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4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预应力混凝土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目前在世界各地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随着预应力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完善,平面尺寸超长、功能空间超大的建筑也迅速涌现。预应力技术具有明显的节约钢材、增大结构跨度、减少结构自重、提高使用功能、综合效益好等优点,要用好这项技术,并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作用,对于预应力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2.
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的用液相色谱电子喷射离子化联用质谱(LC/MS/MS-ESI)分析五种单端孢菌毒素(trichothecene)的方法.这五种单端孢菌毒素分别为:HT-2毒素(HT-2)、T-2毒素(T-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瓜萎镰菌醇(NIV)和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DON).分析了7种进口麦芽和17种国产啤酒(日本),仅从一种麦芽中检测出了5ng/g的HT-2和23ng/g的NIV,啤酒中仅检测出了0.5~1.4ng/g的DON.该方法可应用在食品质量检测方面.  相似文献   
133.
孟德敬  陆健 《啤酒科技》2007,(11):60-62
本文研究了原料的性质对糖化初始阶段氧消耗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耗氧速率高度依赖于原料的类型,但是,对每种原料而言,在糖化起始的15min内绝大部分的可溶解氧被耗竭。以比尔森麦芽为对照,发现深色麦芽与未发芽大麦两者的耗氧速率均显著高于比尔森麦芽。然而,深色麦芽的耗氧速率似乎和麦芽中酶的活性无关。未来的工作将集中研究氧化反应的性质及其对啤酒风味老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4.
浅色啤酒风味稳定性的改变通常是由于在糖化过程中脂肪酸氧化酶催化脂质降解的申间产物的氧化反应引起的。本文研究了不同褐变程度的麦芽时脂肪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酸氧化酶活性只存在于浅色麦芽中,受高于63℃的糖化温度和特种麦芽中关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尤其是,当浅色麦芽中添加特种麦芽时.能够强烈抑制脂肪酸氧化酶的活力、降低着色潜力.可以有效地降低浅色啤酒老化风味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5.
刚果红法测定麦汁和啤酒中的β-葡聚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以刚果红分光光度法测定麦汁及啤酒中的β-葡聚糖,探讨了实验条件,在pH8.0的条件下,刚果红和水溶性的β-葡聚糖(分子量103~104)形成有色物质,摩尔吸光系数为9.64×(103~104)L·mol-1·cm-1,当参加反应的2.0mlβ-葡聚糖溶液中β-葡聚糖的含量为0~100μg时,反应液吸光度的变化符合比耳定律,变异系数1.1%~5.1%,标样的回收率在90.2%~98.6%之间,测定麦汁或啤酒中的β-葡聚糖时,变异系数为3.7%左右。  相似文献   
136.
研究了二次煮出糖化法(A法)以及一次煮出与浸出耱化法(B法)对啤酒酿造的影响。以同样的原料(即麦芽和少量的辅料玉米)进行了工业化规模的实验。以高浓酿造获得的麦汁和啤酒样品来评价两种糖化方法对酿造的影响。讨论了麦汁的理化指标、啤酒产量、质量以及时间和能量的消耗。结果表明:在啤酒质量上没有显著差别,但是两种方法获得麦汁中的可发酵性糖却相差很大;B法获得的麦汁中舍有较高含量的可发酵性糖,在后续的发酵过程中转化为更多的酒精;因此,B法在获得更多量具有相同质量啤酒的同时能大大降低时间和能量的消耗。  相似文献   
137.
研究了长时间的啤酒连续发酵过程中酵母生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 ,酵母凝聚性先上升后逐渐回复至起始值。酵母的发酵性能、死亡率基本不变。A、B类氨基酸在麦汁中浓度越大 ,在同样降糖率的连续和分批主酵液中的含量差别越小 ;C组氨基酸在麦汁中的浓度越大 ,在连续和分批主酵液中的含量差别也越大。连续和分批主酵液的高级醇含量基本相同 ,乙酸乙酯含量的差异是连续发酵和分批发酵生产的 2种啤酒风味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8.
麦芽高含量的浸出物、高活力的酶和良好的溶解对提高啤酒产量和生产效率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几种澳麦品种在收获后储藏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对大麦的发芽特性、酶的产生和麦芽质量的影响。还确定了最好反映发芽力的发芽试验。四种商业大麦,在室温下储藏一年,每隔一个月取定量样品放置在一18℃,然后分别测量这些样品的发芽力(GE)和发芽指数(GI)。再将这些样品进行微型制麦试验,麦芽质量用标准EBC方法评价。室温下储藏的确影响所有样品的发芽特性,提高了制麦过程中的水解酶类并改善了许多麦芽质量参数。试验结果发现GI与发芽过程中酶的活力以及各种麦芽质量参数具有相关性.因此,GI是反映制麦潜力的一项优良指标。  相似文献   
139.
啤酒花苦味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测定啤酒花中苦味物质的各种方法和近年来的新进展,包括电导滴定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并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不同特点和优良性。  相似文献   
140.
王晶  赵海峰  陆健 《啤酒科技》2007,(6):66-69,75
本文研究了啤酒老化物质糠基乙醚的形成机理和动力学。在啤酒中,糠基乙醚的主要前驱物是糠醇和乙醇。糠醇在啤酒酿造过程中的产生来源已在先期进行了研究,部分糠醇是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还原糠醛而得的。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啤酒而言,大部分糠醇则是和糠醛一起在麦汁煮沸和制麦过程中发生的美拉德反应中合成的。此外,可以肯定的是,糠基乙醚是许多特种啤酒中一种典型的老化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