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目的: 探究炎症标志物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抗PD-1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的预测价值。 方法: 动态监测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抗PD-1治疗的222例晚期NSCLC患者的血清炎症标志物,应用ROC曲线计算最佳截断值并将炎症指标分为高和低水平两组。以Log-Rank检验和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各炎症标志物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估算PFS和OS的风险比。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各炎症标志物基线水平高和低两组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相关性,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治疗前(基线)与首次PR、PD时及发生irAE时各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差异。 结果: 血清炎症标志物NLR、MLR、PLR、LDH、CRP和IL-6基线水平升高与患者的PFS和OS显著缩短有关(圴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升高的PLR、MLR和LDH是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或 P<0.01)。NLR、LDH、CRP 和 IL-6水平在患者首次获得PR时显著降低(P<0.05或P<0.01),LDH、CRP、IL-6 和 TNF-α 水平在出现 PD 时显著升高(P<0.05或P<0.01)。发生irAE时,LDH、CRP、IL-6、IL-10和TNF-α水平与基线水平相比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晚期NSCLC抗PD-1治疗中炎症标志物水平的下降提示患者病情改善,其水平的上升则提示病情进展且与irAE的发生相关,动态监测炎症标志物可以预测抗PD-1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有助于筛选抗PD-1治疗的最佳晚期NSCLC人群。  相似文献   
42.
目的建立金莲花药材中3种碳苷黄酮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以比较不同产地金莲花药材及不同部位中3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Shim-pack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体积分数为0.35%的磷酸溶液(体积比为16∶84),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45 nm,柱温:25℃。结果荭草苷、牡荆苷、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能够达到基线分离;荭草苷在9.94~99.40 mg·L-1、牡荆苷在2.49~24.90 mg·L-1、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在10.64~106.4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方法为金莲花药材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开发提供了参考,有利于控制金莲花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采收期金莲花3种碳苷黄酮成分的动态变化,确立金莲花的最佳采收期,为金莲花取得最大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0.35%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在345 nm波长处同时测定不同采收期金莲花中荭草苷、牡荆苷、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3种碳苷黄酮成分的含量。结果:金莲花中3种碳苷黄酮成分的含量不同时期存在差异,均以开花后3~6 d为最高。结论:开花后3~6 d为金莲花的最佳采收时期,方法简便、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为金莲花取得最大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Tenascin-C在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并分析其表达变化对骨质疏松的调控。方法以免疫印迹法检测 去卵巢致骨质疏松的小鼠股骨松质骨的Tenascin-C 表达变化。体外诱导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 分化,检测瞬时转染 Tenascin-C的siRNA后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以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软件STRING筛选与Tenascin-C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蛋 白质。在上述候选蛋白中,以免疫沉淀法验证了Tenascin-C与Wnt通路内源性抑制蛋白Dickkopf-1(Dkk-1)的相互作用,并以 免疫印迹检测Tenascin-C对DKK-1的调控。此后进一步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了Tenascin-C对Wnt信号通路转录活 性的影响。结果去卵巢骨质疏松的小鼠股骨松质中Tenascin-C 蛋白表达急剧下降。降低Tenascin-C 的表达能够阻遏 MC3T3-E1向成熟成骨细胞分化,反之,在此基础上过表达β-Catenin可逆转前者导致的成骨细胞分化阻滞。Tenascin-C结合于 DKK-1,敲低Tenascin-C可上调DKK-1的表达并降低Wnt通路的转录活性。结论Tenascin-C的下调可能通过减弱对DKK-1 的负调控从而抑制Wnt通路的转录活性,进而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并介导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联合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干预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组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联合干预.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后,采取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scale,ESCA)、健康状况调查表(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联合干预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从醒神通督立法,以艾条温针灸为主治疗中风病吞咽障碍,并与普通针刺治疗该病相比较,以观察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中风病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艾条温针灸组(观察组)和普通针刺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15日为1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进食评估问卷调查(EAT-10)评分及中风病疗效评定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艾条温针灸为主治疗中风病吞咽障碍,其立法切中病机,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7.
经直肠超声术前评估直肠癌保肛与非保肛手术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晓东  宋欢  李立  何帆  叶文  时莹瑜 《西部医学》2009,21(2):253-255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术前评估直肠癌对于预测保肛与非保肛手术方案选择的价值。方法纳入病理诊断为直肠癌且肿瘤下缘距齿状线≤10cm者49例,其中行保肛手术38例,非保肛手术11例。所有患者术前行TRUS评估,记录术前TRUS分期和预计手术方案,与术后病理分期和实际手术方案进行比较。结果UT分期与术后PT分期有关,而与术后PN分期无关。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当此距离≥7cm时一律选用保肛手术;当此距离〈7cm时,若肿瘤厚度〈13mm时,一般选用保肛手术。结论运用TRUS对直肠癌患者行术前评估,可以得到肿瘤厚度,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和uT分期3个影响手术方案的客观指标,为临床医师预测保肛或非保肛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8.
目的系统评价促排卵治疗与卵巢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和CNKI,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2年2月,纳入关于促排卵治疗与卵巢癌发生风险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并交叉核对后,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计算纳入队列研究的合并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以及病例-对照研究的合并优势比(OR)及其95%CI。结果共纳入4个队列研究(暴露组23 162例,非暴露组11 472例)和4个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1 666例,对照组5 889例)。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孕症患者中运用促排卵治疗不增加卵巢癌的发生风险[RR=1.07,95%CI(0.81,1.42),P=0.63];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促排卵治疗与卵巢癌的发生无关[OR=1.28,95%CI(0.78,2.08),P=0.33],但当对照组为正常人群时,促排卵治疗导致卵巢交界性肿瘤的发生风险增加[OR=1.71,95%C(I1.05,2.79),P=0.03]。结论促排卵治疗不增加卵巢癌的发生风险,但与正常人群相比,可能增加卵巢交界性肿瘤的发生风险。由于纳入研究数量较少,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尤其是前瞻性队列研究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9.
经口咽下颌骨劈开入路处理上颈椎或上、下颈椎腹侧病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口咽下颌骨劈开入路处理上颈椎或上、下颈椎腹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口咽唇面下颌骨劈开入路处理伴有下颌关节僵直的陈旧性寰枢椎脱位1例,行TARP钢板内固定术;处理枢椎体肿瘤1例,行C2椎体肿瘤切除,异形钛网笼置入重建椎体,同期行后路C1~C3椎弓根钉棒植骨内固定术。采用经口、舌、唇面下颌骨劈开入路处理C1~C5肿瘤1例,行肿瘤切除,异形钛网笼置入重建C2~C4椎体,同期后路C1~C5附件肿瘤切除.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病变部位显露满意,顺利完成手术操作。随访12~24个月。2例肿瘤患者的肿瘤切除彻底,前路椎体重建满意,后路内固定稳妥,临床症状消失,行走正常;1例寰枢椎陈旧性脱位患者的寰枢椎达解剖复位,颈髓减压充分,C1~C2前路内固定稳妥,临床症状消失。结论:经口咽下颌骨劈开扩大入路适合于处理同时累及上下颈椎的腹侧病变或患者张口困难的上颈椎腹侧病变。  相似文献   
50.
何帆  胡丽娜  胡建国  李桑琳 《重庆医学》2018,(12):1639-1643,1649
目的 研究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9月,手工检索相关参考文献,纳入PARP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5个RCT,试验组患者1 160例,对照组患者679例.PARP抑制剂治疗较安慰剂明显改善无进展生存[HR =0.34,95%CI(0.30,0.40),P<0.01]和总生存结局[HR=0.73,95%CI(0.55,0.96),P=0.025],增加客观反应率[RR=2.56,95 %CI(1.17,5.59),P=0.020].与单用化疗相比,PARP抑制剂+化疗明显降低疾病进展风险[HR=0.51,95%CI(0.34,0.77),P=0.001],但总生存结局[HR=1.17,95 %CI(0.79,1.73),P=0.440]和客观反应率[RR=1.11,95%CI(0.86,1.42),P=0.420]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RP抑制剂治疗明显增加严重贫血、疲劳、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PARP抑制剂能改善复发性卵巢癌的无进展生存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