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3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航空腔型薄壁件铣削变形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应用在飞机中的腔薄壁件刚性差、极易产生加工变形,从而导致加工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在铣削力和初始残余应力场作用下的航空薄壁框类零件的加工变形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其加工变形规律。最后通过铣削试验验证了得到的变形规律的正确性,本研究可为预测和控制航空腔薄壁零件的加工变形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铝合金AA5083超塑性材料的拉伸试验,分析和讨论了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其延伸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佳温度525°C,最佳应变速率1.97×10-4s-1,最大延伸率δ=430%.分别用等应变速率法和速度突变法测定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值.最大m值为0.5.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三组对比试验分析了背压对于5083铝合金锥形件成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背压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成形极限;而在极限状态下,背压胀形的应变也大于无背压时材料的应变。同时,实验发现,3MPa背压下材料的成形性能要好于1.5MPa背压下材料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种新颖的激光器+光纤阵列+光电池+步进电机螺旋机构构成的非接触式位移测量装置,研制了一种新型计算机的控制恒应变速率超塑胀形试验系统,可以进行超塑胀形极限试验。研制表明,系统的机械、数据采集硬件接口以及软件的数据处理三部分的有机结合,可以以不太高的成本,研制出具较高性能的实用试验系统。  相似文献   
15.
微成形是微细加工技术群体中的一项技术。由于尺寸效应的影响,微成形比传统的塑性成形更为复杂。零件微型化导致的尺寸效应,使传统的塑性加工工艺不能直接应用于塑性微成形。在微成形过程中材料不能再被看作是均质的,且材料的流动变形规律由于尺寸效应的影响而表现得非常敏感。以H62黄铜(直径0.5~4.0mm)进行室温镦粗实验的结果表明:由于尺寸效应的影响,随着试样尺寸等比例减小,材料的流动应力呈明显的减小趋势,采用表面层模型对实验结果给予了详细深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6.
表面工程技术、纳米技术和激光技术结合产生了激光纳米表面工程技术。总结了相关的各种主要实现方法。通过对大量现有文献的总结和分析研究可知,可以通过这些激光处理方式对材料表面进行自纳米化或者熔敷制备含纳米颗粒的涂层。  相似文献   
17.
用电火花加工的单边缺口试样,外推得到WC-20(Fe/Co/Ni)硬质合金的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IC,发现表观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CQ(ρ)与试样缺口根部曲率半径ρ呈线性关系,即GQ(ρ)=GIC+Aρ。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断口形貌,认为有4种断裂模式:粘结相撕裂、WC晶闰解理断裂、WC-WC晶界开裂和WC-粘结相边界开裂,讨论了各种断裂模式的断裂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5083铝合金在500℃以下的超塑性,在400℃进行了恒应变速率拉伸试验,获得了应变硬化指数n及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分析了应变速率.ε对伸长率δ,n和m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0℃时5083铝合金可获得的最大伸长率为278%,对应的.ε=0.000 26 s-1,n=0.122,m=0.274;n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减小,δ和m随应变速率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其中δ受应变速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采用拉伸速率突变法,研究Ti-29Nb-13Ta-5Zr(Ti-29-13)合金冷轧后在700~800 ℃和5′10-4~1′10-2 s-1应变速率范围内的高温变形行为和变形机制,并与典型β钛合金Ti-15V-3Cr-3Sn-3Al(Ti-15-3)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合金中均出现了非连续屈服现象,Ti-29-13合金的亚晶行为不同于Ti-15-3合金。Ti-29-13合金的延伸率低于Ti-15-3合金,应力指数n几乎恒定为3.3,变形激活能为152~161 kJ/mol;Ti-15-3合金在730 ℃以上的n值为2.3~2.5,变形激活能为173~176 kJ/mol。  相似文献   
20.
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在产品轻量化、整体化方面正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成形件质量为控制目标,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钛合金多层板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MARC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多层板SPF/DB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预测钛合金板料的壁厚分布规律,并获得优化的压力-时间(P-t)曲线,为后续试验的成形气压控制提供参考依据。基于模拟优化,通过工艺试验得到了良好的超塑扩散连接四层板结构件,实现了SPF/DB成形过程控制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