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9岁。因咳嗽、左胸痛伴发热6个月,咳血丝痰1周于2005年8月17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因偏头痛服蝎子6g/d,3d后出现咳嗽,咳少许白痰,左胸阵发性闷痛,伴发热,无昼夜规律,体温最高40℃。在多家外院住院治疗,先后予青霉素、先锋霉素、甲硝唑等抗感染治疗,症状无改善,体温无下降。多次血常规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出凝血检查:纤维蛋白原减少,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轻度延长。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三系增生,三系均可见明显病态造血现象。骨髓活检:大致正常骨髓造血组织。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年糖尿病(DM)发病隐袭,首发症状常不典型,部分患者以合并症就诊,脑梗死(CI)是DM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主要发生于2型DM,本文对1992~2003年237例DM中53例合并CI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对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和病理改变的认识。方法 对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和骨髓活检证实的ALCL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ALCL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咳血痰、气促、发热;实验室检查可有三系血细胞减少、脾大、骨髓噬血细胞增多;胸部X线和高分辨率CT(HRCT)早期可表现双肺多个小点状结节影,后可出现肺不张、肺团块影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晚期可出现大量胸腔积液。ALCL的病理表现为肿瘤细胞体积大,核大而不规则,细胞弥散或巢样沿淋巴窦或滤泡间浸润,几乎所有的瘤细胞均表达间变细胞CD30(Ki-1)抗原。结论 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ALCL非常罕见,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而诊断需要依靠病理,CD30(ki-1)阳性是诊断ALCL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气道炎症细胞及介质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观察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诱导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分类和炎症介质浓度,探讨EB的气道炎症特征。方法对43例EB(EB组)患者行诱导痰检查,将2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患者(CVA组)、16例典型支气管哮喘(哮喘组)患者和21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行对照诱导痰检查,并对部分EB(11例)和CVA患者(10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观察检测诱导痰、BALF中的细胞分类、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三烯C4(LTC4)和组胺的浓度。结果EB组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EOS)百分比为0.1130±0.1470,CVA组为0.1900±0.1800,哮喘组为0.3860±0.2670,与健康对照组(0.0020±0.00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哮喘组与CVA组、CVA组与E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B组BALF中EOS为0.011±0.016,CVA组为0.053±0.0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组诱导痰中的ECP浓度为(0.62±0.66)mg/L、CVA组为(1.27±1.74)mg/L,对照组为(0.07±0.10)mg/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VA组诱导痰中的LTC4浓度为(0.65±0.62)μg/L,EB组为(0.39±0.61)μg/L,对照组为(0.15±0.11)μg/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5、0.01);CVA组BALF中组胺浓度为(3.4±1.4)μg/L,EB组为(1.6±1.5)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组EOS炎症主要局限于中心气道,部分气道炎性介质水平低于CVA组。上述气道炎性特征可能是EB患者无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0例GERC患者(GERC组),与10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和8例其他病因咳嗽伴有胃食管反流(GERD)患者(GERD组)分别作对比分析,观察GERC患者治疗前、后气道黏膜与分泌物中神经肽的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痰上清液P物质(SP)、神经肽A(NKA)、神经肽B(NKB)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痰上清液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气道黏膜、诱导痰细胞SP、NKA及SP受体(NK1)的表达,结果用半定量病理学方法表示。结果GERC组患者痰上清液SP、CGRP含量[(266±207)ng/L、(180±83)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43±36)ng/L、(105±64)ng/L,P分别<0.05、<0.01]和GERD组[(130±11)ng/L、(89±16)ng/L,P分别<0.05、<0.01],NKA、NKB的含量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GERC组痰细胞SP、NK1和NK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分别<0.01、<0.05,<0.05)和GERD组(P均<0.05);GERC组气道黏膜SP的表达也显著高于GERD组(P<0.01)。治疗后,诱导痰细胞SP、NK1、NKA的表达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0.01或<0.05),痰上清液CGRP的含量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GERC患者气道存在明显的神经源性炎症,治疗后神经肽趋于正常,提示神经源性炎症与GERC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抗肿癌新药去甲长春花碱(Navelbine,NVB)加异环磷酰胺(Ifosphamide,IFO)加顺铂(Cisphatin,DDP)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51例Ⅲb-Ⅳ期NSCLC均经病理和/或细胞学检查证实,其中26例用NVB+IFO+DDP方案化疗(N组),25例用MIT+IFO+DDP方案化疗(M组)。结果:N组PR 12例,总有效率46.2%,M组PR 8例,总有效率32.0%,有效率N组高于M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生活质量评估Karnofsky评分N组升高者18例(69.2%),显著高于M组的8例(32.0%)。骨髓抑制为限量毒性,白细胞下降分别为73.1%和72.0%,但均为可逆的,经积极处理均可恢复。N组注射局部静脉毒性发生率为34.6%。结论:以NVB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有效率高,毒性可以耐受,可作为治疗NCSLC的又一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行全肺灌洗治疗的24例PAP患者住院31例次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全肺灌洗治疗后患者在临床症状、血气和肺功能显著改善,影像学病灶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进行性加重的活动后气促是PAP的主要症状,但静息下呼吸频率无明显增快,无特异性体征;经支气管肺活检是确诊PAP的首选方法;全肺灌洗术是治疗PAP的确切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镍钛合金支架治疗重度大气道狭窄及置放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重度大气道狭窄严重影响肺功能,气道支架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我们应用镍钛合金支架治疗大气道狭窄,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探讨置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肿瘤标记物CYFRA21-1、NSE对肺癌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判定的价值.方法 将肺癌患者分为非小细胞肺癌组(NSCLC)和小细胞肺癌组(SCLC),以健康人及肺部良性病变患者(BLD)为对照组.静脉取血,采用免疫放射法(IRMA)、放射免疫法(RIA)分别检测血清CYFRA21-1和NSE.结果 血清CYFRA21-1水平在NSCLC组明显高于SCLC和BLD组(P<0.01),其对NSCLC诊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SCLC组(58.1%vs 16.7%,P<0.01).NSE则在SCLC组明显高于NSCLC和BLD组(P<0.01),其对SCLC诊断的阳性率为66.7%,显著高于NSCLC组24.3%(P<0.01).血清CYFRA21-1、NSE联合检测与各单项指标相比,可将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率分别提高到79.1%、91.7%和85.0%(P<0.01).此外,在NSCLC组,血清CYFRA21-1含量变化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且与患者病情的变化有相关性.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中CYFRA21-1、NSE水平可明显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的阳性率,从而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临床上动态监测血清CYFRA21-1水平对NSCLC的进程及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9月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ICU做TBLB检查的19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中,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龄(57.94 ±15.00)岁.9例(47.4%)患者经TBLB确诊:肺部曲霉性肺炎4例(21.0%),肺癌2例(10.5%),放射性肺炎1例(5.3%),肺出血肾炎综合征1例(5.3%),肺结核1例(5.3%).TBLB未能确诊10例:肺间质纤维化6例(31.6%),肺组织非特异性改变4例(21.0%).10例(52.6%)患者根据TBLB结果 改变治疗方案.TBLB的并发症包括:出血≥30 mL 4例(21.0%),低氧血症11例(57.9%),低血压5例(26.3%),心动过速1例(5.3%),无气胸及患者死亡.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TBLB是安全的,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开胸肺活检之前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