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检测家兔皮肤移植经rhIL-10作用后,血清中CC、IL-8/CXCL8趋化因子的变化,探讨CC、IL-8/CXCL8趋化因子在rhIL-10抗免疫排斥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皮肤移植家兔分6组:①rhIL-10低剂量,②rhIL-10高剂量,③CsA低剂量,④CsA高剂量,⑤rhIL-10+CsA低剂量联合和⑥生理盐水组;每只家兔均于术前1天开始肌注给药,连续注射10天;各组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4、7、14、21、28天取外周血,分离血清,以ELISA法检测移植家兔血清CC、IL-8/CXCL8趋化因子水平。结果:(1)术后各组IL-8水平均升高,术后4天、7天⑥组IL-8水平高于各组(P<0.05)。(2)术后各组MCP-1水平明显升高,术后1天、4天,⑥组MCP-1水高于各组(P<0.05),术后7天⑥组MCP-1水平高于①组、⑤组(P<0.05);术后7天、14天CsA抑制组高于联合组(P<0.05)。(3)术后各组MIP-1α明显升高,术后4天⑥组MIP-1α水平高于①、③、⑤组,术后7天⑥组MIP-1α水平高于各组(P<0.05);(4)术后各组MIP-1β水平升高,但同时间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IL-8/CXCL8趋化因子在皮肤移植后明显升高,表明在急性排斥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排斥反应加重而进一步增高,皮片排斥后下降,可作为观察和诊断移植排斥的合适标志物。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RNA 干扰过氧化还原酶1(Peroxiredoxin 1,PRDX1)表达对人结直肠癌SW480 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筛选RNA 干扰PRDX1 的慢病毒质粒,与阴性对照慢病毒质粒分组转染结直肠癌SW480 细胞,转染后的SW480 细胞可分为PRDX1 基因沉默组(si-PRDX1)和阴性对照组(Vector)。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两组细胞中PRDX1 mRNA 和蛋白表达;采用Transwell 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基因沉默PRDX1 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 检测两组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家族部分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基因沉默PRDX1 表达可有效抑制结直肠癌SW480 细胞中PRDX1 mRNA 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Vecto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基因沉默PRDX1 的SW480 细胞系构建成功;Transwell 侵袭和迁移实验显示si-PRDX1组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与Vector 组相比,si-PRDX1 组细胞中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表达明显增加,而MMP-2 及MMP-9 的表达显著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因沉默人结直肠癌SW480 细胞的PRDX1 表达可有效抑制细胞的侵袭、迁移及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会通过调控TIMP-2、MMP-2 及MMP-9 的表达介导。  相似文献   
23.
背景: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10在移植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一种新的临床用免疫抑制剂.动物移植模型是研究免疫抑制剂常用的实验平台,最常用的皮肤移植模型动物是小鼠,但小鼠属于小动物模型,移植技术要求较高.目的:建立家兔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模型,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抗家兔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取家兔背部皮肤修剪成含真皮层的全厚皮片、中厚皮片和不含真皮层的薄层皮片进行家兔自体皮肤移植,随机分为固定组和非固定组,固定组用自制脖套对家兔头颈部活动进行一定限制;药物抗家兔同种异体移植排斥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组、环孢素A阳性对照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法观察家兔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增殖指数.在30 d内连续观察移植皮肤出现排斥的时间和移植皮片平均存活时间.结果与结论:供、受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呈增殖反应,表明家兔同种异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不同,相互皮肤移植可发生排斥反应.移植皮片厚度以含真皮的中厚皮片为最佳;自制脖套固定可有效限制家兔脖头颈部活动,有利于移植创面的保护.实验成功建立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抗家兔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排斥模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具有抗移植排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26例临床确诊为Eales病的遵义市汉族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与研究组患者年龄、性别、民族等因素无差异的10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抽取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序列引物法(PCR-SSP)检测HLA-A/B,HLA-DRB/DQB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计算两组优势比(OR)。结果 Eales病患者HLA-A*01 (P=0.041,OR=20.5)A*02(P=0.00;OR=54.667;OR95%CI为11.837-252.473)、B*55(P=0.047;OR=4.524;OR95%CI为1.200-17.047),HLA-DRB*01(P=0.048;OR=5.879;OR95%CI为1.227-28.169),DQB*05(P=0.021,OR=2.769,OR95%CI为1.145-6.692)其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A*11(P=0.031,OR=0.383,OR95%CI为0.158-0.93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ales病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HLA-A*01,-A*02,-B*55,-DRB*01,-DQB*05可能是遵义市汉族Eales病患者的遗传易感基因,而HLA-A*11可能是该病的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25.
特异性转移因子免疫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及探讨特异性转移因子的免疫活性。方法免疫保护性试验检测甲型副伤寒特异性茎移昱量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福氏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攻击小鼠的不同保护作用,计算存活率。结果 甲型副伤寒特异性转移因子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攻击的小鼠的保护作用明显高于其它细菌攻击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异性转移因子的免疫活性既具有区别于非特异性转移因子的相对特异性,又具有针对特定抗原的绝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HLA-A*31、B*40、B*58、DRB1*1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遵义地区汉族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群体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100例HFRS患者(患者组)和10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HLA-A*31、B*40、B*58、DRB1*16基因亚型分型,比较基因频率(GF),并计算其相对危险度(RR).结果 HFRS患者组HLA-A*3101、B*5801、DRB1*1602的基因频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RR=13.825,x2=4.296,P=0.038;RR=2.614,x2=6.133,P=0.013;RR=8.523,x2=8.865,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组HLA-B*4001的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RR=0.414,x2=6.640,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遵义地区汉族人群中,HLA-A*3101、B*5801、DRB1*1602等位基因与HFRS呈正相关,HLA-B*4001等位基因与HFRS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7.
特异性转移因子的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异性转移因子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生物制剂,既可以增强机体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提高免疫系统清除异物的能力,也可以降低机体免疫应答的强度,减轻由于超敏反应而造成的组织病理损伤,对于多种疾病的免疫治疗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此文就其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的CpG-ODN 作为佐剂对伤寒Ty21a减毒活疫苗诱导小鼠产生抗体的影响.方法将不同剂量的人工合成的含CpG ODN的硫代磷酸寡核苷酸作为佐剂与伤寒Ty21a减毒活疫苗混合,以小鼠作为免疫动物进行免疫接种,采用试管凝集法检测免疫小鼠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结果 CpG-ODN 30μg佐剂组与不用佐剂的Ty21a减毒活疫苗相比较,应用CpG-ODN 组小鼠产生更强的抗体应答,抗体几何均数滴度相比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CpG-ODN作为佐剂可促进伤寒Ty21a减毒活疫苗诱导昆明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9.
目的:从基因水平调查遵义地区汉族人群HLA-DRB1、DQB1等位基因频率,并了解其多态性分布状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遵义汉族200名健康个体进行HLA-DRB1、DQB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遵义地区汉族HLA-DRB1、DQB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中低分辨水平,共检出13个DRB1基因,7个DQB1基因,DRB1*09、DRB1*08及DQB1*05基因频率相对较高;DRB1*10及DQB1*04基因频率相对较低。与我国北方、南方汉族比较,更接近南方汉族人群。结论:遵义汉族人群HLA-DRB1、DQB1基因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态性,其分布符合南方汉族的特点,可能与重庆汉族人群有较为密切的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30.
HLA-A、-B基因多态性与流行性出血热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LA-A、-B等位基因与流行性出血热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HLA-A、-B等位基因.结果 与5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在50例出血热患者中HLA-A*31的基因频率明显增高,经统计学检测,两组差别具有显著性(RR=14.8,x2=4.388,P=0.036);患者组中HIA-B*40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RR=0.42,x2=3.895,P=0.048).结论 HLA-A*31、-B*40等位基因与流行性出血热具有相关性,A*31可能是其易感基因,B*40可能是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