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4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目的 :检测未治疗急性白血病 ( AL )患者血浆抗凝血酶 ( AT- )、蛋白 C( PC)、蛋白 S( PS)和α2 纤溶酶抑制物 ( α2 PI)活性 ,探讨 AL止血功能紊乱的原因。方法 :采用美国库尔特电子仪器公司生产的ACL- 2 0 0 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发色底物法检测 AT- 、PC、PS、α2 PI活性。结果 :46例未治疗 AL患者血浆 AT- 、PC、PS、α2 PI的活性与 35例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结论 :结果表明 AL患者大多存在抗凝异常和纤溶活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防治康”三结合策略在腹腔镜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60例TaT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结合策略组和传统康复组,每组各30例。传统康复组给予传统的康复指导及院后指导,结合策略组实施“防治康”三结合策略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指标包括患者肛门功能状态、胃肠功能状态、运动能力情况、术后恢复质量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经干预后,结合策略组术后恢复质量评分高于传统康复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传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结合策略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少于传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首次排便时间略少于传统康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结合策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防治康”三结合策略能够有效提高TaTME患者术后恢复质量,降低术后住院时间,改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脂类代谢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方法 通过人体测量和内脏蛋白测定对53例COPD合并呼吸道感染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营养评价,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常规方法测定脂类与脂蛋白。结果 营养正常者(A组)占30.2%,营养不良者(B组)占69.8%,两者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总游离脂肪酸均明显下降(P〈0.05~〈0.01),其中以亚油酸  相似文献   
94.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8年6月~2003年12月.我科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4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5.
参芪健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IL-18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燕  彭婷婷 《中医研究》2010,23(10):44-46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临床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是所有不同病因器质性心脏病的主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发病人数的不断增加及社会老龄化,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正逐渐升高,成为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96.
目的 了解基于六西格玛(6σ)理论的居家康复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并提出改良建议。方法 以虹口区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卒中居家康复模式为例,以2012年6月-2013年6月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的9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入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指导其自行康复;试验组患者采用居家康复模式进行管理,时间均为6个月。采用六西格玛理论界定居家康复模式定义,并对其进行测评与分析,进而提出优化该模式应采取的改良方式和应建立的控制体系。结果 居家康复模式是指患者接受完医院治疗后,在社区康复医师指导下,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一切康复护理活动。入组时,2组患者Rankin修正量表(MRS)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1,P<0.05)。入组时,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2组患者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居家康复模式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社会效益较好。建议广泛推广该模式,适当提高服务价格,降低可替代环节成本,建立良性循环健康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亚砷酸(ATO)联合化疗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不同危险分级的初治AP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将APL患者分为低、中、高危三组。采用ATRA+ATO+蒽环类药诱导缓解,蒽环类药+阿糖胞苷巩固治疗,ATRA+ATO+甲氨蝶呤(MTX)[部分加用6-巯基嘌呤(6-MP)]维持治疗。结果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高达95.3%(82/86)。中位随访37个月,高危组和中低危组无事件生存率及中枢神经系统累积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单用MTX者或MTX+6-MP者CR率均为100%。结论 APL患者尤其是高危患者可以从ATO+ATRA+化疗中受益;该方案作为初治APL的一线治疗方案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8.
谢南珍  秦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4):3778-3780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占13.26%。预计未来20年中国将迎来加速老龄化的高峰期。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使得老年患者逐年增多,因此,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护理工作的重点。发生疾病的危险因素和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密切相关,保持健康的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常规化疗方案治疗高度侵袭性的前体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效果不佳,该研究评价了改良Hyper-CVAD方案治疗国人前体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内科使用改良Hyper-CVAD方案治疗的20例前体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结果,对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了评价.结果 截至2009年5月,中位随访17(4~36)个月.20例患者共完成62周期A方案,29周期B方案化疗.共17例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88.2%,7例达完全缓解(CR)(41.2%).15例患者采用改良Hyper-CVAD方案作为一线化疗方案(75.0%),一线治疗的有效率为100.0%,CR率为50.0%(7/14).解救治疗的有效率为33%,没有患者达到CR.晚期病变、合并结外受侵是影响Hyper-CVAD方案取得CR的不利因素(P<0.05).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Ⅲ~Ⅳ度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95.0%、75.0%和40.0%.全组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改良Hyper-CVAD方案治疗中国前体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近期疗效较好,毒性反应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型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8例有完整治疗及随访记录的AITL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并进行生存分析.患者初治时均接受标准的CHOP样方案治疗,4例曾进行放疗,1例接受了巩固性的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6例患者外周血中的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进行了流式细胞检测.结果 18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5岁,男女比例2.6:1.Ⅲ~Ⅳ期和有B症状者占72.2%,贫血者占47.1%,69.2%的患者免疫球蛋白增高,60.0%的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增高.初治完全缓解(CR)8例,疾病进展(PD)10例,CR率为44.4%.2例多程化疗后的患者,应用沙利度胺治疗,1例获得部分缓解(PR),1例CR,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2个月和6+个月.2年总生存率和2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2.2%和44.4%.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发病年龄和原发耐药情况与生存期有关,发病年龄≥30岁、Ann Arbor分期晚、有B症状和脾肿大与无病生存期缩短有关.4例患者在治疗中出现重症肺炎,其中2例死于呼吸衰竭.6例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的流式细胞检测的患者中,5例CD3+ CD4+ 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B细胞比例降低,而CD3+ CD8+ T细胞比例升高.结论 AITL患者存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功能的下降,一线应用CHOP样方案治疗的疗效欠佳,沙利度胺用于AITL的治疗值得深入研究,年龄<30岁和初治敏感的AITL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