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17篇
  免费   624篇
  国内免费   1446篇
工业技术   58987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324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599篇
  2013年   659篇
  2012年   5124篇
  2011年   6568篇
  2010年   1670篇
  2009年   949篇
  2008年   4226篇
  2007年   3975篇
  2006年   3447篇
  2005年   3246篇
  2004年   2729篇
  2003年   2503篇
  2002年   2239篇
  2001年   1947篇
  2000年   1711篇
  1999年   1150篇
  1998年   694篇
  1997年   654篇
  1996年   612篇
  1995年   533篇
  1994年   554篇
  1993年   431篇
  1992年   590篇
  1991年   618篇
  1990年   654篇
  1989年   634篇
  1988年   615篇
  1987年   706篇
  1986年   679篇
  1985年   643篇
  1984年   699篇
  1983年   624篇
  1982年   661篇
  1981年   586篇
  1980年   488篇
  1979年   309篇
  1978年   220篇
  1976年   165篇
  1973年   128篇
  1957年   123篇
  1955年   1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32.
传统对辊破碎机最普遍的两个特点是破碎比小和磨损率高,因而,使其不能经常在选矿流程中得到应用,它的很多优点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本文介绍一种被称为辊筒非圆柱形辊式破碎机(缩写为NCRC破碎机),其目的是克服传统对辊破碎机的以上缺点。NCRC破碎机具有两个交替排列的平面-凸圆面辊筒和平面-凹圆面辊筒组成,这两个奇特的辊筒外形增大了矿粒与辊筒之间的啮角,使得NCRC破碎机的破碎比比传统对辊机大,NCRC破碎机样机试验表明,即使对很硬的矿石也能获得破碎比大于10:1的结果。此外,幅地NCRC破碎机的破碎过程为对辊破碎机和颚式破碎机两种的联合作用,因而这种辊面外形变化的新式辊筒的磨损率得到降低。  相似文献   
33.
恰当的维修对最大可能地提高作业率和生产率极为重要 ,介绍了设备性能监测与诊断技术 ,以及修理和维护计划的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34.
35.
介绍了马尔马里克河土坝滑坡的成因,对滑坡进行了分析研究。强调了进行监测对于预测滑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6.
威维霍抽水蓄能电站对昆士兰电网及其业主塔朗能源公司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本文报道了用I-I'法测量在超高真空中n型GaAs(110)解理面上制备的Cu、Ag、Au二极管的肖特基势垒高度,以及用同步辐射的软X射线光电子谱测定的Cu在n型GaAs(110)上界面费米能级的位置.两种方法的结果符合得很好.贵金属在n型GaAs(110)上界面费米能级的位置处于导带以下0.9±0.05eV处,相当于同样数值的势垒高度,并与缺陷模型中的施主能级的位置相对应.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介绍再入飞行器可能的最佳外形的研究情况。选择再入飞行器最佳形状的准则是:气动稳定性、端头和截锥体边界层转捩的发生和传播、非对称端头形状变化引起的配平、最小的再入散布以及助推器的尺寸和重量限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根据上述准则,与球形端头相比,扁圆形端头(例如平面端头或5×1椭球形端头)具有较好的潜在性能。对于后体,只考虑了双锥外形,并且经研究确定最佳的双锥外形有如下特点:θ_1≈2θ_2和R_b≈2R_i,其中θ_1,θ_2分别为前后锥的半锥角,R_i是双锥连接处的当地半径,R_b是再入飞行器的底部半径。在这些约束条件下,有可能在截锥体边界层转捩性能不降低的条件下,改善再入飞行器的气动热力学性能,例如x_(c·p),随M_∞和α的变化小;烧蚀端头对下游的影响降到最小。本文也对文中提出的再入飞行器最佳外形的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9.
煤焦油工业是西欧的传统工业,有很长的历史,早在150年以前,欧洲就是煤焦油工业的发源地。十八世纪初,英国建立了钢铁工业。1681年英国较早地发表了研究煤焦油生产和应用方法方面的专利,并于1820年首先实现煤焦油的工业化生产。30年后德国也实现了工业化。西欧煤焦油工业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里程碑是以煤焦油为原料的染料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在英国和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德A·G法本公司、(是德国的大型公司,战后并入巴登苯胺烧碱工厂)、拜耳公司、赫希斯特公司以及其他公司,在开发染料工业上做过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0.
蔗糖化学工业的出现要从有机化工原料(石油和煤)的成本急升来考虑,能源价格飞涨而世界糖价却徘徊于不经济的基线与暂时的高价之间,跟着的是不可预见的产量不足。正如目前那样,如果糖能打进食品以外的市场,那么这一可供补充和有保证的需求将会刺激增加糖产量的投资,而且可以避免一定时期会出现的糖过剩引起的不景气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