达为阴性;T细胞的CD45RO^ 表达阳性增加;吞噬细胞的CD68^ 阳性表达显著增加。结论SARS发病早期肺部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损伤,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超敏反应有关,也是SARS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与免疫抑制有关的继发严重霉菌感染是晚期病人的重要死因。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胸水和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 19(cytokeratin 19fragment,CK 19)和其它生化指标的检测在肺癌特异性实验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4 5例临床确诊的各种肺癌患者、5 0例非肿瘤性肺及支气管疾病患者血清和胸水中CK 19水平 ,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K 19水平 ,同时采用本室常规方法测定了以上患者血清及胸水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乳酸脱氢酶 (lactatedehydrogenase ,LDH)及其同功酶 (LD 1)、腺苷脱氨酶 (adenosinedeaminase ,ADA)、C反应蛋白 (C responseprotein ,CRP)、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antigen ,CEA)、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E ,IgE)和白蛋白 (albumin ,ALB)水平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和胸水中CK 19、CEA、LDH和LD 1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癌性肺疾病患者和正常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而ADA水平均低于非癌性肺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 (P<0 0 5 )。非癌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和胸水CRP水平明显高于肺癌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 0 5 )。相关性分析显示 ,胸水中CK 19水平与血清CK 19水平高度相关 (r=0 86 8,肺癌组 ;r =0 5 4 6 2 ,非癌性肺疾病组 )。胸水和血清CK 19对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3 3%和 71 1%、91 7%和 87 5 %、92 %和 81 6 %。结论  相似文献   
70.
大气道病变30例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气管肿瘤、支气管内膜结核和异物等大气道病变 ,易误诊为支气管哮喘 ,而延误原发疾病的治疗。我院 1993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 336例大气道病变患者 ,其中 30例误诊 ,误诊率 8 9%。现报告如下 ,并着重讨论减少误诊的措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0例 ,女 2 0例 ;年龄 2 0~ 75岁 ,平均 4 4岁。误诊时间 7天~ 3年不等 ,平均 12个月 ,均误诊为支气管哮喘。1 2 临床表现 咳嗽 2 3例 ,咳痰 14例 ,喘息 18例 ,咯血与声嘶各 2例 ,发热 3例。肺部体征 :双相哮鸣音 15例 ,单纯吸气相哮鸣音 5例 ,单纯呼气相哮鸣音 4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