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81.
目的观察经不同洗涤次数的长效蚊帐对蚊虫毒效的影响。方法长效蚊帐按WHO标准洗涤程序洗涤不同次数后,分别按强迫接触法、通道法进行药效测定。结果蚊帐在洗涤10、20次时,强迫接触法测试结果显示对中华按蚊击倒率下降率分别为37.5%、78.9%,通道法测试结果显示对中华按蚊阻碍吸血率下降率分别为19.7%、35.0%;上述2种方法测试结果显示蚊帐在洗涤10次时,中华按蚊的死亡率分别为62.5%、100%,与洗涤0次的蚊帐无显著差异(19〉0.05),而在洗涤20次时,死亡率分别为15.0%、65.5%,死亡率已明显下降(P〈0.05)。结论采用长效蚊帐应用于现场防治蚊虫时,在洗涤20次后,应更换蚊帐或重新浸泡药物后使用。  相似文献   
282.
吴军  阴伟雄  潘波 《热带医学杂志》2007,7(9):907-908,919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地下仓库一年中蚊虫的消长情况。方法应用诱蚊灯每周定时收集地库中的蚊虫样本。结果共收集致倦库蚊38808只,白纹伊蚊711只。蚊的数量高峰期分布于夏秋季节。蚊数量变化与其环境温度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结论2006年多次台风的影响使广州夏季没有出现高温,蚊虫活动适温期延长,没有明显的双高峰期。  相似文献   
283.
目的 了解大鹏新区居民华支睾吸虫和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广东省肝吸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地理方位选取5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点。收集调查对象粪便,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寄生虫卵;3~<10岁儿童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寄生虫感染人群分布特征。结果 大鹏新区3个街道5个调查点共调查居民1 000人,肠道蠕虫总感染率为1.50%(15/1 000),其中蛲虫感染率为1.00%(10/1 000),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0.50%(5/ 1 000);蛔虫、鞭虫、钩虫等其他土源性寄生虫卵未检出。大鹏、葵涌、南澳3个街道居民的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1.75%、1.50%和1.00%,不同街道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为3.95%,均为蛲虫感染;其次为40~<50年龄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1.28%;男、女性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鹏新区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低,但儿童蛲虫感染及成人华支睾吸虫感染的防治工作需要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284.
1986~1987年在海南岛乐东县和崖县应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体外微最法继续监视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喹(口派)氨酚喹、甲氟喹和奎宁的敏感性。喹(口派)测定板由我们制作,其它4种药物测定板由世界卫生组织供应。 氯喹、喹哌、氨酚喹、甲氟喹和奎宁分别在≥1.14、6.4、0.2、3.2、25.6×10~-6mol/L药物井中疟原虫仍能发育成裂殖体时为对该种药物存在抗药性。 一、测定氯喹96例,抗性55例,抗性率57.3%,  相似文献   
285.
目的:观察自拟青紫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肠炎患者286例,采用经验方青紫合剂保留灌肠治疗。结果:完全缓解114例,有效16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7.6%,结论:青紫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肠炎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86.
广东省24个基本消灭疟疾市、县的疟疾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广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广州510300)潘波李建中林荣幸黄健康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均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作疟疾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并证实I-FAT在基本消灭疟疾考核中的应用价...  相似文献   
287.
目的评价广东省淋巴丝虫病的防治效果,为后期监测提供依据. 方法对广东省丝虫病流行和防治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 结果广东省67个县(市、区)有丝虫病流行,仅平远县为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其余为班氏丝虫病流行区.防治前人群平均微丝蚴率为3.05%,微丝蚴血症者200万人.班氏丝虫病传播媒介为致倦库蚊,马来丝虫病的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1953~1986年,全省共血检调查 63 384 912人,治疗患者1 307 892人,全民服药4 475 889人,海群生药盐防治2 599 795人.1987年67个县(市、区)进行防治效果考核,平均微丝蚴率为0.12%,以行政村为单位均降至1%以下,全省基本消除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1988、1990和1992年全省9个纵向观察点人群平均微丝蚴率分别为0.19%、0.14%和0.05%;5年致倦库蚊自然感染率分别为0.11%、0.03%、0.03%、0.01%和0.01%,1991和1992年未发现感染期幼虫;中华按蚊均未发现幼丝虫感染.1980~2000年,横向监测共血检1 575 905人次,检出微丝蚴血症者4 074例,并给予海群生正规治疗;1986年后未发现自然感染的蚊媒,1997年后已无微丝蚴血症者.人群血清抗体从1993年的9.86%降至1999年的1.69%. 结论在流行区进行大规模反复查治,使人群微丝蚴率下降到较低的水平,丝虫病传播可被阻断.防治后期只要进行系统监测,彻底治疗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将可达到消除淋巴丝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8.
目的 分析不同地区嗜人按蚊的基因特征。 方法 选择 13种随机引物对嗜人按蚊江苏、广西和四川实验株以及从湖北和广东现场捕获的嗜人按蚊进行随机引物 PCR扩增 ,并以中华按蚊江苏实验株为对照。 结果  13种随机引物中有 7种随机引物对中华按蚊和 5个地区的嗜人按蚊 PCR扩增的结果存在差别。S-随机引物对中华按蚊和不同地区嗜人按蚊的扩增结果出现明显差异。中华按蚊和不同地区的嗜人按蚊均出现 4 5 0 bp较强扩增条带。但 2 4 0 bp的强扩增条带为中华按蚊所特有。嗜人按蚊江苏和四川实验株分别在 2 30 bp和 32 0 bp处有 1条强扩增条带 ,而从湖北和广东现场采集的嗜人按蚊分别在 4 0 0 bp和 2 6 0 bp处出现较强的扩增条带。 结论 采用随机引物 PCR技术对不同地区嗜人按蚊的基因分析已显示明显差异。已发现的一些特有的 DNA扩增条带可被用作进一步的基因特征分析和鉴别。  相似文献   
289.
目的分析和总结深圳市1980—2011年疟疾流行特点,为深圳市消除疟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所采用的资料来自深圳市历年疟疾防治总结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深圳市1980—2011年疟疾流行病学特征。血检是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感冒发热、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进行采血涂片检查;居民原虫率采用血检的方法,对居民携带疟原虫情况进行调查;子孢子自然感染率调查采用以人为诱饵,定点定时做通宵(晚8时至次日早晨8时)捕蚊,并对按蚊进行唾液腺解剖。结果 1980—2011年深圳市累计共报告疟疾病例41 680例,其中,间日疟41 567例,输入性恶性疟53例,未分型60例;年平均报告疟疾病例1 303例,年平均疟疾发病率35.63/10万。其中1984年报告疟疾发病最多,为7 427例,年发病率最高,达1 833.37/10万;2006年报告疟疾发病最少仅18例,年发病率最低,为0.24/10万。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6—10月份报告疟疾病例28 796例,占总病例数的69.09%(28 796/41680)。男女性别比为13.67∶1。在报告疟疾病例41 680例中,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5岁年龄组,共报告疟疾病例34 030例,占总病例数的81.65%。对1984—2000年外来流动人口8 714例病人的职业调查结果显示,疟疾病例以从事建筑工人为最多,占调查病例数的28.55%(2 488/8714),其次为烧砖工人、种养工人,分别占17.33%、16.64%。1980—2011年,全市共血检1 401 536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38 579例次,平均阳性率为2.75%。1980—1998年间,居民原虫率调查共血检39 941人次,检出阳性823例次,平均阳性率为2.06%。1985、1987年深圳市嗜人按蚊子孢子自然感染率分别为0.54%(3/554)、0.35%(3/862)。结论深圳市1980—2011年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20~45岁年龄组、建筑工人是疟疾的好发年龄和职业;近几年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疫情平稳。深圳市30多年的疟疾防治经验证明,只要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疟疾防治工作领导,采取控制传染源和防制传疟媒介等有效的防治措施和策略,因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和疟疾病例的输入而引起疟疾大流行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290.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式有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但不管是否手术、化疗等,最终都需内分泌治疗维持3~5年。我院门诊定期随访了206例服用他莫昔芬(TAM)6个月以上的乳腺癌患者,经阴道超声波(TVS)检查,了解子宫内膜及附件的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