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医药卫生   102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儿童偏头痛发作期间脑电图(EEG)、经颅多普勒(TCD)改变,为其临床提供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对46例偏头痛患儿进行EEG与TCD检测。结果 偏头痛发作期EEG、TCD异常率分别为41.3%、82.6%、EEG表现为广泛性慢波,1例出现棘波,TCD表现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减慢或不对称。结论 EEG、TCD对儿童偏头痛能提供客观诊断依据,而且EEG在鉴别偏头痛与癫痫方面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2.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在这些患者中,褥疮的发病率较高,并且难以治愈,是卧床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我科采用褥疮贴治疗褥疮,临床效果显著。现将几点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合应用维格列汀治疗的疗效及对胰岛素剂量的影响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本实验为前瞻性、开放性、前后自身及空白对照的临床研究。设立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110例应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维格列汀50mg,每日2次,治疗12周,对照组为109例应用胰岛素治疗12周的患者,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糖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HbA1c由基线的(9.27±1.42)%降至(7.82±1.36)%,下降了(1.45±1.03)%,对照组HbA1c由基线的(8.86±1.06)%降至(8.02±1.32)%,下降了(0.84±1.13)%,两组下降幅度均P<0.05。以HbA1c≤6.5%和HbA1c≤7.0%为目标值,治疗后试验组达标率为16.36%和43.63%,较治疗前增加12.76%和33.63%;试验组胰岛素用量由基线的53.9IU/d降至41.2IU/d,剂量减少23.56%,对照组胰岛素用量由基线的66.7IU/d降至58.3IU/d,剂量减少12.59%,两组胰岛素减少量P<0.05;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有明显改善;患者平均每日药品费用较治疗前无明显增加(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共14例患者(12.7%)发生一般性低血糖事件(24件·次),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与对照组比较,低血糖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利于实现HbA1c达标,并减少胰岛素使用剂量,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制备携载多西紫杉醇的新型超声微泡,并观察其药物携载能力。方法以PLGA为膜材料,以多西紫杉醇为携载药物,采用复乳化法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载药超声微泡;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药物含量及超声环境下的释放量。结果载药超声微泡样品呈白色粉末状,表面光泽且粒径较均一,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可达2.36%和61.40%,且稳定可控;模拟超声环境下药物释放量明显增加。结论所制微泡对多西紫杉醇的携载能力有明显提高,并可在超声环境下稳定释放药物。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铜绿假单胞菌在亚抑制浓度( SIC)的左氧氟沙星作用下毒力因子表型及基因表达的变化并探索其可能的调控途径。方法用临床标准菌株PAO1及其密度感应系统( QS)的基因突变株,测定不同浓度下菌株生长曲线,以不影响细菌生长的最高抗菌素浓度为亚抑制浓度。分别测定各菌株在SIC的抗菌素作用下生物膜形成、绿脓菌素和鼠李糖脂的变化。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测定菌株毒力蛋白编码基因以及QS基因在SIC的左氧氟沙星作用下表达的变化。用生物发光法测定QS信号分子在SIC的抗菌素作用下的变化。结果在SIC的左氧氟沙星作用下,PAO1的毒力因子编码基因和QS调控基因(lasR、rhlR)表达均显著增加,PAO1野生株的毒力因子也增加,但lasR、rhlR突变株无此变化,同时QS信号分子水平也无显著变化。结论亚抑制浓度的左氧氟沙星促进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的产生,这一效应是通过lasR和rhlR调节实现的,但这一调控作用可能并不是直接通过AHL信号分子完成。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初步探讨慢性肺曲霉病(chronic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CPA)患者血清曲霉特异性IgG抗体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3至2019-02收治的27例CPA患者,根据治疗后第90天情况分为改善组(19例)和进展组(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第1个24 h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II)评分,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曲霉特异性IgG抗体及血常规、G试验、GM试验等。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APACHEII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G试验、GM试验,以及曲霉特异性IgG抗体值水平。评估其对预后的预测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第1个24 h的APACHEI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后的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CRP、PCT、血清G试验、GM试验水平相近。进展组血清特异性IgG水平为(178.8±24.6)AU/ml,明显高于改善组的(122.3±19.5)A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5,P<0.05)。结论 血清曲霉特异性IgG值可作为CPA患者预后判断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 探讨包皮环切术后难治性并发症综合外科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10例包皮环切术后难治性并发症患者.其中,5例隐匿型阴茎行隐匿型阴茎矫正及局部皮瓣转移术;1例阴茎扭转行皮肤松解皮瓣转移术;1例尿道外口狭窄行尿道外口开大及皮瓣转移术;1例包皮过短行阴囊皮瓣修复术;2例龟头、阴茎部分坏死的患者行阴茎延长及皮瓣转移术.结果 本组共10例患者.随访2个月至6年,术后阴茎隐匿、阴茎扭转偏斜及尿道外口狭窄均获得矫正,排尿通畅,阴茎勃起时无疼痛及牵扯感;2例龟头、阴茎部分坏死的患者,术后均可站立排尿,阴茎长度较术前明显增加,效果满意.结论 针对包皮环切术后发生的难治性并发症,需要根据其不同的并发症特点,结合具体的功能需要及相应的美学特点进行皮瓣转移术,并联合其他整形外科的特殊手术方法,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9.
文题释义:双网络生物墨水:生物墨水是指可以用于生物3D打印机的材料,具有类似细胞外基质的理化性质,可用于制造与人体器官相似的组织。双网络生物墨水内部具有两种交联网络,能使体外构建的组织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同轴细胞打印:生物3D打印也叫细胞打印,是指操控细胞生物墨水体外构建活性组织的过程。同轴细胞打印是生物3D打印的延伸和发展,通过结合多层同轴针头可以直接快速制备含有内部连通网络的组织工程支架。 背景:细胞体外培养情况下无法在远离营养物质200 μm以上的区域存活,血管网络构建对组织工程领域厚组织和器官再生至关重要,同轴细胞打印为体外构建类血管通道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目的:优化生物墨水的同轴细胞打印性能,制备具有类血管结构的组织工程支架。 方法:通过间歇式巴氏灭菌制备无菌海藻酸钠溶液,冷冻保存;以脱胶蚕丝为原料制备无菌丝素蛋白冻干粉,密封保存;将丝素蛋白冻干粉加入解冻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再加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生物墨水;将生物3D打印机的外轴连接生物墨水,内轴连接交联剂,同轴打印类血管支架材料,进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扫描、扫描电镜观察;拉伸测试海藻酸钠与丝素蛋白/海藻酸钠同轴打印环形试件(不含细胞)的弹性模量。采用冷冻保存7 d的海藻酸钠溶液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制作同轴打印支架,冷冻保存7 d的海藻酸钠溶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密封保存6个月的丝素蛋白冻干粉制作同轴打印支架,培养24 h后死活染色观察细胞存活率。设计打印串联与并联结构的类血管支架,培养1,3,7,10,14 d后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扫描显示,该混合生物墨水最高打印高度为9层,整体厚度约为4.4 mm;扫描电镜显示,类血管支架的中空纤维丝外壁呈无规则条状卷曲,存在微米级内部连通孔隙结构,中空纤维丝内壁具有更致密的孔隙结构;②丝素蛋白/海藻酸钠同轴打印环形试件的弹性模量大于单纯海藻酸钠同轴打印环形试件(P < 0.05);③采用保存7 d海藻酸钠溶液制作的支架细胞存活率为(86.7±3.4)%,加入丝素蛋白冻干粉支架的细胞存活率为(98.1±1.2)%,说明冷冻保存7 d的海藻酸钠溶液未染菌,丝素蛋白的保质期可达6个月;④并联结构类血管支架培养7,10,14 d的细胞增殖活性高于串联结构的类血管支架(P < 0.05);⑤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类血管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机械性能。 ORCID: 0000-0002-5556-6672(张一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治疗压力性损伤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的院外带入3期和4期压力性损伤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伤口专科护士主导下的经验性伤口处理,如需会诊,则由经管医生或主导护士按需分步进行。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团队(MDT)诊疗模式进行处理。[结果]观察组的伤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对压力性损伤进行治疗,效果理想,有效促进压力性损伤的愈合,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