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6篇
医药卫生   70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人体软骨组织和其他组织的区别在于:软骨组织没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纤维;软骨细胞稀疏分散于由水和大分子物质组成的基质中,而且软骨细胞所占的体积不足总体积的5%。软骨细胞被包裹在大量的基质中,因此曾被认为是休眠的细胞,但Mankin研究发现:软骨细胞是活跃的细胞,特别是儿童时期的软骨细胞,如与生长密切相关的骺软骨细胞就特别活跃。另外,软骨细胞的活跃性还表现在,当软骨受损伤时,软骨细胞的代谢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2.
术中微波原位加热与辅助化疗治疗恶性骨肿瘤的随诊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四肢骨肿瘤保肢手术各有其优缺点。为探讨新的治疗方法,1980年7月~1994年12月,作者对25例骨肿瘤患者进行了微波原位加热与辅助化疗的综合治疗。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10~46岁,平均25.8岁。肿瘤部位:股骨下端16例,胫骨上端5例,股骨干2例,髂骨2例。肿瘤类型:骨肉瘤16例,皮质旁骨肉瘤4例,软骨肉瘤3例,平滑肌肉瘤2例;肿瘤分期:Ⅱb17例,Ⅱa5例,Ⅲb3例。加热温度50℃,持续时间15分钟,分野照射,多点测温。本组25例术后平均随访57个月。5年生存率为70.49%,10年生存率为54.83%。术后21例综合功能(Enneking标准)>15分。结果提示本方法无需截骨和内固定,可以准确控制温度和时间,对骨组织损伤小,有利于术后骨组织重建,远期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单,推广性强。  相似文献   
73.
小切口漆关节粘连松解术后及连续被动活动治疗膝关节僵直   总被引:69,自引:1,他引:68  
研究了治疗膝关节粘连僵直的最佳手段。方法:设计小切口膝关节粘连,僵直松解术后手术方式,手术方法,手术器械。该手术方式分为单侧小切口;内外两仙切口;及内外侧切口加关节后切口。切口可在髌骨上内上缘或髌骨外上缘及关节后侧分别做一长约2cm的切口,有髌股关节髌上囊及两侧股骨髁的粘连处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制备一种既能大量扩增人软骨细胞,又能作为细胞支架的人关节软骨源性微载体.方法切取人关节软骨,冷冻干燥后粉碎,筛取150~200μm的软骨颗粒,以质量分数为0.25%的胰蛋白酶37℃消化24 h,加入体积分数为1%的Triton X-100振荡72 h,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行HE、番红花O染色及软骨蛋白聚糖、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将微载体经60Co照射灭菌后与人关节软骨细胞共同培养.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关节软骨颗粒冻干后呈黄色,形状不一,可呈方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凹凸不平,可见多个陷窝.经胰蛋白酶和Triton X-100处理后,微载体呈淡黄色,关节软骨的基本形态消失,微载体绒毛化,呈绒球状或毛刷状,表面接触面积大幅度增加.微载体与软骨细胞在37℃培养箱中共同培养2 h时即见大量软骨细胞黏附于关节软骨源性微载体上.HE染色显示已无软骨细胞成分;番红花O染色弱阳性,提示仍残留少许糖胺多糖;软骨蛋白聚糖免疫组化染色阴性,提示微载体内软骨蛋白聚糖已被敲除;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提示微载体内Ⅱ型胶原仍然存留.结论经胰蛋白酶和Triton X-100处理的关节软骨颗粒,不但脱去了软骨的细胞成分、敲除了软骨蛋白聚糖、使之呈绒球状或毛刷状、增大了表面接触面积,而且保留了对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再分化起重要作用的Ⅱ型胶原和GAG,经与人关节软骨细胞共培养,证实关节软骨源性微载体与软骨细胞的体外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75.
本文对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不当所致的16例并发症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影响骨折复位不良的原因:(1)解剖因素,骨折端受内收肌,髂腰肌和臀肌的牵拉作用,使骨折断端发生错位;(2)加压滑动鹅头钉从骨折断端置入影响复位。探讨了发生髋内翻的原因;(1)螺纹钉过短,失去加压固定效果;(2)复位中外展角度不够,在髋内翻的位置进行固定;(3)术中骨孔过度扩大,螺钉发生移动;(4)术后过度髋内收或早期负重。文章强调指出股骨矩和小粗隆对于维持股骨头颈的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应注意对小粗隆骨折片进行复位固定,可增加术后的稳定性,防止髋关节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6.
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痂软骨细胞增殖和IGF-I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去势大鼠骨质疏松骨折模型,研究骨质疏松骨痂软骨细胞的增殖及IGF-I的表达情况。方法:建立去势大鼠骨质疏松及骨折模型,在术后10~40d内取材,行IGF-I和PCNA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骨质疏松骨折骨痂内软骨细胞的增殖及IGF-I的表达情况。结果:骨质疏松性骨痂组织中IGF-I早期上调表达,可以促进骨膜生发层细胞和骨折断端间充质细胞增殖、分化;IGF-I在骨折后期一部分成熟软骨细胞中表达,可能延缓了软骨细胞向终末分化,在维持软骨细胞表型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结论:IGF-I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7.
拍摄前准备 :在相机的机身 (NikonF3)与镜头 (NikonMicro NikkorF =5 0mm)之间加上能使装载标本的琼脂糖充满取景画面的近摄接圈 ,镜头前要加装红滤色镜 ,装好黑白胶卷 ,再将照相机固定在翻拍架上。其次将紫外光灯箱的屏面向上 ,平放在翻拍架的平台上。再将电泳的琼脂糖凝胶平放在紫外光灯箱的屏面上。最后打开稳压电源的开关 ,即可进行拍摄。拍摄结果 :胶片宽容度所具有的按比例记录亮度范围的能力 ,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最大密度部分的密度已经很浓重 ,而琼脂糖凝胶与灯箱屏面的交接线很容易辨别。标本条带部分的影级层次 ,几乎没有任何…  相似文献   
78.
目的用细胞和生物材料体外培养、体内移植,修复骨及软骨的缺损.检测新药、新材料毒性实验,需要不同类型的种子细胞.为了防止细胞老化和污染,让实验具有科学性和可重复性,特别是软骨细胞培养,建立细胞库更有必要.方法无菌取目的组织,用胶原酶、胰蛋白酶加纱巾法原代培养,建立具有增殖能力强,无污染,长期冻存,复苏成功率高的细胞系.结果自建骨、骨膜、软骨、骨髓、骺板软骨等20个细胞系.还收集了其他细胞系16个.为院内外35名研究生,98次复苏冻存细胞均获成功.结论原代培养用酶消化加纱巾法分离成功率高.22次原代培养,20次成功建系.建立种子细胞库为科研教学提供了方便.既省时,又节约经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可调式人工椎体的改进及其在胸腰椎脊柱结核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从骨组织工程学角度改进可调式人工椎体的结构和生物学性能,用于治疗胸腰椎椎体结核。方法用钛合金制成的框架式结构的可调式人工椎体,表面喷涂羟基磷灰石。在彻底切除病灶,恢复病椎骨膜功能,营造病椎局部良好血运环境的基础上,撑开椎体、纠正脊柱后凸畸形、固定并维持脊柱稳定性、植骨重建骨性结构。治疗破坏较重的胸腰椎椎体结核患者19例,胸椎体结核9例,腰椎体结核10例。其中完全截瘫4例,不完全截瘫7例,有马尾神经综合征8例。均有后凸畸形20°~45°,平均32.7°。合并肺结核15例。术后定期行X线和CT检查观察手术节段稳定性和融合情况。结果随访12~30个月,其中18个月以上11例,平均16个月。2例完全截瘫患者,1例感觉部分恢复,截瘫指数5;1例感觉、运动及二便功能部分恢复,截瘫指数3;余17例完全恢复。后凸畸形纠正20°~35°,平均29.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骨重建理想、人工椎体稳定,ESR、血象等基本正常,无一例复发。结论在全程、规律、足量、联合的抗结核化疗保护下,彻底切除结核病灶,应用改进的可调式人工椎体治疗由胸腰椎结核引起的严重骨缺损及其并发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0.
四肢皮肤撕脱伤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肢皮肤撕脱伤是较常见的创伤,其治疗结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早期创面的处理。作者根据32例临床治疗情况,对其进行分析讨论。 临床资料 32例中男25例,女7例。年龄14~72岁,平均32.8岁。上肢皮肤撕脱伤12例,包括6例手部和拇指皮肤损伤。下肢20例,包括大腿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