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9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31.
ZSM-5/MCM-41复合分子筛汽油降烯烃反应条件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在固定床加压连续微反装置上,对纳米组装法合成的ZSM-5/MCM-41复合分子筛的汽油降烯烃反应条件进行考察。通过对不同反应温度、压力和空速条件下反应产物的族组成分布、液体收率和积炭量变化的分析,得到了复合分子筛汽油降烯烃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73 K,反应压力2 MPa,空速3.0 h-1。复合分子筛失活主要是由积炭产生,ZSM-5/MCM-41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32.
褐煤灰及改性褐煤灰吸附水中镍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昭通褐煤灰和改性褐煤灰作为吸附剂处理水中重金属离子(Ni2 ),发现改性褐煤灰对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考察了接触时间、温度、pH值、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及吸附剂用量等凶素对Ni2 脱除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褐煤灰吸附Ni2 的机理.  相似文献   
33.
针对页岩油加氢改质过程中氮化物脱除特点,将原料油中氮化物依据脱除活性划分为2、3、4或5个集总,建立4种相应的加氢脱氮集总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了反应压力、液时空速、氢/油体积比及氮化物自阻碍因素对不同集总加氢脱氮反应的影响。以60个实验数据点为基础,求解得到动力学模型参数。对比4种动力学模型拟合效果和外推效果,并选用最佳模型预测原料油加氢脱氮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4种模型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3,均方差均小于19,较为合理。五集总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拟合相对误差小于5%,可以较好地描述页岩油中氮化物脱除反应。五集总模型预测的龙口页岩油加氢脱氮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9315 K、反应压力9 MPa、液时空速05 h-1,与工艺条件考察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4.
世界油砂资源的研究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砂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石油资源,世界油砂资源折算为油砂稠油约4000×108t,大于天然石油探明储量。世界上最大的油砂矿在加拿大西部的沉积盆地,总储量约占世界储量的50%。委内瑞拉也拥有巨大的油砂稠油资源,其次为俄罗斯和美国等,中国的油砂资源尚未经详细勘察。油砂的结构可以分为亲水性和亲油性两类,亲水性油砂较易将稠油与固体颗粒分开,而亲油性油砂则较难将稠油与固体颗粒分开。油砂开发、稠油提取以及油砂干馏主要有露天开发和稠油提取、油砂干馏、地下就地提取稠油三类工艺。工业上油砂露天开采、经热碱水抽提制取的稠油除了直接出售,也可加工改质制成合成原油或轻质油品出售,加工改质主要有延迟焦化和流化焦化两种工艺流程。目前世界上只有加拿大有大规模的油砂开发和提取稠油及稠油加工工业,阿尔伯达省油砂稠油等油品的总产量达到130×104bbl/d,占加拿大总原油产量的45%,盈利较丰厚。美国有几家公司正在进行美国油砂的抽提研究和中型试验,尚无工业生产。中国石油大学等进行了中国及其他一些国家油砂的抽提和干馏研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等进行了中国油砂抽提和干馏等研究及中试。中国三大石油公司都涉足加拿大油砂工业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5.
抚顺页岩油柴油馏分加氢精制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硫化态Co-Mo/Al2O3为催化剂,利用固定床小型加氢反应装置,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体积空速、氢/油体积比对抚顺页岩油柴油馏分加氢精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增大反应压力、降低体积空速,有利于抚顺页岩油柴油馏分的脱硫、脱氮和烯烃饱和,特别是可明显提高加氢脱氮效果,而氢/油体积比的改变对产物性质影响相对较小。在反应温度380℃、反应压力7MPa、体积空速0.5h-1、氢/油体积比600的条件下,抚顺页岩油柴油馏分加氢精制后,其杂原子和不饱和烃含量低、密度小、芳香烃含量少,可作为优质清洁柴油直接使用。  相似文献   
36.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FCC技术、醚化改质技术、芳构化改质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的发展状况。对FCC自身进行改造的方法简单易行;轻汽油醚化和芳构化改质技术不仅降低了汽油的烯烃含量,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但汽油中醚类及芳烃的含量都有一定的限制。目前要降低汽油烯烃含量,需要发展一整套综合技术或措施,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对汽油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比重,增加烷基化、异构化、芳构化、重整等汽油的比例。  相似文献   
37.
催化加氢热解反应催化剂前躯物四硫代钼酸铵的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FT-IR和X-射线衍射分析手段,对催化加氢催化剂MoS2的前躯物(NH4)2MoS4分段热分解和晶体结构等进行了热分解机理研究,还试验了催化热解性能。四硫代钼酸铵的热分解与热处理温度密切相关,350℃以上开始分解为具有催化活性的硫化钼。利用催化剂前躯物浸渍的煤样品,在氢气氛中550℃进行催化加氢热裂解实验,显示出其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38.
本文对吉化集团炼厂油泥进行基本性质分析、热重实验、热解和燃烧特性分析及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吉化油泥含油率为14.74%,含水率为72.82%.通过设置5、10、15、20、30℃/min共5组升温速率,得到热解和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参数.油泥热解过程由挥发阶段及热解阶段组成,主要分为有机物的挥发以及少量易反应杂原子的热解...  相似文献   
39.
富微孔炭质吸附剂吸附天然气的热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吸附天然气汽车的储气罐在充放气时的热效应及其对储气量的影响,实验室利用自行设计的天然气吸附评价装置,研究了富微孔炭质吸附剂吸附天然气的热效应。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充气时最高温度可超过 75℃,放气时最低温度可低于-5℃。充气时最高温度随充气速度的增大而升高,放气时最低温度随放气速度的增大而降低,但当充放气超过一定时间后,这种因热效应带来的吸附床层的温度变化明显减缓。快速充气时,因热效应的影响,吸附剂的天然气储气量体积分数大约有 16%—23%的下降。  相似文献   
40.
黄原胶的性能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重点介绍了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物合成黄原胶的发酵工艺以及产品分离提纯工艺;介绍了黄原胶的分子结构和其假塑流变性、对酸碱稳定性、悬浮乳化性以及与增稠剂的协效性等性能,并介绍了其在食品、石油和纺织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目前国内外黄原胶生产状况作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