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1.
目的了解不动杆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从2002年1月~2008年12月中山市博爱医院及清远市人民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妥布霉素较敏感,耐药率在15%以下,而对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呋喃妥因耐药严重,耐药率在90%以上,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在20%~80%之间。结论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对提高感染治愈率及减缓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清远地区2003年9月至2004年4月间门诊住院患者尿液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应用微生物分析系统MicroScanAutoScan-4进行鉴定,并用仪器专家系统判断可疑ESBLs菌株,用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尿液标本中的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西丁的耐药性最低,分别为3%、5%、8%,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吩、哌拉西林的耐药性均>70%,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西丁的耐药性均<10%,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吩、环丙沙星均表现出很强的耐药性。结论尿路感染应根据抗生素敏感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合理用药并检测相应的产ESBLs情况。  相似文献   
43.
摩氏摩根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为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现报告1例该菌引起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情况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6岁.14年前膀胱镜下取石损伤尿道,后多次行尿道扩张术,每次术后出现畏寒和发热,自行服药可缓解.2d前再次行尿道扩张术,术后出现寒战、高热、尿痛、血尿,尿少有臭味,伴大汗淋漓、全身酸痛,呕吐1次,服头孢类抗菌药物未缓解,急诊入院,测血压84/50 mm Hg(1 mm Hg=0.133 kPa),扩容后入院.体温39.5℃,呼吸频率24次/min,血压88/57 mm Hg,全身皮肤无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24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双输尿管无压痛,双肾区无叩击痛.  相似文献   
44.
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及耐药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及产生机制。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50株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耐药率在11.3%以下,而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唑林、头孢噻吩耐药严重,耐药率在74.0%-89.3%之间,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在23.3%-46.7%之间。35株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23.3%,52株产AmpC酶,阳性率为34.7%。结论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产生β-内酰胺酶为主要耐药机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对提高感染治愈率及减缓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HSPC238对肝癌细胞中RB mRNA和pRb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PcDNA3.1-HSPC238质粒和PLL3.7-HSPC238干扰载体分别转染HepG2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RB mRNA的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Rb蛋白的表达。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转染高表达HSPC238载体时,HepG2细胞中RB的mRNA水平和pRb表达量也增加;相反地,和对照组相比,转染低表达HSPC238载体时,HepG2细胞中RB的mRNA水平和pRb蛋白的表达量也减少。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epG2细胞中HSPC238对RB基因的表达存在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克隆小鼠B7-H4(mB7-H4)基因cDNA全长,构建表达跨膜型mB7-H4-GFP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mB7-H4-GFP和表达可溶性mB7-H4-Fc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mB7-H4-Fc。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小鼠脾细胞总RNA中逆转录mB7-H4cDNA,将其全长cDNA去掉中止密码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并转染293T细胞使其表达跨膜型mB7-H4-GFP融合蛋白;将其胞外功能区cDNA克隆入pcDNA3·1-hFc真核表达载体中,并转染COS-7细胞使其表达可溶性mB7-H4-Fc融合蛋白。结果:序列测定证实克隆的mB7-H4全长cDNA阅读框正确完整,酶切和序列测定证实mB7-H4分别正确插入pEGFP-N1和pcDNA3·1-hFc载体中,两种表达载体分别转染293T细胞和COS-7细胞后可分别表达跨膜型mB7-H4-GFP和可溶性mB7-H4-Fc。结论:成功地克隆mB7-H4基因并构建了两个真核表达载体,它们可分别表达跨膜型和可溶性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47.

摘要:目的  探讨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收治4例患者,其中2例为同期乳腺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例为乳腺癌术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联合采用乳腺癌根治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患者病情不同,结合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结果  1例患者于术后2年死于肺转移,3例随访至今,未见明显复发转移征象。结论  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行乳腺癌根治合并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及综合治疗,对提高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8.
49.
50.
目的对引起感染的酵母样真菌的类型及其耐药特性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2002年1月-2008年12月中山市博爱医院及清远市人民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常规培养和分离酵母样真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20CAUX系统对酵母样真菌进行鉴定,用ATB-FUNG药敏试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3104株酵母样真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82.5%,光滑假丝酵母菌占9.54%,热带假丝酵母菌占5.06%,克柔假丝酵母菌占0.86%,其他酵母菌占1.96%。酵母样真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敏感,对5-氟胞嘧啶、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临床需要加强真菌送检培养,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尽量避免单纯经验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