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9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目的:了解食管癌高发区农村饮用水中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的含量分布状况,为食管癌的病因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用水人口、地理分布,对磁县(n=56)、赤城(n=42)水样进行采集,并使用TA-88微量自动分析仪,按国标法对其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含量进行检测。结果:食管癌高发区磁县地表水、深井水和浅井水中的硝酸盐氮含量依次升高,分别为(2.760±0.189)、(8.452±1.787)和(22.068±2.96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浅井水中硝酸盐氮含量高于国家标准(20mg/L);地表水和深井水中亚硝酸盐氮含量〔(0.116±0.040)和(0.038±0.017)mg/L〕高于浅井水〔(0.004±0.001)mg/L〕,但远低于国家饮用水标准1mg/L;3种水源中氨氮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浅井水中氨氮含量为(0.606±0.245)mg/L,高于国家标准0.5 mg/L,地表水〔(0.302±0.085)mg/L〕和深井水〔(0.177±0.028)mg/L〕则低于国家标准。磁县农村饮用水中"三氮"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赤城县,P<0.01。结论:食管癌高发区磁县农村饮用水中"三氮"含量高,为人体合成致癌物提供了有利条件,可能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磁县肿瘤防治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磁县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示范基地”及“全国食管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之一,通过30多年持续的防治研究工作,基层肿瘤防治能力建设有了长足发展。文章在系统回顾了磁县以往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肿瘤现场防治现状,对磁县高发现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癌症大范围普查工作的实施,认真做好数据收集和管理至关重要.大量原始资料需要在基层实施并在基层贯彻执行,基层单位如何完善数据、做好数据质量值得探讨.全文从基层实践出发,针对性阐述各环节资料收集内容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磁县食管癌高发现场人群综合防治30年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孟凡书  宋国慧 《中国肿瘤》2009,18(9):744-747
综述磁县食管癌高发现场人群综合防治历史。1973年防治现场建立,开展了肿瘤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食管癌三级预防研究,简要概述35年来食管癌高发现场综合防治,为更好地要开发现场,巩固现场,发展现场,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蓝图,早日攻克癌症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磁县食管癌早诊早治普查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磁县是食管高发区,是中国较早的食管癌防治研究现场之一,20世纪70年代建立肿瘤防治现场以来,积累了宝贵流行病学资料。食管癌的早诊早治普查经历了从细胞学拉网筛查到目前直接采用电子胃镜辅碘染色指示活检普查。磁县加快食管癌高发现场开发,积极开展食管癌早诊早治研究,规范食管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的建设、管理、考核、评价,以促进食管癌预防与控制工作健康发展。磁县2006年成立了"食管癌普查中心",旨在进一步推广食管癌早诊早治可持续发展,为降低磁县食管癌死亡率,提高居民生存率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食管和贲门上皮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2000年WHO建议用上皮内瘤变取代不典型增生,将轻度和中度归为低级别内瘤变,并将贲门腺癌称为食管-胃交界腺癌.本文探讨食管癌高发区食管和食管-胃交界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变危险性和时间演变规律,为食管癌二级预防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选择磁县2个乡于2001年10月~2002年10月,开展内镜碘染色队列筛查,干预乡0~85岁总人口数为22 016例,其中40~69岁共计6 596例,男性3 257例,女性3 339例,除去禁忌症、外出打工、拒绝参加者外,实际内镜筛查3 506例,筛查率53.2%.病理以WHO诊断为标准,将食管鳞状上皮轻度和中度不典型增生及食管-胃交界部轻度不典型增生划为低级别内瘤变人群,共诊断616例;内镜筛查无癌前病变和非癌诊断的作为正常人群共2478例.2008年6~9月对该队列人群进行随访核实.其中有174例失访,随访率95.0%.结果:低级别内瘤变人群和内镜病理正常人群随访分别为3 970.7人·年和16 120.0人·年,低级别内瘤变人群癌变率251.7/10万人·年,正常人群68.2/10万人·年;中位癌变时间分别是38个月和47个月.与正常人群比较,LIN癌变相对危险度RR=3.69(1.57~8.69),P=0.001.结论:低级别内瘤变人群是一组高危险人群,每年内镜复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对口腔护理的认识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保持口腔卫生是人的生理需求,现代观念认为,“口腔健康”是“生命质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那些不得不依靠他人帮助的人,护理人员有责任,从维持口腔清洁出发提高其生活质量。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对以清洁为目的的口腔护理重视不够,在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中药制剂增生平辅助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1998年6月至1999年12月131例(治疗组)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患者给予口服增生平,连续服用。服药12个月以上的病例为有效病例,另选择该院同期12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为空白对照组。全部观察病例以死亡日期作为终点值。结果 治疗组中位生存期50个月,95 % CI(42~58),对照组中位生存期24个月,95 % CI(14~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042,P=0.000)。其中治疗组Ⅲ期和Ⅳ期患者1、3、5和10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3,P=0.000;χ2=3.991,P=0.0409);但是治疗组Ⅰ期和Ⅱ期患者远期生存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1,P=0.5942;χ2=2.013,P=0.6075)。结论 中药增生平能提高食管癌及贲门癌Ⅲ期和Ⅳ期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对农村肿瘤登记日常工作中的登记数量、填报质量、数据核查、疾病编码、资料录入、病例随访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相应对策以便更好完善农村基层肿瘤登记工作。大量原始资料需要从基层收集,很多具体工作也需要基层机构来贯彻完成。应重视基础资料收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建立有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肿瘤登记技术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高发区核黄素强化盐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食用核黄素强化碘盐后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体内核黄素营养水平和食管粘膜状况,为进一步推广核黄素强化碘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食管癌高发现场--河化省磁县固义乡21个村,对所有居民采用核黄素强化碘盐方式进行干预观察.干预组服用核黄素强化碘盐(核黄素100~150 mg/kg);对照组服用未添加核黄素的普通碘盐.2组共随机抽取275人,测定血液中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EGRAC),评价核黄素营养状况.对40~69岁居民进行食管和全胃电子纤维胃镜检查,食管粘膜加碘染色指示性多点活检,观察记录食管粘膜状况.收集普查中发现的食管癌病例血液样本18例,在同一普查队列选取与病例年龄相差±2岁,标本采集间隔时间<2周,居住同村并且无其他重大疾病非食管癌居民各2例,进行体内核黄素水平与食管癌危险性关系的嵌套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干预组血液中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平均值为1.452,低于对照组的1.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干预组食管粘膜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家族史(OR=20.94,95%CI=1.37~321.28)和核黄素缺乏(OR=15.51,95%C/=1.54~156.08)可能是食管癌危险因素,且二者具有交互作用.结论 核黄素强化碘盐能显著改善人体核黄素营养状况,进而改善食管粘膜状况,是食管癌高发区经济、简便和有效的营养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