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前言——重视老年人心脏性猝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心脏性猝死(suddencardiac death,SCD)是指老年人由于心脏原因在急性症状发生后1h内突发性意识丧失无法预测的自然死亡。老年人SCD是老年心脏疾病中最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也是当代医学高度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全球SCD发生率仍居高不下,据统计,美国年SCD发生率为0.1%~0.2%,每年有30万~50万人发生SCD。国内近期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研究结果提示,我国SCD发病率为41.84/10万。若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SCD的总人数约为54.4万人。SCD大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而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SCD的发生日…  相似文献   
42.
QT离散度对老年人冠心病猝死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T离散度 (QTd)是体表 12导联心电图上 QT间期的差异 ,可间接反映心肌复极的不一致性。研究表明冠心病时 QTd增大 ,且 QTd增大与冠心病的心肌缺血程度有关〔1 ,2〕。本文对老年冠心病猝死 (SCD)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 QTd进行分析 ,旨在了解 QTd对老年冠心病猝死有无预测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冠心病猝死 (SCD)组 :2 9例 ,男 2 6例 ,女 3例 ,年龄 6 1~ 80岁 (平均 6 7岁 )。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 12例 ,原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出现再梗死者 13例 ,AMI4例。对所有 2 9例猝死患者猝死前 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 ,虽为 …  相似文献   
43.
44.
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unstable coronaryartery disease;UCAD)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Q波心肌梗死(NQMI)。UCAD在全部需要住院治疗的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占有最大的比例,UA和NQMI患者的病理基础相似,均易恶化为Q波MI,文献报道UA有7%~16%可发展为Q波MI。可见,UCAD处于稳定型心绞痛和Q波MI之间的中间状态。由于UCAD与Q波MI在治疗上有原  相似文献   
45.
影像学在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从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两方面,分析影像学在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恶性淋巴瘤组:选自1996年3月至1997年12月空军总医院血液病和老年病专科住院患者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12~78岁;对照组:选自空军总医院五官...  相似文献   
46.
Nα-乙酰-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酰-对甲氧基苯乙胺(W2002)是精-甘-天冬氨酸(Arg-Gly-Asp)肽类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为探讨其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 分别用比浊法和血小板计数的方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P)及高剪切速率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用放射性配体分析法测定血小板表面结合[125I]纤维蛋白原(FGN)的含量, 以了解W2002竞争性抑制[125I]FGN与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Ⅱa结合的生物活性. 结果显示 : W2002有明显的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活性, 除最低终浓度(9 μmol·L-1)外, 其余各浓度点(270, 135, 45 μmol·L-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 其对抗高剪切速率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明确的量-效关系; 抑制[125I]FGN与血小板结合的IC50值为 (41.5±2.9)μmol·L-1, 在老年人和青年人群中比较无明显差异. 研究提示W2002通过抑制FGN与血小板GPⅡb/Ⅲa的结合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探讨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的快速诊断、危险程度评估和规范化治疗.方法以近3年我院诊断为老年UAP 133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为临床特点、诱发因素、合并症及相关伴随疾病的联系、治疗的特殊性,并随访了部分病例.结果症状不典型者较多61例(45.9%)是较突出的特点,情绪激动31例(23.3%)、劳累30例(22.6%)为常见诱因,常见伴发病有高血压病79例(59.3%)、高脂血症60例(45.1%)、缺血性脑血管病35例(26.3%)、2型糖尿病28例(21.1%);吸烟多于20支/d并有10年以上吸烟史者87例(65%).治疗及随访情况:26例(19.5%)进行了PTCA+支架治疗,平均年龄为63.5±3.2岁.随访发现PTCA术后者因心绞痛导致的平均住院次数减少(P<0.01)、疼痛缓解率较高(P<0.05)、用药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UAP症状不典型造成诊断困难.PTCA+支架或CABG后心绞痛应高度重视.避免常见诱因可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仍有很多误区,介入治疗可很好地用于老年人,但也应注意不要偏面强调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49.
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un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UCAD)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Q波心肌梗死(NQMI).UCAD在全部需要住院治疗的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占有最大的比例,UA和NQMI患者的病理基础相似,均易恶化为Q波MI,文献报道UA有7%~16%可发展为Q波MI.可见,UCAD处于稳定型心绞痛和Q波MI之间的中间状态.由于UCAD与Q波MI在治疗上有原则性区别,故近年推荐UCAD分类,将UA、NQMI归类为UCAD,以有利于对UCAD危险性的认识和进行规范科学的治疗,防止或减少UCAD发展Q波MI的危险.因此,目前UCAD的诊断与治疗在心血管临床实践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0.
老年人心脏性猝死(SCD)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对未发生过但有可能发生SCD的高危患者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预防SCD的发生,如冠心病患者,特别是心肌梗死后患者猝死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即可大大降低SCD的发生率;二级预防是针对已经发生过心脏骤停而抢救成功的患者,以防止他们再次发生SCD。1老年人SCD的一级预防1.1纠正危险因素及治疗原发心血管病预防SCD最根本是干预SCD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心血管病,以及识别和控制各种可能的诱发因素。老年人SCD常见的原因为冠心病,故应预防冠心病,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