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刘彦平  门欣怡  郭靖  张少丹 《临床荟萃》2009,24(18):1636-1637
肉毒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缺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后者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一系列中毒症状,称为肉毒杆菌中毒。其感染途径有:食物中毒、婴儿肠道感染、创伤性中毒、胃肠道环境改变、静脉注射毒品等。该病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为此将我科2007年8~10月收治的8例做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2.
腺苷受体与支气管哮喘治疗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腺苷受体在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已受到广泛的重视,包括促进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介质合成和分泌,参与支气管哮喘的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支气管收缩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腺苷受体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在哮喘治疗中的研究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3.
我科自1997年10月~1998年7月将螺旋充填器应用于临床治疗,通过30例病例观察,经验总结,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被床资料本组30例病人,男性14例,占46%;女性16例,占54%。20岁以下6例,21岁~30岁10例,31岁~40岁9例,41岁~50岁5例。30例中,牙髓炎10例,占33%、牙髓坏死8例,占26%、慢性根尖周炎10例,占33%、外伤2冽,占8%。详见表1。2适应症(1)前牙及前磨牙的各类型牙髓炎。(2)前牙及前磨牙的急慢性很尖周炎。(3)前牙及前磨牙的牙髓坏死、坏疽。(4)前牙及前磨牙的外露髓不能保留活髓者。(5)前牙及前磨…  相似文献   
24.
25.
[编者按[2007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等地方出现了食用火腿肠致肉毒中毒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作为救治中心,以急诊科ICU为基地,以急诊科专家为骨干,听取外援专家意见,参考文献资料,结合自身经验,制定肉毒中毒诊断救治方案,使全部患者均康复,实现了大规模肉毒中毒救治无死亡病例的奇迹.其中11例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在救治过程中,根据以往河北肉毒中毒流行病学基本为A,B两型,实验室证据不能及时提供,采用了抗毒素早期、足量、足疗程应用方案,收到了良好疗效,值得提倡.以下是诊断救治方案,供同道在急诊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26.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3,自引:0,他引:83  
通过放射免疫法监测3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浆β-内啡肽含量为(201.25±87.98)ng/L,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组的(122.20±36.40)ng/L,提示β-内啡肽可能参与了HIE的病理生理过程。同时在严格的随机对照下观察了纳络酮对HIE患儿的治疗效果,显示纳络酮治疗组较对照组在体温、呼吸及血压方面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迅速好转,重症患儿病死率明显下降,患儿血浆β-内啡肽水平。丙二醛含量及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功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提示纳络酮对HIE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进一步对纳络酮的药理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为临床推广使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7.
急症胃痛是临床常见症之一,患者起病急骤,痛势较剧,且发作频繁.我们依据本症的临床特点,结合邵祖燕教授的临床经验,应用胃痛宁对急症胃痛患者的速效镇痛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5例急症胃痛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男性52例,女性43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者61岁,平均年龄38.7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5年.1.2 病例选择 经纤维胃镜和/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各种胃炎及十二指肠炎、胃痉挛等病的急症胃痛发作,并持续半小时以上不能缓解的病人列为观察对象.本组病例中,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45例,经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41例,另有9例患者经服胃痛宁治疗后疼痛缓解,未进行检查.经检查明确诊断为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复合性溃疡36例,各种胃炎及十二指肠炎48例,胃痉挛11例.  相似文献   
28.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腺苷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源性神经介质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腺苷则是其中一种作用较强的神经调节因子[1] 。本研究利用新生大鼠HIBD模型 ,观察腺苷水平的变化 ,探讨腺苷的作用机制。材料和方法1 材料 :新生 7日龄SD大鼠 86只 ,体重 11~ 17g ,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将大鼠随机分为 :(1)正常对照组 :不做任何处理 ,直接断头取脑。 (2 )假手术组 :局麻下分离右侧颈总动脉 ,但不结扎 ,也不行低氧处理 ,2h后断头取脑。 (3)HIBD组 :制备HIBD模型 ,按HIBD后即刻、1、2、4、12、2 4h以及 4d…  相似文献   
29.
纳洛酮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04,自引:0,他引:104  
纳洛酮 (naloxone ,NX)是 196 0年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 ,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 196 1年Blumberg报道NX能拮抗羟二氢吗啡酮所致实验动物的镇痛及呼吸抑制作用。 196 3年Foldes在临床观察到了NX对麻醉镇痛的拮抗作用及麻醉过量中毒的治疗作用 ,以后逐渐临床应用于窒息、休克、昏迷、药物中毒等抢救治疗中 ,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及吗啡受体的发现1975年Hughes首先在猪脑中发现了脑啡肽 ,但其中活性最强的内源性物质是β 内啡肽 (β EP) ,其与阿片受体特异地结合后 ,表现出很强的…  相似文献   
30.
背景:幼鼠脑缺氧缺血后,脑组织水肿加重,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及丙二醛水平增高。黄芪具有增强免疫、耐缺氧以及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药理作用。目的:观察黄芪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幼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河北医科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内科,河北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4-02/04在河北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完成。选取新生7d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组、黄芪低剂量组、黄芪高剂量组,10只/组。黄芪注射液每10mL相当于生药20g(由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批号:0005028,河北医科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医院提供)。方法: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新生大鼠在清醒局麻状态下,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幼鼠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1mL腹腔内注射;造模组每天腹腔注射质量浓度为9g/L的盐水0.1mL;黄芪低剂量组与黄芪高剂量组每天分别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0.1,0.5ml/次。各组于注射后即刻、第2,4天测头部血流量后断头取脑,进行脑组织含水量、一氧化氮及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脑组织含水量。②各组头部血流量、一氧化氮及丙二醛含量测定结果。结果:实验纳入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脑组织含水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造模组在造模即刻明显增加[(87.316&;#177;0.275),(88.259&;#177;0.297)%,P〈0.05],第2天仍未恢复正常水平[(86.973&;#177;0.265),(88.173&;#177;0.445)%,P〈0.05];与造模组比较,黄芪高剂量组第2天明显降低[(88.173&;#177;0.445),(86.542&;#177;0.141)%,P〈0.05]。②各组头部血流量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造模组在造模即刻明显降低[(231.88&;#177;13.33),(139.54&;#177;10.58)mV,P〈0.051,至第4天仍未恢复正常水平[(234.57&;#177;14.38),(145.38&;#177;13.33)mV,P〈0.05];与造模组第4天比较,黄芪低、高剂量组均明显增加[(145.38&;#177;13.33),(288.45&;#177;12.89),(313.82&;#177;21.74)mV,P〈0.01]。③各组头部一氧化氮及丙二醛含量测定结果:造模组在造模即刻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6.55&;#177;5.23),(19.67&;#177;7.17)μmol/L,P〈0.05;(7.88&;#177;2.55),(4.22&;#177;0.12)μmol/L,P〈0.01],第4天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8.65&;#177;17.06),(18.65&;#177;2.12)μmol/L,P〈0.01;(5.29&;#177;0.68),(4.06&;#177;0.39)μmol/L,P〈0.05];与造模组比较,黄芪低、高剂量组第4天均明显降低[(48.65&;#177;17.06),(23.77&;#177;12.79),(24.67&;#177;11.54)μmol/L,P〈0.01;(5.29&;#177;0.68),(4.51&;#177;9.30),(3.68&;#177;0.39)μmol/L,P〈0.01]。结论:黄芪可明显消除缺氧缺血性幼鼠脑组织水肿,增加其脑组织血流量。通过降低一氧化氮及减少自由基损伤代谢产物丙二醛的含量,从而发挥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