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目的:结合药学门诊工作实践及需求,构建药学门诊信息化系统,以记录药学门诊患者信息及就诊过程,有助于患者疾病评估、治疗药物评估及药师工作质量评价。方法:对开设药学门诊的药师进行调研,收集对药学门诊信息化系统的需求,请信息工程师分析药师需求并提出实现方法,再进行程序编辑,通过试运行后进一步完善系统。结果:由药师和信息工程师共同构建的药学门诊系统,该系统包括患者接诊列表、患者信息界面、用药记录界面、监测指标界面、药物治疗管理界面、患者评估界面、疾病评估界面及查询统计模块。结论:构建的药学门诊信息化系统可用于记录药学门诊工作内容,分析药学门诊运行相关指标,并有助于推进药学门诊工作规范开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缺氧预处理对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10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创伤组(n=48)和预处理组(n=48)。创伤组按照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预处理组给予缺氧预处理后,同法造模。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伤后1 h、4 h、8 h、12 h和1 d、3 d、7 d、14 d挫伤周围脑组织HIF-1α、HO-1表达变化。结果创伤组与对照组比较,HIF-1α和HO-1在伤后4 h、8 h、12 h和1、3 d表达上调(P〈0.05)。预处理组与创伤组比较,HIF-1α和HO-1在伤后1 h逐渐上调,伤后4 h、8 h、12 h和1、3 d表达显著上调,直至伤后7 d(P〈0.05)。结论缺氧预处理可增加颅脑损伤后挫伤区周围脑组织HIF-1α的表达,进而促进HO-1 m RNA及蛋白表达。其机制可能是缺氧预处理提高颅脑损伤对缺氧的适应性,减轻挫伤周围脑组织氧自由基对神经细胞伤害。  相似文献   
103.
小儿紫癜性肾炎50例临床分析与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紫癜(AP)是小儿常见的结缔组织病变,表现为肾脏症状的称紫瘢性肾炎(APN),可分轻型,肾炎综合征型和肾病综合征型,以学龄儿童最常见,链珠菌感染可能是APN重要病因,肾脏表现多数发生在紫癜后一个月以内,由于免疫复合物对肾小球的损害轻重不一,故APN临床表现各异,预后常难预测,本文大部分病人预后良好,少数病人病程迁延,在病程中恶化,因此对APN应做长期追踪随访,以探明本病长期不愈或引起复发的原因是很重要的,条件可能的话,可做肾活检以判断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4.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_2型误诊1例焦作市人民医院(464151)杨艳艳,穆丹焦作矿务局医院王金光患儿,男,8岁。因突发性呼吸困难1天就诊,门诊以“气管异物”收住耳鼻喉科。X线陶片示纵膈影增宽。急行气管异物取出术,下气管镜未发现异物存在,后疑“纵隔肿瘤?..  相似文献   
105.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与帕金森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从目前研究来看,与遗传、环境因素、感染、衰老、氧化应激、自由基过多形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有关,是多种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6.
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IJV)穿刺置管是临床常用技术,用于液体或药物管理,以及CVP测定等。随着小儿身高、体重的变化,IJV导管置入的合适深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文章描述了IJV导管尖端理想位置,介绍了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胸部X线检查(chest radiograph,CXR)和腔内心电图等方法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此外,还对右侧IJV置管深度、特殊人群的IJV置管深度、左侧IJV解剖特点及置管深度进行了综述。目前已有不少计算IJV置管深度的公式,由于儿童在发育阶段存在一定的发育差异,它对于个体的适用性仍有待临床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肝移植术后行非移植手术的麻醉经过与预后,为此类患儿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提供借鉴。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肝移植术后行非移植手术的全部患儿,共计25例。根据手术特点将患儿分为两组:移植并发症相关手术组(R组,15例)和非移植并发症相关手术组(N组,10例)。收集患儿术前诊治经过、实验室检查、术中麻醉及手术记录、术后转运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例患儿均接受机械通气全身麻醉。R组患儿平均年龄明显低于N组(P<0.05),且急诊手术所占比例、术前ASA分级、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以及循环波动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N组患儿(P<0.05)。R组患儿中,有7例输注血制品(包括2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有6例患儿术后带管转入儿科重症监护室,其中2例患儿24 h内死亡。而N组患儿术后均返回普通病房,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行移植并发症相关手术的患儿通常术前病情更复杂、一般情况差,且手术时间长、术中循环波动明显,患儿术后回儿科重症监护室和术后24 h病死率也明显增加,麻醉医师需要进行更全面的术前评估与准备、更精细的术中个体化麻醉管理;而行非移植并发症相关的手术麻醉患儿通常术前一般情况较好、手术短小,患儿也能较好地耐受手术与麻醉。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在不同时期神经心理测评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导致工作记忆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DAI患者36例,按1∶1比例,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使用Stroop色词测试测验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分别在伤后3个月、6个月对患者的工作记忆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在Stroop色词测验中,DAI 3个月组和6个月组A、B、C卡反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6个月后Stroop干扰效应明显恢复。在WCST中,DAI 3个月组和6月组正确分类个数低于对照组。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持续错误数均高于对照组。6个月组持续错误数较前明显减少。结论 Stroop色词测试测验和WCST为DAI导致工作记忆障碍的预后评估提供依据,直至伤后6个月以后仍有不少患者工作记忆障碍仍不能恢复,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泊洛沙姆188(Poloxamer 188,P188)对体外神经元损伤引起的细胞死亡及线粒体损害可能发挥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的原代神经元培养并建立体外神经元离心损伤模型(VCID),在损伤后10 min加入P188,观察神经元的形态变化,MTT法与LDH法检测P188对体外神经元损伤引起细胞死亡的影响。分离线粒体亚成分,采用免疫印记法检测损伤后6 h与24 h线粒体内与胞质中CytC的表达情况,并检测P188对体外神经元损伤后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显微镜观察到:与正常组相比,损伤组在外伤后24 h出现了一些结构与形态上的改变。P188处理过的神经元在损伤后24 h,在形态特征上发生明显的恢复,与对照组的形态特征类似。MTT法与乳酸脱氢酶(LDH)法结果显示:P188能明显减轻损伤引起的神经元死亡与乳酸脱氢酶漏出率。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损伤后6 h与24 h,P188处理后均能明显抑制损伤后线粒体成分中CytC蛋白水平的下调(P<0.05),及胞质成分中CytC蛋白水平的上调(P<0.05),提示P188能明显抑制外伤引起CytC蛋白的释放。同时,P188也能抑制外伤引起的激活型caspase-3(p20)的上调(P<0.05)。结论 P188对体外神经元损伤引起的细胞死亡及线粒体损害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线粒体膜完整性破坏和抑制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缺氧预处理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表达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204只大鼠随机分为创伤性脑损伤组(T组)96例,缺氧预处理后脑损伤组(H组)96例及对照组12例。T组行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H组给予3d缺氧预处理后,同法致脑损伤,两组大鼠于伤后1h、4h、8h、12h、24h、3d、7d、14d断头处死。采用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挫伤区周围脑组织Claudin-5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IgG法检测血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结果T组和H组伤后1hClaudin-5mRNA及蛋白表达开始降低,8~12h降至最低点,1d开始上升,直至伤后14d渐趋于对照组水平;其中H组各时间点Claudin-5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T组。T组各时间点血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高于H组(P〈0.05),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氧预处理可在创伤性脑损伤早期上调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表达,维持血-脑屏障完整性,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