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医药卫生   40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81.
乳腺癌     
目的探讨肿瘤多药抗性(mdr1)的基因调控及其特异的凋亡机制。方法在建立的mdr1肿瘤裸鼠的瘤组织中,采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P-170、c-myc、野生型p53、p16、Fas和Bc1-2等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mdr1肿瘤细胞的c-myc表达增强;经抗mdr1-ribozyme部分逆转MDR表型后,mdr1肿瘤细胞的p53表达有所升高。结论c-myc、p53可能参与了对mdr1基因表达的调控,其中c-myc可能起着激活mdr1基因转录的作用。实验还发现mdr1肿瘤细胞的Fas蛋白缺失、Bc1-2表达升高,提示mdr1肿瘤可能拥有自己特异的凋亡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肿瘤多药抗性(mdr1)的基因调控及其特异的凋亡机制.方法在建立的mdr1肿瘤裸鼠的瘤组织中,采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P-170、c-myc、野生型p53、p16、Fas和Bcl-2等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mdr1肿瘤细胞的c-myc表达增强;经抗mdr1-ribozyme部分逆转MDR表型后,mdr1肿瘤细胞的p53表达有所升高.结论 c-myc、p53可能参与了对mdr1基因表达的调控,其中c-myc可能起着激活mdr1基因转录的作用.实验还发现mdr1肿瘤细胞的Fas蛋白缺失、Bcl-2表达升高,提示mdr1肿瘤可能拥有自己特异的凋亡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83.
一种抑制NK和LAK细胞的因子及其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Con A-Sepharose 4B和PHA-Sepharose 4B亲和层析以及Sepharcryls-300柱层析等方法,从胃癌细胞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为40kd,含N-糖苷型寡糖结构的糖蛋白(暂名为TAO-G)。经微量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和~4H-TdR释放法测定,证实TAO-G对正常人外周血NK细胞,LAK细胞的杀伤肿瘤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LISA检测证实,TAO-G广泛分布于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中,阳性率达60~80%。这一结果对于研究NK,LAK细胞杀伤机理,指导临床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及诊断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4.
脑胶质瘤化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胶质瘤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细胞,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成人颅内肿瘤的52%,儿童颅内肿瘤的24%。生物学行为上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向脑组织呈指状深入生长。近年的文献根据其恶性程度分为低分级和高分级两种,低分级者生长缓慢.自然病程较长;高分级者生长迅速.可发生脑脊液转移.自然病程短。化疗作为术后辅助治疗和复发的治疗手段应用于脑胶质瘤已有多年历史,虽发展缓慢,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5.
陈俊  张积仁  周殿元 《癌症》2000,19(4):307-310
目的:观察MCF-1/Adt耐药细胞CD95分子的表达和功能及其与药敏细胞的差异,初步探讨CD95缺陷与多药耐药的潜在关系。方法:对乳腺癌MCF-7/Adt耐药细胞的MCF-7药物敏感细胞进行对比研究。流式细胞仪检测CD95蛋白水平,RT-PCR分析CD95 mRNA转录体的多态性。碘化内啶染色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测抗CD95单克隆抗体对MCF-7/Adt耐药细胞的诱导凋亡效应。结果:MCF-  相似文献   
86.
郑刚  庄兴俊  张积仁 《山东医药》2008,48(34):73-74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人工合成α1,4半乳糖糖基转移酶(α1,4 Gal-T)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转入卵巢癌细胞株(COC1)中.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红细胞三糖基神经酰胺(Gb3)、Bcl-2和Bax蛋白表达及COC1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及无义核酸组比较,反义核酸组COC1细胞Gb3、Bcl-2表达下降、Bax蛋白表达升高,COC1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0.01).提示α1,4 Gal-T基因反义核酸能够诱导COC1凋亡,其机理可能与其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7.
肝癌的局部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HCC)的治疗已发展为包括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介入疗法、化疗、免疫疗法、局部物理疗法和中医疗法等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评价应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终末期慢性肾衰竭(ESRF)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终末期慢性肾衰竭(ESRF)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 例,根据病情常规用药、控制血压、纠正贫血、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实验组12 例,在未使用组基础上加用PGE1 200 μg加入10%葡萄糖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用药3个疗程,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死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水肿、腰酸乏力、尿量、食欲、皮肤瘙痒等症状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实验组尿素氮(BUN) 、血肌酐(Scr)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尿蛋白等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死亡率25%,对照组死亡率50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PGE1能减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程,改善肾功能,降低终末期慢性肾衰竭的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9.
吉西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晚期鼻咽癌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一线及二线治疗中的地位。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MEDLINE、EMBASE、OVID、CBM、CNKI和EBSCO等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08年3月。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4.2.8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482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分析结果表明,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与FP方案(氟尿嘧啶+顺铂)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相似,但GP方案具有更高的总缓解率[相对危险度1.13,95%可信区间(1.02,1.25),P=0.02];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比GEM(单药吉西他滨)有更高的缓解率[相对危险度1.81,95%可信区间(1.06,3.08),P=0.03]和1年生存率[相对危险度1.78,95%可信区间(1.03,3.06),P=0.04],但3年生存率相似;GEM+CBP方案(吉西他滨联合卡铂)与DOC+DDP方案(紫杉醇联合顺铂)相比,具有更高的缓解率P〈0.01;吉西他滨不同的给药方式比较,动脉灌注的缓解率(P=0.013)、1年生存率(P=0.018)、中位生存时间均(P=0.013)高于静脉滴注。结论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鼻咽癌有确切临床疗效,无论是单药还是与其他药物的联合用药均具有与当前一线经典方案相当的疗效。  相似文献   
90.
通过观察各级支气管及伴随结构的病理变化,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对各级支气管及伴随血管、淋巴管、神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将10只健康家猪分为2组,进行经皮穿刺正常肺组织氩氦刀冷冻消融,分别于消融后3 d(A组)、28 d(B组)各宰杀5只,观察冷冻消融后各级支气管和伴随血管、淋巴管、神经的病理表现.结果表明:(1)随着支气管腔的变小,冷冻对支气管的损伤加重;对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的损伤较轻;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消融后28 d恢复较好.(2)氩氦冷冻消融对大血管无明显影响,可致小血管损伤.(3)氩氦刀冷冻消融对于淋巴管、神经有损伤,且神经损伤在28 d时未完全恢复.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对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及大血管影响较小,是一种可以耐受、安全的肺部肿瘤微创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