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4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41.
曾蓉  王薇  王治国 《临床检验杂志》2012,30(11):922-923
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我国临床实验室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回报时间(TAT)的现状。 方法:对1 299家室间质评用户发放调查问卷,采集常规和急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和肌钙蛋白I(TnI)的TAT,对其进行分析。 结果:有478家实验室回报结果。CK-MB、Mb、TnI的门诊TAT中位数分别为121、92.5和97 min,急诊TAT分别为45、45和45 min,门、急诊T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检验中工作日CK-MB、Mb和TnT的TAT大于非工作日,尤以星期二的TAT最长。急诊TAT在一周中没有明显变化趋势(P>0.05)。 结论:实验室应与临床共同协商出合适的TAT目标值,并努力达成目标,更好地协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比较伊立替康(CPT-11)联合顺铂(DDP)的IP方案与足叶乙甙(VP-16)联合DDP的EP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1例初治广泛期SCLC患者,随机分为IP组(CPT-11+DDP)和EP组(VP-16+DDP)。IP组:CPT-1165mg/m2,静脉滴注,d1、d8,DDP25mg/m2,静脉滴注,d1~d3;EP组:VP-16100mg/m2,静脉滴注,d1~d3,DDP25mg/m2,静脉滴注,d1~d3。两组均以21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以上者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随访中位生存时间(OS)。结果:IP组有效率(RR)65.6%,疾病控制率(DCR)87.5%;EP组RR58.6%、DCR82.8%,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位生存期IP组、EP组分别为10.4个月、9.7个月,1年生存率IP组和EP组分别为40.6%、37.9%,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主要毒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IP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下降率低于EP组(P<0.05),IP组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EP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胆碱能综合征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方案治疗SCLC的疗效与EP方案相当,毒副反应能耐受,可作为广泛期SCLC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43.
危急值( critical values)是指一旦出现这样的检验结果,就需要将其立刻报告给临床医师,以便其立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否则将会因为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而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但是,仍有很多临床实验室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困惑.本文将从危急值项目选择、界限设置、及时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临床实验室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4.
体外诊断结果在医学决策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因此,诊断性检验的质量受到更多的关注。虽然Westgard等[1]表明诊断性检验中总分析误差很重要,但通常的做法是估计总误差。而且,即使按照Bland和Alt man[2]的建议直接计算总误差,但对  相似文献   
145.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蓉  王薇  王治国 《中国医院》2011,15(6):30-33
临床检验质量指标可以识别、检测并且纠正实验室服务中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查询的方式摘要了与实验室试验相关的质量指标的信息,旨在识别和评估实验室检验过程与美国医学研究院卫生保健区域及质量测量评估标准之间的差距。除了来自临床指南中与疾病相关的指标外,所摘要的质量指标不能满足最低的评价标准。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具有科学性,并能用标准化数据完成的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46.
HPLC测定息痛宁胶囊中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中药复方制剂息痛宁胶囊中有效成份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ODS柱,流动相为甲醇-水(24:76),检测波长336nm。结果:秦皮甲素进样量在0.005-1.5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99.9%;秦皮乙素进样量在0.0025-0.75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102.7%。结论:该方法准确性高,操作简单,可供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7.
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颊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疱疹性咽颊炎是小儿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特殊类型之一。我院儿科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颊炎7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究多聚甲醛固定外泌体对外泌体本身、细胞活性和功能的影响,为研究外泌体相关策略选择提供基础。方法:采用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通过外泌体转染HepG2、Panc-1、Hela细胞后的形态和功能变化,鉴定多聚甲醛固定和未固定DIOC18(3)(3,3'-二十八烷氧碳菁高氯酸盐)染色对外泌体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采用CCK-8、MTT试验、细胞凋亡试验、细胞分泌外泌体的功能和细胞本身的功能来确定多聚甲醛固定和未固定DIO染色外泌体对细胞活力和功能的影响。结果:多聚甲醛固定DIO染色外泌体转染细胞阳性率比多聚甲醛未固定组高(20.21±0.05)%(P<0.05),前者的凋亡率比后者高(12.65±0.01)%(P<0.05)。多聚甲醛未固定DIO染色外泌体转染的细胞存活率比多聚甲醛固定组高(22.84±0.16)%(P<0.05),前者外泌体分泌率比后者高(28.10±5.65)%(P<0.05)。多聚甲醛未固定DIO染色HepG2.2.15细胞上清来源的外泌体转染HepG2细胞后,HBV DNA拷贝数比多聚甲醛固定DIO染色外泌体组高3.33倍(P<0.05)。结论:多聚甲醛固定DIO染色外泌体对外泌体本身特性及示踪定位研究具有良好效果;多聚甲醛未固定DIO染色外泌体亦能达到一定的示踪目的,但更能准确评价外泌体对细胞功能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