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8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翟建佳  刘志辉 《口腔医学》2022,42(2):176-179
颌面部皮肤因处于暴露部位而易产生伤口创面,敷料作为一种促进创伤愈合的优良方式,近年来受到广泛应用.泊洛沙姆因其良好的两亲性、双响应性和生物相容性等在人工合成敷料中极具优势,常被用于载药及缓释系统或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其他敷料复合改性.本文通过广泛查阅近年来泊洛沙姆的相关应用文献,就泊洛沙姆在医用敷料领域中的具体应用类...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散在重复单元-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ycobacterial interspersed repetitive unit-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MIRU-VNTR)与耐药性变迁的关系。方法对2011至2015年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6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多次分离培养株105株(2~8株不等)进行MIRU-VNTR分型, 分析在治疗期间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等耐药性有变化者与16个MIRU-VNTR位点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耐药表型和VNTR位点之间的相关性使用χ2检验。结果 61.1%(22/36)的患者(69株)发生了耐药性变迁, 其中异烟肼耐药表型变迁结核菌4株(5.8%), 乙胺丁醇耐药表型变迁结核菌18株(26.1%), 链霉素耐药表型变迁结核菌8株(11.6%), 阿米卡星耐药表型变迁结核菌8株(11.6%), 左氧氟沙星耐药表型变迁结核菌21株(30.4%), 莫西沙星耐药表型变迁结核菌25株(36.2%)。耐药表型变迁百分率顺序: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g...  相似文献   
8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益气养阴合剂中丹参酮ⅡA、丹酚酸A、丹酚酸B、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丹皮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edera C18 ODS-2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5nm。结果: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丹皮酚、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丹参酮ⅡA、丹酚酸A、丹酚酸B浓度分别在2.93~62.76(r=0.999 6)、2.53~54.06(r=0.999 9)、2.78~59.64(r=0.999 9)、2.72~58.38(r=0.999 2)、2.79~59.76(r=0.999 6)、2.87~61.44(r=0.999 7)、2.61~63.66(r=0.999 2)、2.28~48.78(r=0.999 6)、2.99~64.08(r=0.999 5)、2.69~57.66(r=0.999 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在93.23%~100.68%之间。结论:3批样品测定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同时测定益气养阴合剂中10种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84.
益气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以益气化瘀立法的抗内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抗内异汤,对照组用丹那唑,将两组临床总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疗效为93.33%,对照组为86.67%,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益气化瘀立法的抗内异汤能有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丹那唑相比,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85.
伤科消炎巴布膏的渗透促进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合促渗剂对伤科消炎巴布膏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以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为指标,用体外透皮试验法考察其24h累积渗透量。结果促渗效果最佳的为氮酮:丙二醇(1:1)的复合促渗剂,促渗作用为不含促渗剂的6倍。结论氮酮:丙二醇为1:1的复合促渗剂对伤科消炎巴布膏的渗透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6.
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用常规治疗药物对比,观察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近期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血塞通、ASP、胞二磷胆碱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14天.治疗前后采用欧洲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ESS)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21天后对两组患者进行ESS评分比较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1.94, P>0.05);治疗后 21 d,治疗组ESS评分(68.84±10.45)较治疗前(49.47±13.11)显著增加(t=3.37,P<0.001);对照组(62.68±8.49)与治疗前(51.88±11.8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49,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ESS评分显著增加(t=2.67, 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8%,显效率为54.5%;对照组总有效率是54.3%,显效率是28.6%;两组间比较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0.05).治疗组有1例出现轻度肾功能损害,停药后很快恢复正常.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近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疗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7.
在推进“双一流”中医院校建设背景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检验科教研室作为基层教学单位,积极迎接挑战,以发扬中医药文化精神为主旨、以素质教育改革为中心、以实习生论文教学实践为契机,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探索培养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的可行性。临床实习是临床检验专业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运用知识的重要阶段。当前,实习生的素质教育对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视程度较高,而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相对薄弱的环节。提高检验科实习生的科研素养、笃实其中医药文化理论,培养勤于思考、善于开拓的医学检验人才,是检验科实习及论文带教过程中亟待思考和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88.
多药效学指标评价乌鳖颗粒中黄狗肾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多药效学指标确定乌鳖颗粒中黄狗肾的提取工艺。方法比较黄狗肾95%乙醇提取和70%乙醇提取两种工艺对卵巢摘除大鼠雌激素活性以及对幼鼠子宫、卵巢发育的影响。结果两种提取工艺的提取物均可使卵巢摘除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增高;95%乙醇工艺提取还具有提高大鼠雌激素活性及促进幼鼠子宫、卵巢生长的作用。结论乌鳖颗粒中黄狗肾饮片应采用95%乙醇提取。  相似文献   
89.
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 (Docetaxol)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多西他赛剂量为 75mg/m2 ,第 1天静脉滴注 1小时 ,用多西他赛前 2 4小时口服地塞米松 7 5mg ,2次 /天 ,连服 3天 ;肺癌组联合DDP 70mg/m2 ,第二天静脉滴注。 2 1天为 1周期 ,治疗 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 12例 ,PR4例 ,NC3例 ,PD5例 ,有效率33 3% ;乳腺癌 12例 ,CR1例 ,PR3例 ,NC4例 ,PD4例 ,有效率 33 3%。全组 2 4例 ,有效 8例 ,总有效率 33 3%。毒性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呕吐、乏力、脱发。白细胞下降达到Ⅲ、Ⅳ度的分别是 7例和 2例 ;血红蛋白下降较轻 ,仅 1例达到Ⅲ度 ;呕吐 4例 ,达到Ⅲ度为 2例 ;仅 1例出现皮肤毒性反应。结论 以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具有较好疗效 ,毒性反应轻 ,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D半乳糖致雌性小鼠卵巢早衰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和乌鳖颗粒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有正常动情周期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己烯雌酚组、六味地黄丸组、乌鳖颗粒大、中、小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按每天0.5mL/只的剂量颈背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溶液。第11天开始,灌胃给予治疗药,连续给药32天。每天定时观察阴道细胞,确定动情周期变化。实验末取血清测E2血清水平,取子宫和卵巢称湿重,计算子宫指数和卵巢指数,卵巢、子宫作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小鼠动情周期紊乱,动情间期延长,乌鳖颗粒各剂量组小鼠在给药2周左右出现动情期延长。乌鳖颗粒各剂量组的卵巢指数、子宫指数与模型组小鼠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小鼠的血清E2水平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乌鳖颗粒大、中剂量组血清E2水平比模型组有明显的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乌鳖颗粒各剂量组的卵巢、子宫组织形态学明显改善。结论:乌鳖颗粒能促进子宫、卵巢的生长发育,改善卵巢、子宫的组织形态,调节卵巢内分泌的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