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5篇
医药卫生   20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21.
目的 :观察地尔硫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单盲法 ,通过生活质量调查表调查 12 8例轻、中度 EH患者用药前后存在躯体症状、健康愉快感、工作表现、抑郁水平、生活满意度、业余活动及认知功能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患者在躯体症状、健康愉快感、工作表现、认知功能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5~ 0 .0 1) ,而对抑郁水平、业余活动及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无明显影响。结论 :地尔硫可明显改善轻、中度 EH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2.
吲哒帕胺降血治疗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附10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卒中后再发的预防,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既往研究表明抗高血压治疗能够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1]。但脑卒中后降压治疗是否可减少脑卒中的再发率,国内外报道较少。本文对19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为期3年的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1996年2月至1999年2月血压正常或高血压、过去均发生过一过性脑缺血或脑卒中而未严重残疾(生活基本自理)者,符合以下条件为入选对象:⑴脑卒中急性期4周后、发作次数及血压水平,包括脑出血性和缺血性,男女不限。⑵除外扩张性心肌病、风心病、甲亢、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出血性…  相似文献   
12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其血清水平及左室肥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左室肥厚被认为系独立于高血压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中约三分之一出现左室肥厚(LVH) ,但心肌肥厚程度与高血压不一定成比例关系。充分证明高血压并非导致LVH的唯一因素 ,后者受血流动力学以外较多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 ,遗传对LVH的产生有重要作用。有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 (ACEI/D多态性 )与LVH的关系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课题之一 ,但报道结果不一 ,现综述如下。1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及其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ACE)是一种含锌的金属肽酶 ,它主要的已知功能是将血管紧张素…  相似文献   
124.
125.
目的 比较地尔硫卓与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消退作用。方法 观察32例高血压患者口服地尔硫卓12周后左室形态结构和左室功能变化,并与34例卡托普利治疗对比。结果 地尔硫卓组与卡托普利组治疗后LVMI分别降低6.3%和17.9%(P<0.05,P<0.01),E/A比值分别升高22.3%和22.1%(P<0.01)。结论 提示两药均能逆转左室肥厚和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卡托普利对逆转左室肥厚更具优点,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6.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左室重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是左室肥厚(LVH)的重要病因,但近年发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D多态性与LVH有密切关联[13]。本研究调查了解本地人群ACE基因D多态性与LVH的相关关系,初步探讨ACE基因的等位基因D是否系LVH的易患因素。一、对象与方法受检对象216名,年龄35~65岁,系健康体检者及按WHO标准确立的高血压病患者。测量血压及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2)。采用DornierAI48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行心脏超声检测。计算左室重量(LVM)及左室重量指数(…  相似文献   
127.
学龄期儿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现状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解城市学龄期儿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现状。方法:对长沙市 495 名9~14 岁儿童的血压、血脂、血糖、肥胖、膳食与运动习惯以及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血压偏高检出率为4.84% ,血脂单项指标异常检出率为0.40% ~17.37% ,总异常检出率为21.82% 。37.75% 儿童血脂水平超过膳食干预的推荐值。1.01% 儿童的空腹血糖≥6.72m m ol/ L。4.65% 儿童超重度≥20% ,体重指数≥24 者占3.63% 。大部分儿童摄入脂肪及胆固醇较多,22.62% 的儿童缺乏体育锻炼,57.78% 家庭中有吸烟者,26.86% 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结论:加强儿童时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监测与干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对慢性心衰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79例慢性心衰患者,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进行ACE基因分型,得到II,ID,DD三种基因型。所有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ngⅡ水平,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经常规方法治疗后,复查上述指标,并比较不同ACE基因型的治疗效果。结果:DD型慢性心衰患者LVDD,AngⅡ水平较其余两型患者更大、更高,且治疗后AngⅡ水平的下降幅度最大(P<0.05)。结论:国人ACE I/D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可能有关。DD型患者体内可能存在较高的内分泌激活水平,经相关的药物治疗后可能获得更有益的内分泌效应。  相似文献   
129.
目的观察通心络(TXL)对溶血磷脂酰胆碱(LPC)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备通心络含药血清,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分为(1)正常对照组;(2)LPC损伤组;(3)通心络血清组;(4)通心络+LPC干预组。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r法检测各组细胞OD值。结果与对照组(0.380±0.023)相比,溶血磷脂酰胆碱(0.320±0.024)明显降低细胞活性,促进细胞死亡(P〈0.05);通心络干预后(0.424±0.034),细胞活性明显增加,细胞死亡减少(P〈0.05)。结论通心络对溶血磷脂酰胆碱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0.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及倍他乐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的变化及倍他乐克(Betaloc)对之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3例CHF患者血浆ET-1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43例中24例用倍他乐克+常规治疗,19例用常规治疗,疗程1月。结果表明:CHF患者治疗前血浆ET-1和NE均显著升高,且与CHF程度呈正相关;治疗后降低。常规治疗对ET-1和NE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