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3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肿瘤坏死因子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牛磺胆内复制大鼠急炎坏死性胰腺炎模型,动态观察血清TNF-α含量变化。结果发现,随着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程延长,胰腺病理发迹加剧,血清TNF-α逐渐升高。提示:TNF-α是参与生坏死性胰腺炎病理机制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32.
用放铅法测定50例甲状腺肿瘤病人的血清铁蛋白含量,结果示:甲状腺癌患者血清铁蛋白含量较甲状腺癌组明显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组比无转移组血清铁蛋白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以上所示表明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血清铁蛋白测定有助于良、恶性鉴别及预后的判断,也可作为一种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3.
<正> 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用以诊断甲状腺疾病已有30年历史。文献报道北美成人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高达6%左右,其中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但常因多种检查未能明确诊断,且难以排除恶性病变,造成不必要的手术治疗,若保守治疗也有欠妥之处。自从开展甲状腺穿刺术后,能明确诊断,方便治疗。现将笔者的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973年4月—1984年底,本院内、外科共穿刺148例,大多数患者在门诊以甲状腺结节就诊,经5年、11年两次随访的病人中女118人,男30人,女/男=3.9/1。年龄14—73岁,平均35岁。以囊性包块最多,实质性包块次之,混合性包块少见。发病部位多在甲状腺一侧,也有峡部及两侧者。病程20天—20年。  相似文献   
134.
总结16例胰岛细胞瘤的诊治经验。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主要依临床Whipple's三联征,特别是空腹或发作时血糖低于2.775mmol/L,血清胰岛素高于正常(25μU/ml)而定。术中仔细全面扪摸是找到和确认肿瘤部位的主要方法。B超、CT、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有较高定位率。  相似文献   
135.
<正> 肝脏为腹腔最大的单一实质脏器,占腹部损伤10%~20%。我院自1960年至今共收治肝损伤64例,占腹部损伤第3位。肝脏损伤有开放和闭合伤二种。开放伤多为枪弹伤和刺伤,西方多见;闭合伤主要为钝性挫伤,我国肝损伤多为此类。我院64例肝损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检测PSCA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SCA在胰腺癌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组织芯片技术构建包含78例导管腺癌,12例慢性胰腺炎病人,10例正常胰腺组织的100点阵的石蜡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该芯片中PSCA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78例胰腺癌病人中,PSCA阳性表达率为79.5%(62/78),与正常组比较PSCA表达与胰腺癌显著相关(χ^2=15.81,P〈0.005),与慢性胰腺炎比较PSCA亦与胰腺癌显著相关(χ^2=11.33,P〈0.005);PSCA表达与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SCA阳性表达与胰腺癌相关,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但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型无关。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观察前列通瘀胶囊和罗红霉素治疗男性尿道炎后慢性无细菌性前列腺炎 (CAP)的疗效。方法 前列通瘀胶囊和罗红霉素治疗尿道炎后CAP 166例 ,观察用药前后CPSI、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最大尿流率的变化。结果 前列通瘀胶囊能降低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和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 ,增多卵磷脂小体 ,提高最大尿流率。罗红霉素能降低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 ,而无减轻症状、增多卵磷脂小体和提高最大尿流率的作用。结论 前列通瘀胶囊能有效治疗尿道炎后CAP。  相似文献   
138.
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治疗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宝太  郝民安  李洪亮  秦兆寅 《西部医学》2010,22(12):2267-2268
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34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分别行胃远端大部分切除术(19例)、单纯穿孔修补术(9例)和胃癌根治术(6例),比较各种手术的生存期。结果治愈30例,死亡4例。术后27例获得随访,19例行胃远端大部分切除存活时间10~24个月,平均15.0个月;9例行穿孔修补术存活时间3~7个月,平均5.7个月;6例行胃癌根治术存活时间17~40个月,平均32.8个月。结论胃癌急性穿孔的早期诊断、术式的正确选择和手术时机的把握,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胃远端大部分切除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TXA2)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肾损害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E这结扎、胰腺被膜下注射5%牛磺胆酸钠复制急性坏死必谈在鼠模型,以放射免疫方法动态测定术后24、48小时肾静脉血浆和肾组织中血栓素B2(TXB2)、PGI2水平,并观察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改变。结果:有着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程进展,肾静脉血浆和肾组织中TXB2、6-酮-前列腺素,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