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虽然HCV、HEV的发现解决了大部分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的病原问题,但仍有部分肝炎的病因得不到明确。1995年发现的庚型肝炎病毒(HGV)虽然能引起人类感染,但其致病性仍未确定。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存在其它新型肝炎病毒。1997年10月日本学者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方法(RDA)从一输血后肝炎病人血清中克隆出一株新的DNA病毒,暂命名为TT病毒(TTV)〔1〕。为了解驻地周边有无TTV感染情况,我们设计两对引物用PCR技术,对住院的20例非甲-庚型肝炎和97例慢性丙肝患者血清TTVDNA进行检测,并结合临…  相似文献   
32.
33.
结节性多动脉炎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1例153医院传染科王胜启,申德林,张成道患者,男,23岁,因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4天,尿少,血尿3天入院。4天前无任何诱因出现乏力,低热伴有“三痛”及尿少,日尿量少于800ml,呈洗肉水样,按流行性出血热入院。平...  相似文献   
34.
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e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焦栓林,申德林,张成道,王铮作者对111例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重肝)患者进行了血清HBV—DNA和e系统(HBsAg、HBeAg、抗-HRc同时阳性简称HBeAg(+);HBsAg、抗-HBe、...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因输血(浆)引起丙型病毒性肝炎较多见,日益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非输血引起丙型肝炎较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2例丙型肝炎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丙肝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22~52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29天,发病前均否认有输血(浆)的历史。经追问病史,12例病人一年内6例有肌注两种球蛋白史,2例行针刺,2例行手术,1例穴位埋藏,1  相似文献   
36.
目的为探讨拉米夫啶联合软肝缩脾丸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B超声像图及肝脏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口服拉米夫啶0.1g/d,并同时口服软肝缩脾丸8g/次,2次/d,疗程48周;同时设对照组,单服拉米夫啶100mg,1次/d。动态观察服药0、48周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B型超声图像变化,对其中4例患者治疗前后肝穿活检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P<0.01),B超声像图改变(P<0.05),肝组织纤维化明显减轻。结论拉米夫啶联合软肝缩脾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抗肝纤维化、减轻肝细胞损伤方面有较佳疗效。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索活血化淤中药对脂肪肝肝纤维化发生的干预作用,尤其是对肝组织TIMP-1和TIMP-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15例脂肪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肝组织TIMP-1和TIMP-2蛋白的表达。结果活血化淤药物治疗后TIMP-1和TIMP-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对照组肝组织TIMP-1、TIMP-2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TIMP-1、TIMP-2与肝纤维化形成密切相关,活血化淤中药治疗对脂肪肝患者肝内TIMP-1和TIMP-2蛋白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8.
探索肝纤维化发生的分子机理 ,尤其是TIMP 1、TIMP 2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分别测定组肝纤维化大鼠不同治疗前后TIMP 1、TIMP 2的基因调节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 ,CCL4 模型组TIMP 1、TIMP 2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正常组大鼠肝组织无 1例阳性。TIMP 1、TIMP 2与肝纤维化形成密切相关 ,软肝缩脾丸对TIMP 1、TIMP 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软肝缩脾丸对肝纤维化大鼠TIMP-1、TIMP-2基因调节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申德林!450042$郑州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  相似文献   
39.
用已构建的不同载体乙型肝炎s基因疫苗 (pCR3.1 S ,pcDNA3 S)和乙型肝炎C基因疫苗(pCR3.1 C)分别给Balb/c小鼠多点肌肉注射 ,2周后追加免疫一次 ,用ELISA法及MTT法分别检测小鼠血清抗 HBs、抗 HBc抗体及脾细胞对HBsAg或HBcAg的特异性增殖反应。结果 ,免疫接种 2周后小鼠血清抗 HBs及抗 HBc抗体OD值分别为 0 .8373和 0 .796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0 .1 2 56) ,载体 pCR3.1 S的表达效力稍高于 рсDNA3 S ,但同一基因不同载体间无显著差异。不同靶基因血清抗体滴度及脾细胞对HBsAg或HBcAg的刺激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CR3.1 C组刺激指数 (1 .935)明显高于 pCR3.1 S组 (1 .658)。结果提示 ,HBVS和C基因疫苗均可诱导较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强度 ;C基因以细胞免疫增高为主  相似文献   
40.
丙型及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TTV检测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郑州地区不同肝病患者中TTV(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感染状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自行设计TTV ORF1保守区的两对引物,对20例非甲-庚型肝炎和97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PCR检测,并对30例资料完整的丙肝患者是否合并TTV感染及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丙型和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TTV DNA检出率分别为16.5%(16/97)和20%(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