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2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以乙醇为分散介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方法,制备粒径范围在1.84~4.23 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并探讨单体用量、分散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分散介质和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对所得聚合物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反应条件下,随着初始单体质量分数和引发剂质量分数的增大以及聚合温度的升高,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增大;随着分散稳定剂PVP质量分数的增大,微球粒径变小;在相同条件下,以乙醇为分散介质比以甲醇为分散介质制得的PS微球粒径大.  相似文献   
42.
铝酸钇晶体原料——氧化钇的提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掺钕铝酸钇晶体的质量与原料的纯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原料的提纯是提高晶体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市售的5NY_2O_3中,稀土杂质(如Sm、Dy等)的含量为ppm量级,非稀土杂质的含量比稀土杂质的含量往往高几个数量级,故提纯工作的重点是降低Y_2O_3中的非稀土杂质的含量。我们把K、Na、Ca、Mg、Si和Fe作为特定杂质。高纯Y_2O_3常用草酸沉淀法提纯。我们也曾用此法。此法在沉淀过程中Fe,Ca产生共沉淀(铁尤为严重),提纯效果不好。亚铁是荧光猝灭剂,含量高时,对激光十分有害。因此,必须首先解决  相似文献   
43.
非线性船舶动力定位系统反步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船舶动力定位系统中数学模型具有耦合、非线性、不稳定等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反步法的非线性输出反馈控制器。首先,采用反步法原理引进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并定义了两个子系统的虚拟控制状态向量,结合供给船舶模型建立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提出了船舶非线性动力定位系统的控制算法,设计了输出反馈控制器。然后,通过李雅普诺夫(Lyapunov)稳定性理论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全局渐近稳定性。最后,针对定位性能和轨迹跟踪性能做了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4.
动力总成系统是整车振动时的重要激励源,对研究整车振动噪声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动力总成悬置的动特性实验对悬置特性进行了参数识别,建立了有效预测动力总成振动情况的简化模型,该模型运算量低且运算更快,接着基于工况参数以及总成各项固定参数进行了动特性仿真,再从振动速度均方根的角度对整机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对整机模型通过改变总成悬置安装角进行了计算,试运算结果与理论结果吻合,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5.
本文讨论了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催化装置改用新的钝化剂后,干气的组分、密度、各组分燃烧热值、流量计量数据的变化。造成各装置能耗较以前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46.
47.
按工序介绍了SP/C和CP/R多组分变化提花条格织物生产中采取的工艺技术措施,并对所制得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产品柔软滑爽,悬垂性好,具有真丝般光泽.  相似文献   
48.
本文基于对主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研究了借助力觉临场感技术实现主从医疗机器人遥操作的控制理论和设计方法。在力和运动的双向控制中采用了新型控制方案,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显示了临场感技术在增强人机交互能力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9.
LXI总线标准规范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鸣  高娜  江义东 《电子测量技术》2010,33(8):22-24,34
针对目前国内在LXI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关键LXI仪器主要依赖进口。深入研究了LXI总线规范和关键技术,如模块通信、同步/触发、IVI驱动和LXI设备网页等,重点对同步和触发技术的原理进行了研究。能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缩小测试测量领域与国外差距,为未来网络化测试设备的研制和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50.
基于组合电路测试生成的Hopfield神经网络模型,讨论分析了利用混沌神经网络的全局搜索能力进行测试生成的有效算法和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测试生成。基于混沌神经网络的算法利用混沌所表现出的遍历性与内随机性进行全局搜索;而遗传算法不同于传统的方法,它不需要故障传播、回退等过程,并具有并行计算的能力。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这两种测试生成算法的可行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