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5 毫秒
51.
<正> 电转复消除右束枝传导阻滞过去未见报道,一般认为电转复不能消除束枝传导阻滞。本院遇到一例急性心肌梗塞,右束枝传导阻滞,并因吞咽动作诱发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采用电转复,意外的消除了右束枝传导阻滞。患者,男,60岁。因饱餐后心绞痛发作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已二十年。来院时血压160/110mmHg,脉搏120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37.5℃,头颈部无异常,两  相似文献   
52.
2007年全国布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以来,我国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迅速上升.为掌握疫情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预测疫情发展趋势,为制定布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按<全国布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国设立15个布病固定监测点和6个流动监测点进行重点监测,现对2007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3.
我县布病始发于1953年,在镇赉镇南岗子管理区太平山屯。60-70年代布病疲情维持在较高水平,80年代疲情开始逐年下降,90年代中后期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外埠疲源的输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疲情再度出现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54.
心区交感神经阻滞对慢型克山病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克山病是以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表现 ,原因不明的地方性心肌病。心脏明显扩大且反复心力衰竭的慢型克山病预后很差 ,目前尚无根本治疗方法。我们应用心区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慢型克山病取得了较好疗效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慢型克山病患者 8例 ,均为黑龙江省克山病地区长期居住的农民。男 6例 ,女 2例。平均年龄 ( 43± 8)岁 ,均曾因心力衰竭反复住院。心功能 级 4例 , 级 4例 ,平均 ( 3.5±0 .5 )级。3例患者同时伴有右心衰 ,4例患者有慢性房颤。1.2 治疗方法 胸交感神经阻滞 :胸 3- 4 或胸 4- 5棘突间隙穿刺…  相似文献   
55.
56.
布氏菌感染豚鼠的体外血栓质量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57.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引起前胸压榨性疼痛。若冠状动脉血液供应急剧减少或中断,可出现持久的,含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的胸骨后剧烈疼痛,甚至静脉注射麻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急性附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附睾炎手术治疗48例,其中42例行附睾精索外膜切开引流术,6例行附睾切除术;非手术治疗21例。结果急性附睾炎手术组患者术后降温效果好,止痛迅速,复发率低,残留硬结少。结论急性附睾炎行附睾精索外膜切开引流能迅速止痛,降低附睾炎的复发,提高睾丸的存活,减少不育,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9.
目的以超声心动图为评价手段,探寻心区交感神经阻滞(TEB)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右心腔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DCM患者43例,分为对照组和TEB组。对照组给与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TEB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以0.5%利多卡因每2h经硬膜外导管推注1次(夜间睡眠除外),阻滞心区交感神经(胸1-5)。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室(RV)横径,右心室射血面积分数(RVEFA),三尖瓣环游离壁组织收缩速度(TVSm)等指标,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差异。结果TEB组LVEDd和RV横径显著缩小,而LVEF、RVEFA显著增加[RVEFA(0.23±0.08)vs(0.36±0.08),P<0.05],TVSm显著增加[(7.54±2.02)cm/s vs(9.64±2.03)cm/s,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TEB在改善左心室的腔径和收缩功能同时缩小右心室腔径,改善右心室收缩功能,这为改善DCM的预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治疗足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因拇外翻行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手术的3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手术均采取切开融合,固定方法采用锁定接骨板固定,术前、术后分别测量拇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及美国矫形足踝学会足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分并进行比较,并观察术后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情况,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AOFAS评分(88. 29±3. 37)分较术前(75. 90±6. 78)分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满意;术后HVA(11.45°±16. 18°)较术前(28. 90°±4. 86°)明显改善,拇外翻畸形矫正满意;术后IMA角度(8. 48°±1. 57°)较术前(16. 29°±3. 00°)也有明显改善,改善了前足宽度。没有不融合病例,2例患者伤口不愈合,经治疗后痊愈。无感染病例。结论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治疗拇外翻,患足术后外观、功能均明显改善,术后拇外翻畸形不复发,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