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论述了一种高精度旋转叶片振动参数叶尖定时检测方法.设计一套叶尖定时传感系统;利用叶尖经过非接触测头的时间进行测量,与传统接触测量方法相比,具有实时性强、精度高、适用于高转速等优点.通过多个叶尖定时传感器实现对叶片振动的实时、全面监测;利用叶根同步传感器减小了由于转速不稳定造成误差的影响.论述了系统原理和叶尖定时信号的处理方法,并做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高定时精度的双屏蔽电容式脉冲传感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叶尖定时测振原理,设计了用于叶尖定时测量的双屏蔽电容式脉冲传感器,并结合预处理电路建立了传感器的控制论模型,对电路系统的带宽计算做了优化.理论计算与仿真表明,该脉冲传感器带宽大、响应快;同时实验结果也表明,传感器具有很高的信噪比和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满足高精度叶尖定时传感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非接触式高速旋转叶片振动测量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叶尖定时原理开发了一套旋转叶片振动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光纤传感、数据采集、振动分析三个部分组成.光纤传感的核心是叶尖定时传感器和光电转换模块的设计,数据采集实现对转换后的脉冲数据进行高速采集、预处理和与计算机之间的高速通信,振动分析则由计算机软件进行实时处理并显示分析结果.整套系统在现场某大型压气机上进行了原理性验证,同时在高速模拟转子上通过了实时性验证,分析得到的结果与应变片监测的数据完全吻合,保证了整套系统最终应用于压气机叶片振动的在线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套基于叶尖定时传感的旋转叶片振动测量系统.系统主要由光电传感系统、振动信号采集与预处理系统、叶片振动数据处理系统3部分组成.叶尖定时传感器采用单根光纤发射、多光纤接收的Y型结构,并用高性能专用集成芯片完成弱光信号的放大检测,使传感器信噪比大于500,信号带宽大于50 MHz.设计了基于PCI总线,并融合CPLD和DSP技术的高速叶尖定时信号实时采集与处理板卡;建立了同步共振条件下叶片振动的数据处理模型,实现了叶片振动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5.
将D1510H型与D1610型两种组成不同的水性无机锌车间底漆喷涂在低碳钢板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上,并进行不同温度(400,600,700,800℃)下的短期(3 min)高温处理,通过热重-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户外暴晒试验、中性盐雾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两种车间底漆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经短期高温处理的两种车...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非介入测量管道内油体压力的目的,系统采用单片机和CPLD相结合,通过测量超声波在管道油体中的飞越时间,从而测得管内油体的压力.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电路构成、软件设计方法及抗干扰措施.提出了一种反射透射相结合的新方法,消除了管壁和声楔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该系统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具有与被测介质不接触、实时性、便携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Q235钢表面原位合成了VC-Cr7C3复合熔覆层,并研究激光扫描速度对熔覆层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熔覆层组织及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激光熔覆技术可使V、Cr、C混合颗粒间发生原位反应形成VC-Cr7C3复合熔覆层,其主要由黑灰色VC相、灰色Cr7C3相及{FeM}粘结相组成,其中Fe与Cr可共同形成Cr7C3相(M7C3)。激光熔覆凝固形状控制因子K与C元素的分布状况使得熔覆层顶部出现大量碳化物等轴晶组织,中部碳化物等轴晶的含量有所减小,而底部由于C含量较低,其碳化物含量较少,且碳化物晶粒形貌受到激光扫描速度的影响,在1 mm/s时碳化物呈树枝晶组织,在1.5 mm/s时呈等轴晶组织。同时在1.5 mm/s时熔覆层晶粒尺寸明显小于1 mm/s时的。以上熔覆层组织结构与成分变化使其硬度随层深的增加而降低,同时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熔覆层的硬度也逐渐增加,熔覆层的硬度高于Q235钢3倍以上。在1.5 mm/s时熔覆层摩擦因数为0.4,低于Q235钢基材的0.6,且熔覆层磨损量显著低于Q235钢基材。由此可知,激光熔覆VC-Cr7C3复合熔覆层可用于碳钢的表面高硬、耐磨改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首先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了醚化工艺参数对木质纤维羧基含量的影响;其次探究了羧基含量对纤维形貌、结晶结构、保水值及其在烟草薄片中分散性的影响;最后比较了不同羧基含量的纤维对辊压法烟草薄片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3个工艺参数对纤维羧基含量影响顺序为:反应药品浓度浆浓反应时间。羧基含量与反应药品浓度成正比,与浆浓成反比,较佳的反应时间为50 min。随着羧基含量的上升,纤维平均宽度逐渐增加,纤维质均长度先增加后减少,而细小纤维含量先降后升。此外,羧基含量的上升提高了纤维的保水值及其在烟草薄片中的分散均匀性。相比于外加原纤维的样品,当羧基含量≥0.65 mmol/g时,醚化改性纤维能显著提高辊压法烟草薄片的抗张强度,提升幅度为35.8%~106.6%。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浸渍工艺将壳聚糖填充到纸张的孔隙中形成密实的结构,制备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壳聚糖/纤维素纤维复合纸,并对其光学性能、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分别与桉木浆、苇浆、杉木浆、麻浆纤维制备的复合纸均呈现出优异的光学与力学性能。其中壳聚糖/桉木浆纤维复合纸(70 g/m2,壳聚糖用量60%)的性能最佳,其透明度为88%,雾度为88%,拉伸强度和韧性分别达到75.0 MPa和7.68 MJ/m3,平均耐折度超过5000次;同时壳聚糖的加入赋予了复合纸较佳的耐水性,在达到43.9%饱和吸水率时,复合纸厚度仅增大12.5%,且达到38.1%的湿抗张强度保留率。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首先通过筛分获得尺寸逐渐减小的4种级分木质纤维;分别将其按照一定间距平行排列在载玻片上,探究单根木质纤维的尺寸对雾度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浸渍工艺将由木质纤维制备的纸张与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简称CMC)结合,制备高透光率木质纤维/CMC复合薄膜,并探究木质纤维尺寸对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尺寸与单根木质纤维和复合薄膜的光散射性能成正比,而对透光率影响不显著。随着木质纤维尺寸的减小,单根木质纤维的雾度从7.2%降低至2.9%,纤维素复合薄膜的雾度从83.1%降至71.9%。这说明大尺寸的木质纤维是制备高雾度、高透光率纤维素复合薄膜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