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1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回顾分析我科室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0住院和门诊收治的确诊支气管内膜结核引发支气管狭窄患者126例,通过支气管镜下新型高压球囊扩张治疗,随访观察评价疗效。方法支气管镜下应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不同直径的用于血管扩张的高压球囊,扩张压力4—14aTm,一次扩张40min,定时气管镜观察126例应用支气管镜下新型高压球囊扩张治疗狭窄支气管开放愈合及相应肺叶复张情况,做结果分析。结果180个狭窄部位中76个支气管复张并良好愈合,相应肺叶重新复张,占42.2%;82例支气管复张且愈合良好,但肺不张部分改善,占45.6%;22例支气管重新狭窄,肺不张无改善,占12.2%。少量出血68例(54%;68/126);稍重度撕裂伤6例,占4.8%(6/126),两周后即再度愈合。未出现重度撕裂大咯血;未出现支气管壁受压坏死患者;少量出血者注入止血药后终止。结论支气管镜下新型高压球囊扩张治疗内膜结核引发的支气管狭窄效果良好,疗效显著,避免了大部分患者肺叶切除,部分患者肺不张好转或痊愈,部分患者支气管狭窄改善,但是肺叶不能复张,关键与患者就诊时机过晚,肺组织完全破坏相关,提示新型高压球囊扩张个值得广泛推广的治疗方法,应倡导尽早实施气管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82.
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气管镜下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3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患者,在常规化疗及镜下注药基础上分别行低温冷冻、高压球囊扩张术及低温冷冻+球囊扩张术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136例中包括肉芽增殖型、瘢痕狭窄型、溃疡坏死型、炎症浸润型,其中显效81例,有效4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2.65%(126/136)。结论镜下注药、低温冷冻及高压球囊扩张术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疗效确切,三种治疗方法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在原因不明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285例原因不明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麻下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观察胸膜的异常表现,并在直视下钳取病变进行病理检查。结果镜下的异常表现主要有:①孤立性、弥漫性大小不等菜花样、乳头状、桑葚状结节或肿块;②广泛分布的大小不等的球形结节或肿块,呈葡萄状、卵石状或铺路石样改变;③广泛性分布的粟粒样或麻疹样小结节影;④乳白色厚薄不一的纤维素沉积和网状分布的粘连带等。活检确诊275例,确诊率为96.5%(275/285)。确诊病例中最常见病因为恶性肿瘤(占67.0%,191/285)和结核性胸膜病变(占20.4%,58/285)等。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病因为肺癌并胸膜转移(占58.1%,111/191)和弥漫性胸膜间皮瘤(占17.8%,34/191)等。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对原因不明胸腔积液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行、确诊率高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七种肺脏介入技术联合应用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7种肺脏介入技术联合应用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67例痰脱落细胞学、细菌学、常规支气管镜等检查均无阳性发现的胸、肺部病变(包括肺门淋巴结肿大、纵隔淋巴结肿大、肺部小结节、小肿块、小片状浸润、少量胸腔积液和胸膜小结节等)患者均先进行超细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刷检术.对于无阳性结果且病灶位于肺门、内或中带的155例患者行X线引导超细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刷枪术;对于病灶位于中、外带且与胸壁不连接的95例患者行X线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于病灶紧贴胸壁的102例患者行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于可疑中央气道病变的59例患者行自荧光支气管镜活检并刷检术;对于纵隔或伴肺门淋巴结肿大的67例患者行气管内超声引导经支气管针吸术(EBUS-TBNA);对于有少量胸腔积液或胸膜小结节的23例患者行内科电子胸腔镜胸膜活检术.结果 诊断阳性率超细支气管镜活检并刷检术为25.3%(118/467),X线引导超细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刷检术为67.7%(105/155),X线引导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术为66.3%(63/95);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67.6%(69/102),自荧光支气管镜活检并刷检术为35.3%(18/51),EBUS-TBNA为77.6%(52/67),内科电子胸腔镜胸膜活检术为52.2%(12/23).7种方法总的诊断阳性率为93.6%(437/467),≤Ⅱ期肺癌(原位癌3例,Ⅰ a期84例,Ⅰ b期63例,Ⅱ a期65例,Ⅱ b期44例)诊断率达82.7%(259/313).结论 联合应用7种肺脏介入技术可明显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虚拟支气管镜导航(VBN)联合经支气管超声导向鞘引导(EBUS-GS)探查技术在,诊断周围型肺癌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将385例周围型肺癌(高分辨CT诊断,8 mm≤结节直径≤30mm)患者分为3组,一组为VBN联合EBUS-GS组,一组为EBUS-GS组,另一组为常规支气管镜组。在VBN联合EBUS-GS组,支气管镜经VBN引导到达靶支气管,并用超声探头探查;EBUS-GS组只有超声探头探查,无VBN辅助;常规支气管镜组,则既无VBN辅助,亦无超声探查,仅有胸部CT片作为参考。结果可供分析的研究对象为最后诊断为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的294例患者。VBN联合EBUS-GS组与EBUS-GS组在诊断率方面无显著差异(82.5%/81.3%,P0.05)。而与常规支气管镜组相比,诊断率有显著差异(82.5%/81.3%/43.3%,P0.05)。亚组分析显示,影响VBN联合EBUS-GS组和EBUS-GS组诊断率的因素,可能为CT影像显示有支气管直通病变,病变直径大于20 mm,超声探头是否在病变内。结论 VBN联合EBUS-GS或EBUS-GS可提高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率;提高其诊断率的影响因素可能包括,CT影像显示有支气管直通病变,病变直径大于20 mm,超声探头是否在病变内。  相似文献   
86.
无创与有创正压通气对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评价无创与有创正压通气在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2 0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 ,每组 10例。A组进行有创通气和常规药物治疗 ,B组进行无创通气和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A组进行有创通气 2 4h后 ,10例患者均明显好转 ,呼吸频率、心率下降 ,PaO2 上升 ,PaCO2 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人工机械通气天数平均为 (9± 4 )d ,住院天数平均为 (15± 5 )d。 10例患者 9例出院 ,1例因呼吸机依赖而死亡。B组无创通气 2 4h后仅 1例治疗有效 ,4例无明显变化 ,5例病情恶化。 9例患者均在 36h之内改为有创通气 ,其中 1例在气管插管时因心跳呼吸骤停死亡 ,2例在有创通气过程中死亡 ,余 6例患者均平稳撤机。人工机械通气天数平均为 (15± 6 )d ,住院天数平均为 (2 1± 6 )d ,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 )。结论 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不宜选用无创正压通气 ,应尽早气管插管进行有创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在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作用和方法。方法  2 86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均采用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口的方式进行气管插管并行人工机械通气 ,多功能呼吸机先采用持续麻醉和辅助 /控制 (A/C)通气模式 ,待病情稳定后再改为间歇指令通气 (SIMV) 压力支持通气 (PSV) ,最后单用SIMV脱机。结果 成功救治 2 34例 ( 81 8% ) ,死亡 5 2例 ( 18 2 % ) ,并发症 72例 ( 2 6 9% )。结论 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是救治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价经X线引导超细支气管镜活检并刷检,结合B超引导经皮肺自动弹性穿刺活检在肺周围型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89例肺外周病变患者先进行X线引导超细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刷检共110次,对于经超细支气管镜检未获得诊断的26例患者,再进行B超引导经皮肺自动弹性穿刺活检共32次。结果经超细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刷检获得诊断者63例,诊断率70.8%。经皮肺自动弹性穿刺活检获得诊断者21例,诊断率80.08%。二者结合后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为94.4%。结论经X线引导超细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刷检,结合B超引导经皮肺自动弹性穿刺活检,可明显提高肺外周病变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中心气道狭窄有多种方法,目前常用的主要有支气管镜引导下的ND:YAG激光、高频电刀、氩等离子体凝固(APC)、光动力疗法(PDT)和冷冻疗法~([1-2]),其共同特点均需多次操作去除肿瘤坏死组织,不能立即见效.  相似文献   
90.
输血传播病毒TTV致病性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通过病例对比 ,进一步研究 TTV是否有致病性 ;对 1例西安地区非甲 -非戊型肝炎但血清 TTV阳性患者套式 PCR终产物纯化测序 ,在验证我们 TTV DNA检测正确性的同时初步研究西安地区 TTV流行株部分分子生物学特点 .方法 在 TTV ORF1区参照文献 [1]设计一套套式 PCR引物 ,并建立稳定的套式 PCR检测法 ,对西安地区 119例非甲 -非戊型肝炎患者及 16 2例健康有偿献血员进行 TTV对比检测和统计学处理 ;对 1例患者套式 PCR终产物纯化测序 ,用 DNAsis软件在计算机上与中国 1株做同源性比较阳性 .结果  119例非甲 -非戊型肝炎患者中 37例 TTV DNA阳性 ,阳性率 31.1% ;16 2例健康有偿献血员中 TTV DNA阳性 30例 ,阳性率 18.5 % ;两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0 .0 5 ,χ2 =5 .2 5 1) .对 1例非甲 -非戊型肝炎患者血清 TTV套式 PCR终产物纯化直接测序 ,测得 143bp序列 ,经计算机比较 ,其与中国 1株同源性为 6 5 .0 % ,差异率为 35 .0 % (>30 .0 % ) .其中6 2 bp序列同源性高达 75 .8% .结论  TTV可能有致病性 ;西安地区可能存在新的 TTV流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