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D-半乳糖(D-gal)致衰小鼠胰腺结构与功能变化。方法 2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衰老组:小鼠皮下注射D-gal(120mg/kg),每天1次,共42 d;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等时与等量生理盐水。衰老模型建立完成第2天,采外周血测定空腹血糖(FBG)与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称小鼠体重(g)与胰腺湿重(mg)计算胰腺脏器指数;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胰腺光学显微镜下形态;制备胰腺冷冻切片,检测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阳性胰腺细胞的相对吸光度(RA);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胰腺组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RA;制备胰腺组织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衰老组小鼠FBG显著升高,FINS水平降低;胰腺湿重和胰腺脏器指数明显升高;胰腺光学显微镜下结构未见显著改变,但胰岛内单个有核细胞所占面积增加;胰腺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AGEs阳性表达区域RA值明显升高;SOD与T-AOC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D-gal复制衰老小鼠可致其胰腺损伤,其机制与D-gal致胰腺组织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2.
杨虹  罗干  熊梓汀  李巧玲  陈雄斌  王勇 《医学研究杂志》2020,49(1):104-107,103
目的 观察黄柏苍术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尿酸盐晶体诱导的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在致炎后动态观察关节肿胀值,连续给药3天后处死大鼠,收集关节液,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关节液中TNF-α、IL-1β、IL-8、IL-6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黄柏苍术高剂量组、黄柏苍术中剂量组、黄柏苍术低剂量组、秋水仙碱组大鼠的关节肿胀值在6、12、24、48h均高于正常组(P<0.05);在注射后72h正常组的关节肿胀值与秋水仙碱组、黄柏苍术汤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黄柏苍术高剂量组、黄柏苍术低剂量组与正常组间比较均大于正常组(P<0.05),同时黄柏苍术高剂量组和黄柏苍术低剂量组关节肿胀值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处死后黄柏苍术高剂量组、黄柏苍术中剂量组、黄柏苍术低剂量组、秋水仙碱组大鼠、正常组的关节液中TNF-α、IL-1β、IL-8、IL-6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其中黄柏苍术中剂量组、秋水仙碱组的TNF-α、IL-1β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黄柏苍术高剂量组和黄柏低剂量组(P<0.05)。结论 黄柏苍术汤可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释放炎性因子TNF-α、IL-1β、IL-8、IL-6,从而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炎性反应,其抗炎反应强度可能受药物浓度影响。  相似文献   
23.
随着新型呼吸道病毒的出现,群体抵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脆弱性更明显。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非药物干预措施(NPIs)已成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手段,其有效性已得到证实。此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NPIs也显著降低了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和住院率。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NPIs具有其特殊性和挑战,需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儿童呼...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舍曲林和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第3版有关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舍曲林组(30例)和阿米替林组(30例)。分别口服舍曲林20mg·d-1和阿米替林50mg·d-1,依病情可以调整40mg·d-1和250mg·d-1,用HAMD、TESS分别进行病情和副反应评定。结果:舍曲林和阿米替林的抗抑郁起效时间及疗效相近,舍曲林组有效率76.7%,阿米替林组为70.0%(P>0.05),舍曲林主要不良反应是食欲减退和恶心呕吐。结论:舍曲林的抗抑郁作用与阿米替林相似,但不良反应轻,用药方便,对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期出现的抑郁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5.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老年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方法介绍 我院从 1998年下半年用日本引进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Super Lizer HA- 550)治疗老年疼痛患者,并且试用此治疗仪治疗和改善老年患者非疼痛的症状。方法如下: (1)痛点或神经干的照射阻滞法:主要适用于慢性疼痛患者。采用疼痛治疗仪的 B型透镜,对准并贴近痛点或疼痛范围所支配椎旁神经根 (特别在治疗腰腿痛、颈椎病 ),照射量为 80%~ 100%,以患者感觉到温热为宜,注意避免灼伤,照射周期 on/off为 1/1至 2/2s,间断照射 10min;对痛点在四肢且范围又较广者,可让患者手持透镜,照射量为 100%,在疼痛区域进行循环照射,…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氯化锂(Li Cl)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致小鼠Sca-1+造血干/祖细胞(Sca-1+HSC/HPC)衰老及其机制。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小鼠Sca-1+HSC/HPC。纯化后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Li Cl组,正常对照组基础上,加入Li Cl(终浓度10mmol/L);D-半乳糖致衰组,正常对照组基础上,加入D-半乳糖(终浓度166mmol/L),各组培养48h。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CFU-Mix)培养检测Sca-1+HSC/HPC多向分化潜能,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Sca-1+HSC/HPC增殖能力,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β-catenin、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P53、P21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胞质内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i Cl组与D-半乳糖致衰组Sca-1+HSC/HPC增殖能力下降,形成CFU-Mix数量下降,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增加,β-catenin、P53、P21蛋白表达上调,GSK-3β蛋白表达下调,细胞内8-OH-d G水平升高。结论 Li Cl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使细胞DNA氧化损伤,上调P53/P21途径,这可能是导致小鼠造血干/祖细胞衰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7.
目的构建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体外和体内衰老模型,观察BMSCs衰老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对照组:常规培养大鼠骨髓BMSCs,取第三代(P3)细胞继续培养48 h;体外衰老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D-半乳糖(D-Gal,终浓度30 g/L),作用48 h;体内衰老组:大鼠皮下注射D-Gal(120 mg/kg·d),qd×42 d;体内对照组:注射等时等量0.9%氯化钠溶液,模型完成第2天,分离培养BMSCs,取P3细胞进行实验。检测:CCK-8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周期和凋亡率;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BMSCs衰老百分率;DCFH-DA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簇(ROS)水平,酶学法检测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检测P16、P21、P53、CDK2和cyclin D表达。结果 D-Gal体外与体内致衰老组BMSCs增殖能力下降;细胞G0/G1期比例增高、S期比例降低(P0.05);SA-β-Gal染色阳性百分率上升(P0.05);胞内ROS、MDA上升,SOD下降(P0.05);P16、P21、P53表达上调,CDK2、cyclin D下调(P0.05)。结论 D-Gal在体内与体外均能构建BMSCs衰老模型,其机制与D-Gal诱导BMSCs氧化损伤和激活衰老信号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28.
高乌甲素用于腹部手术后镇痛的双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验证高乌甲素氢溴酸盐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按双盲试验对80例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的病人于术终后出现高度疼痛时随机分组并分别im高乌甲素氢溴酸盐4mg,8mg和氯化钠18mg(安慰剂)。观察并记录其镇痛效果,记录各项物理检查与生化检查的改变。结果:2个用药组有效加稍有效率皆占81%,与安慰剂组(41%)相比P<0.01,但2个用药组的显效率皆为0。在镇痛的起效与维持时间上,8mg组优于4mg组。用药后未见有不良反应。结论:高乌甲素氢溴酸盐用于腹部手术后镇痛,强度尚嫌不足,适用于轻和中度的慢性疼痛。  相似文献   
29.
患者男性,71岁,因哮喘反复发作伴严重肺气肿、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后遗症右侧偏瘫而住内科治疗已一年半。1986年11月11日出现高热,右上腹痛和黄疸。临床体征和B型超声波检查均提示急性胆囊炎,同时有肺部感染和哮喘发作,次日起呈持续发作。出现坏疽穿孔的先兆。当日下午2h施行紧急手术,入手术室时仍处于哮喘持续状态。面罩吸氧并静注地  相似文献   
30.
我院采用硬膜外注射小量吗啡作为妇产科术后镇痛,1982年5月至1983年3月共131例,年龄24~70岁,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完成子宫全切除、剖腹产或卵巢肿瘤切除等手术后,将0.03%的吗啡溶液7~10ml注入硬膜外,再拔除硬膜外导管。术后观察患者,除咳嗽和活动时稍感疼痛外,静息时基本无痛,不需用镇痛药:仅1例于术后5小时诉痛而肌注杜冷丁1次,2例于24小时后感到轻度疼痛,但不需用镇痛药。除7例皮肤瘙痒,5例恶心呕吐外,无其他不良反应。以采用此法前的82例类似病人作对照,其中79例于术后2~4小时即需肌注杜冷丁,平均每人需用2.1次。据此,我们认为术终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