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49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变异IκBα(mIκBα)对HCC9204中NF-κB活性和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有限稀释法测定病毒滴度,扩增AdmIκBα的滴度为1.252×109pfu/mL,以MOI 20、35、50的AdIκBαm感染HCC9204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NF-κB(p65)的表达,EMSA法检测NF-κB的活性;以细胞粘附人工重组基底膜实验检测HCC9204细胞的粘附能力;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HCC9204的侵袭和运动能力。结果MOI=20时,NF-κB的活性、P65蛋白表达开始下降,在MOI=50时降低到最低水平,AdIκBαm对NF-κB表达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性,并且HCC9204细胞的细胞黏附、运动和侵袭转移能力逐渐降低。结论重组腺病毒变异IκBa抑制HCC9204中NF-κB的活性及体外细胞的浸润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22.
危重病患者在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过程中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引起并发症的危险性,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途径尤为重要。2003年1月至2006年4月,我院对42例危重病  相似文献   
123.
目的评价经皮X线下胃造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采用经皮X线下胃造口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8.3%(1/12),与置管程序无关,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皮X线下胃造口放置营养管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4.
李德春 《工企医刊》2000,13(3):39-40
1994年~1998年,应用按压推赶手法及局部封闭,共治疗36例梨状肌综合征,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5.
P53、PCNA蛋白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53和PCNA蛋白产物与胆囊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胆囊癌组织中P53、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P53、PCNA在胆囊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7.7%、54.1%,与胆囊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P53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53、PCNA是胆囊癌较特异的肿瘤标记物,其表达与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26.
为了解甘孜州4所大、中专学校一年级新生的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按照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随机抽样调查(余森海.关于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几点说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特辑1991∶3)。学生的蛔...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16、cyclinD1蛋白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链霉卵白素 (SP)法检测老年胃癌、不典型增生、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及正常胃组织中p16、cyclinD1蛋白的表达。 结果 p16蛋白在正常胃粘膜表达率最高 (85 7% ) ,并随病变进展 (浅表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不典型增生 -腺癌 ) ,表达率呈下降趋势 (分别为 84 4% ,76 9% ,2 9 0 % ,3 4 3 % ) ,其中不典型增生 ,腺癌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cy clinD1蛋白随病变发展 (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腺癌 )表达率升高 (分别为 19 2 % ,3 8 7% ,5 5 7% ) ,其中腺癌与萎缩性胃炎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相关性分析显示大多数受检老年胃癌组织中 ,p16与cyclinD1呈反向表达。  结论 p16和cyclinD1在胃上皮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在胃癌中的反向表达趋势提示两者可能存在相互抑制机制。p16蛋白低表达和cyclinD1蛋白高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运用基因转染技术,观察DPC4基因转染对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表达DPC4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胰腺癌细胞BxPC-3,获取稳定表达DPC4的子代胰腺癌的细胞株BxPC-3/DPC4.观察5-Fu、吉西他滨(作用72 h)对胰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同时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胰腺癌细胞内Mdr-1、Chk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DPC4基因转染并稳定表达后,BxPC-3细胞对5-Fu、吉西他滨的IC50浓度(72 h)分别降低了1倍左右.同一浓度下,5-Fu、吉西他滨联合DPC4基因转染对BxPC-3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也明显增强,癌细胞内的Mdr-1、Chk1基因的mRNA表达明显下调.显示单独使用pLXSN/DPC4、5-Fu、吉西他滨,均能在体外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但pLXSN/DPC4联合化疗药物,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结论 DPC4基因转染能够提高胰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dr-1、Chkl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运用基因转染技术,观察DPC4基因转染对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表达DPC4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胰腺癌细胞BxPC-3,获取稳定表达DPC4的子代胰腺癌的细胞株BxPC-3/DPC4.观察5-Fu、吉西他滨(作用72 h)对胰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同时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胰腺癌细胞内Mdr-1、Chk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DPC4基因转染并稳定表达后,BxPC-3细胞对5-Fu、吉西他滨的IC50浓度(72 h)分别降低了1倍左右.同一浓度下,5-Fu、吉西他滨联合DPC4基因转染对BxPC-3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也明显增强,癌细胞内的Mdr-1、Chk1基因的mRNA表达明显下调.显示单独使用pLXSN/DPC4、5-Fu、吉西他滨,均能在体外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但pLXSN/DPC4联合化疗药物,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结论 DPC4基因转染能够提高胰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dr-1、Chkl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0.
21例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在X线监视下经导丝引导将鼻空肠三腔营养管的吸引腔置于胃窦处,喂养腔置于空肠内,在胃减压的同时行空肠营养。21例患者1例借助胃镜辅助,其余20例均1次置管成功,置管时间5—38min,平均16min。营养管留置时间9~51d,平均23d,全部治愈。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在X线下置入鼻空肠三腔营养管安全快捷,一根管同时实现胃减压与空肠营养,耐受性好,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