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6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59篇
工业技术   234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11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为了合理分配行星轮系的总传动比,并使系统体积小、质量轻,建立了具有3个设计变量、1个目标函数和8个约束方程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用MATLAB优化工具箱进行求解。经实例计算和分析,说明这种优化方法符合实际、准确可靠;设计的数学模型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为深入研究行星轮系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模具制造中的抛光作业是一道不可缺少的工序。现在一般都是采用砂轮、砂纸对铣削面、磨削面、电加工面等进行光滑加工。如果机加工面较细微,那可不必施行抛光作业。但由于机加工的费用较高,因此大多还是用手工进行光滑加工。此外,为了保证精度,对精密模具的机加工比较慎重。要用这类机床加工出较难实现的镜面,也还是要由熟练操作者的手工抛光,才能得到其最终精度。总之,模具制造中的抛光作业是不可缺的,目前的情况是较多地依赖于手工操作。人们  相似文献   
24.
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薄膜生长,迄今广泛应用的是热CVD法(Chemical VaporDeposition)和等离子CVD法,而这些方法是在高温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对那些衬底耐热性较差或者经高温处理其性能和可靠性要降低的器件来说,利用这些方法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提高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性能、集成度和成品率,迫切需要一种能在低温下形成高质量薄膜的薄膜生长新技术。  相似文献   
25.
<正>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因为其耐热性和机械性能良好,近年来受到注意。本发明是关于机械性能优良,而且有阻燃性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以下简称P P T A)纤维。该纤维是由P P T A制得,密度在1.40克/厘米~3以上,双折射值0.2以上,磷原子重量含量和硫原子重量含量之比Wp/Ws在1×10~(-2)以上。本纤维的主要部分由P P T A构成,P P T A以外的聚合  相似文献   
26.
针对低输入电压的逆变场合,提出一种单级Cuk集成式升压逆变器拓扑结构。其通过共用功率元件,将传统逆变器与2个Cuk变换电路集成,并借助改变电容放电路径实现升压逆变。与其他单级升压逆变结构相比,该结构所用器件少,结构紧凑且对称。介绍了该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分析了不同导电模式下的电路工作状态以及升压网络的临界状态,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集成式逆变拓扑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验证了该逆变器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该变换器具有升压能力高、集成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27.
1.概述我厂车轮轧机下斜辊是主动辊,见图1,其工作条件恶劣,它不仅受到高温钢坯塑性流动的强烈挤压和摩擦,而且卸载时又受到喷水冷却,轧辊反复激冷激热,其损坏现象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28.
概述了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应用催化剂的现状,并对研究、工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各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9.
目前我国醋酸工业现状为甲醇羰基化法占38%,乙烯氧化法占41%,乙醇氧化法占21%。乙醇氧化法以粮食为原料,在人多地少的中国,这条路线没有发展前途。乙烯氧化法要消耗宝贵的乙烯资源,国内乙烯主要为油头工艺,成本较高。由于需要乙烯生产附加值更高的聚烯烃产品,国内乙烯资源较紧缺,该法生产装置正逐步退出醋酸生产领域。目前只有甲醇羰基化合成法原料易得,成本较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实际上,在发达国家先进的工艺甲醇低压羰基化法占据醋酸总生产能力的70%以上,其他方法根据各国原料优势而定,国内现状则基本上是乙烯法、乙醇法、羰基化法三分天下。可以预见,国内醋酸工业将面临深刻的结构调整,甲醇羰基化合成法将在国内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30.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Co-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研制成功,使得变换工段进行变革有了物质基础。传统的变换工艺全部使用Fe-Cr系中变催化剂,由于起活温度高(一般为280~300℃),因此该工艺存在能耗高及净化度低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经过近20年的不断开发与工业实践,以下两类较为先进的中变串低变和全低变工艺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高温变换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