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9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31I人源抗HBs Fab在裸鼠人肝癌模型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在人源抗HBsFab表达载体构建、抗体片段表达及纯化成功后,进行放射免疫显像研究,以评价其在动物模型中的免疫导向活性。方法用131I标记人源抗HBsFab,经腹腔注射l,3,5,7d后行裸鼠人肝癌模型放射免疫显像,于第7天作组织分布测定,并以鼠源抗HBsAg单抗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标记抗体注入后第3天即获阳性显像,第5天更加清晰,此时人源抗HBsFab、鼠源单抗及无关Fab的瘤/肝放射性比值分别为5>4,4>0和0>9。结论人源抗HBsFab具有良好的导向活性,为其用于肝癌的导向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2.
自身免疫性疾病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症(SS)、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噬菌体抗体库。方法从多例确诊的高滴度自身免疫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抽提总RNA,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免疫球蛋白分子轻链κ、λ基因及重链Fd基因。经SacI和XbaI限制性双酶切后,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将轻链基因片段克隆入同样双酶切的pComb3Hss载体中以构建轻链文库,随后将重链Fd段PCR产物经XhoI和SpeI双酶切后载入同样处理的κ/λpComb3Hss载体,然后将重组质粒κ/λ—Fd-pComb3Hss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用辅助噬菌体M13K07感染XL1-Blue,则可在噬菌体表面表达出随机的重组抗体库。结果提取的淋巴细胞总RNA及合成的cDNA质量好,PCR扩增了长度为660bp的轻链κ、λ基因及重链Fd基因,成功构建了库容为4×10^4的轻链抗体库和库容为6×10^4的Fab片段噬菌体抗体库,酶切及PCR鉴定均正确无误。结论成功构建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噬菌体抗体库,为进-步筛选出高亲和力抗体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目的建立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mR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mRNA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O-RT-PCR)方法,并在食管癌组织中作初步应用。方法采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分别以pMD18-VEGF-C和pMD18-VEGFR-3质粒作为定量模板,应用循环阈值(Ct)定量起始模板,建立检测食管癌组织的VEGF-CmRNA和VEG—FR-3tuRNA的实时FQ-RT-PCR方法。结果所建方法的线性范围:VEGF-CmRNA和VEGFR-3mRNA均为10^3~10^8拷贝/μg总RNA;测定VEGF-C mRNA低值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7.07%和9.04%,测定VDGF-CmRNA高值的批内、批间CV分别为7.55%和10.28%;测定VEGFR-3mRNA低值的批内、批间CV分别为7.69%和12.49%,测定VEGFR-3mRNA高值的批内、批间CV分别为7.31%和9.17%。24例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癌组织VEGF-CmRNA和VEG—FR-3 mRNA的测定范围分别为3.69×10^4~9.44×10^6拷贝/μg总RNA和2.54×10^4~8.03×10^6拷贝/μg总RNA,均值分别为2.18×10^6拷贝/μg总RNA和2.27×10^6拷贝/μg总RNA。16例无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癌组织VEGF-CmRNA和VEGFR-3mRNA的测定范围分别为2.32×10^3~5.85×10^5拷贝/μg总RNA和7.31×10^2~8.21×10^4拷贝/μg总RNA,均值分别为1.08×10^5拷贝/μg总RNA和1.68×10^4拷贝/μg总RNA。提示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VEGF-C和VEG—FR-3基因表达水平上调。结论本组建立的检测VEGF-CmRNA和VEGFR-3mRNA的实时FQ-RT-PCR方法灵敏、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供VEGF-C、VEGFR-3基因表达的临床检测和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C型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和CC型趋化因子受体6(CCR6)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检测50例PBC患者、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PBMCs中CCL20和CCR6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PBC患者中CCL20和CCR6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P<0.01);并根据临床不同分期检测后发现,PBC患者中Ⅲ、Ⅳ期CCL20和CCR6 mRNA的表达较Ⅰ、Ⅱ期明显升高(P<0.05)。结论 PBC患者CCL20和CCR6 mRNA的表达与PBC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参与PBC的调控机制,从而可能为PBC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65.
目的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克隆、表达聚苯乙烯肽(PS)亲和标签(PStag)和葡萄球菌蛋白A(SPA)免疫球蛋白(IgG)-Fc结合区(ZZ)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进行高效表达并初步纯化,为优化、提升免疫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基因合成技术串联SPA-ZZ结构域和PStag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S-SPA,经酶切和测序确认,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BL21感受态细菌,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转印试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和纯化产物;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验证融合表达产物对亲水ELISA板的表面吸附特性和定向结合兔、鼠IgG-Fc区的效果。结果在合成基因的基础上构建的表达载体经序列分析与限制性酶切证实了串联基因的正确克隆,PAGE结果表明可诱导高表达PStag-SPA,纯化产物对亲水ELISA板的吸附能力较高,表达产物对兔与鼠IgG具有定向吸附能力。结论重组表达的PStag-SPA具有对ELISA板的黏着能力和定向结合兔、鼠IgG-Fc的应用潜力,为优化酶免疫检测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建立人Her2/neu基因mRNA荧光定量检测方法 ,评价该方法 的准确性及稳定性.方法 基于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构建克隆栽体pGEM-T-Her2/neu作为定量模板,通过荧光强度达到一定阈值时的循环数来定量起始模板,以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且在GeneAmp 5700型检测议上测定10例经免疫组织化学法证实Her2/neu表达卅的乳腺癌组织标本,同时对最大值及最小值重复测量.结果 Her2/neu动态检测范围为103~107拷贝/μg RNA(r≥0.996),内参β-actin的动态检测范围为103~108拷贝/μg RNA(r>0.998).10例检测癌组织的Her2/neu表达范围为6.6×104~4.7×106拷贝/μg,最大值10次重复测量值为(4.65±0.55)×106>拷贝/μg,最小值10次重复测量值为(7.36±0.75)×104拷贝/μg.结论 成功建立人Her2/neu基因表达RT-PCR检测方法 ,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用于检测Her2/neu基因表达水平,为进一步应用于乳腺癌预后判断及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κ、λ轻链C区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利用pBAd/gⅢA表达载体和大肠杆菌Top 10克隆和表达κ、λ轻链C区基因片段,探索生物工程技术制备小分子抗原的可行性。方法 经RT-PCR从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mRNA中扩增出κ、λ轻链恒定区基因,限制性双酶切后分别克隆到同样酶切的pBAd/gⅢA质粒中,转化大肠杆菌。酶切鉴定与PCR法筛选出阳性克隆菌株,经Arabinose诱导表达出κ、λ轻链片段。Ni^2 -NTA亲和层析纯化后,以150mg/mL SDS-PAGE与Westem blot鉴定纯化产物,并测定蛋白的相对浓度。结果 SDS-PAGE与Westem blot结果显示,纯化后的产物在Mt 16000处呈致密的单一条带,与克隆基因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致,该带经HRP标记的羊抗人IgG Fab抗体证实为抗体片段成分。结论 κ、λ轻链C区基因的pBAd/gⅢA表达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该原核系统表达的片段具抗原性,为后续的开发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索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受体的表达与血清中皮质醇浓度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9.
人白细胞介素10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人白细胞介素 10重组腺病毒载体 ,为真核表达及其临床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自行设计一对引物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 RT- PCR )技术 ,从活化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出 h IL - 10 c DNA,并将h IL - 10 c DNA克隆到腺病毒载体 p Ad CMV - L ink1中 ,构建 p Ad CMV/ h IL - 10表达质粒。将此表达质粒与腺病毒重组质粒p JM17共转染 2 93细胞 ,通过同源重组产生 h IL - 10重组腺病毒。结果扩增到的 c DNA片段经酶切鉴定、PCR扩增、DNA测序最终确定为 h IL- 10 c DNA;所得人白细胞介素 10重组腺病毒滴度为 1.9× 10 9pfu/ m L。结论本实验为今后研究 h IL- 10的生物学活性及炎症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 PSA,总 - 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 PSA,游离 - PSA)以及 F-PSA和 T- PSA比值 (F- PSA/ T- PSA,F/ T) ,对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和前列腺癌患者的鉴别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技术 ,测定 BPH和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 T- PSA、F- PSA,并计算 F/ T比值。结果 12 3例 BPH者的 T-PSA为 (6 .5± 3.1)μg/ L ,小于 4μg/ L占 6 6 .7% ;F- PSA为 (1.38± 1.18)μg/ L ,小于 0 .93μg/ L占 6 3.4% ;F/ T为(2 1.2± 3.3) %。 5 9例前列腺癌患者的 T- PSA为 (36 .41± 2 2 .17)μg/ L ,大于 4μg/ L的占 93.2 % ;F- PSA为 (2 .2 6± 2 .18)μg/ L大于 0 .93μg/ L的占 76 % ;F/ T为 (11.9± 4.4) %。统计上 F/ T比值显著低于 BPH组。 T- PSA在 4~ 10μg/ L时 ,F/ T比值差异更明显。结论以 T- PSA 4μg/ L、F- PSA 0 .93μg/ L为临界值有意义 ;对 T- PSA在 4~ 10μg/ L时 ,结合应用 F/ T比值有利于对低 T- PSA的前列腺癌患者及早作出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