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6篇
医药卫生   70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囊肿内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治疗手术后复发性骨囊肿的X线表现。材料和方法:5例手术后复发性骨囊肿穿刺及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法以X线表现为指标,定期观察、治疗。结果:在治疗过程中,X线表现为云雾状、木棉状及骨瘢痕征象。经过2~11年的随诊,5例完全治愈。结论:X线表现为骨瘢痕征象,是穿刺注射治愈手术后复发性骨囊肿的主要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82.
缓慢自然复温冷冻干燥异体骨修复实验性骨缺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作者首次采用缓慢自然复温的方法,对异体骨进行冷冻干燥。通过X线片和组织学方法了解其骨缺损修复能力,并与自体骨和新鲜异体骨对比。结果显示,冷冻干燥异体骨骨缺损修复能力与自体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鲜异体骨与自体骨相比3周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8周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能与免疫潜伏期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截肢时将神经近断端埋入肌肉预防残端神经瘤的机制,报告该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此方法预防神经瘤的形成23例41个神经断端。根据患者术后的自我满意程度,有无自发性疼痛,局部有无触痛和Tinel征,对术后效果做出评价。结果23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2个月~10年,无自发性疼痛,局部无触痛。患者满意。结论神经近断端肌肉内埋入是一有效的预防残端神经瘤形成的方法。此方法疗效高,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84.
张文涛  王岩  卢世璧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7914-7915,i001
目的:观察髌骨惯性脱位患者应用改良Madigan手术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1999-08/2003-04解放军总医院采用改良Madigan手术治疗髌骨习惯性脱位患者7例12膝,平均年龄31.7岁(19~55岁)。术后随访12~44个月(平均30.3个月),通过问卷调查患者满意率,并进行查体、x射线检查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手术后全部病例无脱位复发,恐惧试验等消失,Thumb征阴性,主观满意率11/12膝。1例患者对双膝手术的一侧仍感觉疼痛。并发症:伸膝启动阶段伸膝无力3例,经康复训练在术后1个月内2例恢复,另1例同时发生低位髌骨伸膝无力在术后半年恢复。结论:改良Madigan手术对髌骨习惯性脱位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主、客观效果均较满意。关节镜下膝关节外侧松解切口小、恢复快。但是对严重膝外翻的患者建议同时行髌腱止点移位或股骨髁上截骨等手术。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对股骨头坏死标本不同区域的骨小梁进行量化分析。 方法 收集我院2011 - 2013 年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股骨头标本10 个以及病人病历和临床影像学资料( 男性6 例,女性4 例)。对标本进行显微CT 断层扫描,根据图像结果将标本分为健康区、硬化区和坏死区,分别进行骨计量学分析。分析指标有骨矿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容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骨表面积与骨骼体积比(bone surface to bone volume ratio,BS/BV) ;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F)、结构模型指数(structure model index,SMI)、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plate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plate thickness,Tb.Th)、骨小梁间隙(trabecular spacing,Tb.Sp)。扫描后将标本作病理学处理。 结果 晚期股骨头坏死区和硬化区的骨小梁空间结构明显改变。与健康区相比,硬化区骨小梁明显增厚,BVF 显著增加,两组间BMD、Tb.Th、BMC、BS/BV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Tb.Sp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与健康区相比,坏死区的BMD、BMC、BVF、Tb.N 明显减少,Tb.Sp 较硬化区显著增宽,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Tb.Th、BS/BV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晚期股骨头坏死标本坏死区的骨小梁连续性破坏,结构散乱;硬化区的骨小梁结构增厚,数目增多,间隙变窄;正常区域骨小梁结构完整,厚度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86.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由于加压滑动鹅头钉具有加压滑动、稳定内固定作用,病人术后可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手术不当可发生不良结局。自1983年3月~1992年12月应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10例,发生手术并发症16例,占14....  相似文献   
87.
骨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国内外报道较少,本文报道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例。1病例报告病例1女,31岁。1年前偶然发现右小腿上没前外侧包块,因无痛未引起重视,包块逐渐增大,遂来院就诊。体检:右小腿前外侧肿胀,皮温不高,可触及5cm×3cm肿物,质硬,无压痛,边界不清,膝关节活动正常。检查:血沉smm儿,血碱性磷酸酶、肝、肾功能正常。X线片示右胫骨上段骨皮质缺损呈虫噬状破坏,软组织肿胀。CT片示右胚骨近端外侧局限性骨质破坏,骨皮质缺损,软组织肿胀,内有小斑点状密度增高影。MRI扫描见右腔骨上段外下方有…  相似文献   
88.
患者男性,46岁,维吾尔族。因左上臂刀扎伤后肿痛、活动受限30小时,于1993年8月1日凌晨急诊入院。患者于7月30日被人用刀扎伤左上臂,深约10cm,流血不止,在外院曾行清创缝合,但术后伤肢剧痛,肿胀进行性加重,故急送本院就诊。体检:左肩部至左手各指高度肿胀,触之发硬,上臂中上1/3  相似文献   
89.
柠檬酸化硫酸钙和Osteoset动物体内植入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柠檬酸化硫酸钙和Osteoset对周围组织作用及对骨修复活动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股骨远端包容性骨缺损模型,用柠檬酸化硫酸钙和Osteoset填充缺损,进行一般观察、大体X线及骨组织学计量分析。[结果] 空白对照组仅在缺损区边缘有少量的新生骨组织,中央被骨髓组织填充替代。缺损区填充的CCaS和Osteoset逐渐降解吸收,被新生的骨组织替代,新生骨组织随时间逐渐成熟。骨小梁逐渐增粗。3、6、13周时CCaS和Osteoset缺损区内新生骨组织量及骨小梁粗度两者无显著性差异。3周时,缺损区内CCaS和0steoset部分吸收,材料周围有新生骨组织,周边组织未见淋巴细胞浸润及异物巨细胞反应,材料剩余量CCaS组多于0steoset组(t=21.2,P=0)。[结论] 柠檬酸化硫酸钙和Osteoset性质相似、能够修复骨缺损、具有骨传导作用,材料对周围组织无炎症刺激及异物刺激反应。柠檬酸化硫酸钙的降解速度慢于Osteoset,其降解速度更接近于新骨形成速度.有利于新骨的形成,是一种有前途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90.
随着骨计量方法的不断提高,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骨小梁结构体系的三维重建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应用。本研究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对松质骨空间结构进行了三维重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